渐渐地,鹿儿发现他还有个特点,就是经常“忘了”自己的存在。
一天,知客僧通报说:“有学僧从外地来,想向方丈参请。”
法照反问:“谁是方丈?”
又有一天,在五观堂吃完饭,侍者收拾碗筷时问他:“您吃饱了吗?”
法照反问:“谁吃饱了?”
在田间从早到晚锄草,学僧见了纷纷上前,恭敬地:“您辛苦了!”
法照抬起头来,“谁在辛苦?”
鹿儿在这方面没啥悟性,听得懵懵懂懂满脑门子雾水,只觉此人忽而端凝持重,忽而大放异彩,接着却又神神叨叨颟顸糊涂,难道高僧就是这样喜欢打哑谜让人猜不透?却不知禅宗提倡“参话头”,表面看来法照似乎忘了自己,实则是引导学僧们去认识真实的自我,体悟真如的自性,契入真正的佛法。
尽自不懂其中奥义,却也看得出法照乃大智大慧之人,学识远博、圆通万事,度化众生自然方便,正如方丈室内悬挂的条幅所书:天下有疑难,人间可问谁。
所谓近朱者赤,在大师身边待久了,自以为也多少学了点东西。一天某学僧来访,适逢法照午睡,鹿儿便摆出神秘莫测的模样:“师父不在,有事你问我好啦。”
学僧打量一番,摇头:“你还小,不懂!”
鹿儿自信满满:“年龄小,智慧却不一定少喔!”
学僧(心里嘀咕):连沙弥都不是,口气倒不小。便用手指划了个小圆圈,向前一指。
鹿儿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圆圈。
学僧伸出一指。鹿儿伸出五指。
学僧再伸出三个手指。鹿儿用手在眼睛上比划了一下。
学僧诚惶诚恐地跪下来,顶礼三拜,转身奔下山去。心想:我本想问他的胸量有多大,他划了个大圈,说心有大海那么宽广。我伸出一指问他自身修行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伸出三指问三界如何?他指着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小小侍者尚且如此,其师又如何?了不得啊了不得!
这里鹿儿甚是纳闷,向法照报告:“方丈!有个人来找你。他说还没吃午饭,想讨个小烧饼。我说厨房里应该有早晨剩下的,个个都那么大。他伸出一个指头,说只要一个烧饼就行,我说看你那么瘦还远道而来,咱少林向来对同修最大方了,至少分你五个,吃不下可以兜着上路。他又说只要三个就够,我用手指着眼睛,说他有眼无珠不识好歹,哪晓得他竟吓跑了。嘁,其实我又不会什么少林功夫,怕啥?”
法照听完,微笑说道:“万法皆法也。”
鹿儿以为夸奖她,很自得了一阵子。
少林寺众逾千,她最喜欢一个叫无觉的老和尚,论起来他还是前任无智方丈的师弟。这老和尚不拘小节,脸面不太光润,僧衣也不甚整洁,头发时常忘了剃任其疯长,整天都很闲散,要不蒙头大睡要不晒太阳,高兴起来胡言乱语,还喜欢喝酒,方丈却不大管他。
酒乃五戒之一,怪的是他并非偷着喝酒,每每席地而坐,光明正大地掏出个圆墩墩的瓷瓶,说这叫做“大瓷大杯”。有次碰巧另一名同辈老僧无坚走过,无觉喝得兴起,把脚一伸说:“来来,请师兄与我一道饮上几口。”
那无坚和尚性子最古板的,一听马上整整衣衫,生气地拒绝了。无觉乘着酒兴嘟囔道:“酒都不会喝,还是个人呐!”
无坚不禁勃然大怒,“你敢骂人!”
无觉疑惑地:“我没骂你啊?”
做师兄的不依不饶。无觉醉咕懵懂地仍说:“你的确不像人。”
“那我像什么?”无坚有些气急败坏。
无觉大声道:“你像佛!”
弄得无坚哑子吃黄连,一时无言以对。
冬日寒冷,无觉居然拿斧子劈了殿内供奉的木佛,点起火取暖,被僧人赶来喝止:“你好大胆,竟做出这等不敬之事!”
无觉一边拨火,边说:“我要烧像取舍利!”
那僧一呆,“木佛怎能烧出舍利?”
无觉道:“既然木佛烧不出舍利,必定不是真佛!”
僧瞠目:“那真佛在哪里?”
无觉击他胸口,“在你心里!”
看到有僧日诵大悲咒三百遍,无觉便常常在旁打岔,嘲笑曰:“整日价没完没了,做些形式的伪修,何不一切放下。”那僧说:“一旦放下,便觉无事可做。”无觉说:“你要是放下,就不会无事可做。”说着随便拍了拍对方脑袋,将酒葫芦望水缸里一扔,滴溜溜转个不停,“看见没,如此随波逐流,无拘无绊,这才是大自在啊!”
这般犯戒自然有人不服,屡次闹到方丈面前,坚持要以寺规处罚。法照只笑笑说:“少林寺规要活用,不要死守。”连无觉那句至理名言“该吃该喝,凡事别往心里搁。谁留谁走,往事何须再回头”,法照都大赞其“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此真性情也。”
老和尚专干出格之事,然而身上却有种奇妙的脱俗气质,这副做派甚合鹿儿姑娘无拘无束的性子,经常偷他酒喝,完了灌些凉水,后来更连水都懒得灌。无觉毫不介意,还摸着她脑瓜说“与佛有缘”。其更有一样特别之处,做素斋顶级好手,最拿手的菜,乃是以“嵩门待月、少室晴雪、玉溪垂钓、颍水春耕、轘辕早行、石淙会饮、箕阴避暑、卢崖飞瀑等“中岳八景”为原型做的。例如其中“玉溪垂钓”一道,取景于嵩山下石羊关外“姜子牙钓鱼台”,在莲子汤内反扣一碗八宝粥,上洒青红丝,摆几块蜜炙山药蛋,上盖以圆形玉兰片,又在每块旁边插条粉丝,活脱脱像渔翁在钓鱼。
寺里饮食清淡,无觉一面絮絮念“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嗔心”,一面乐呵呵地用面筋豆腐做些“红烧肉”、“糖醋里脊”之类,给她聊以解馋。还有最受唐太宗李世民喜爱的“少林八宝酥”,是用从嵩山上采下来的灵芝、猴头、白果、嵩菇、茯苓等八种山珍做的稀世奇味,每每吃得鹿儿眉飞色舞。
眉飞色舞过后,常常怀念起“厨子哥哥”制的点心。不知那位现在天上过得怎样,开不开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