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支持,是我的最大动力,恳请您在百忙之余持续关注、点击、推荐和收藏艾丈策所著长篇武侠小说《八卦遁甲》,真诚说一声:谢谢!
上一章说到桑瑞龙正与道济乘马闲聊,桑瑞龙忽然手指前方喊道:“看看吧,说事儿真来事儿了,道济师傅,你看看前面怎么了?”
道济顺着桑瑞龙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前面两里地以外有一群人拦路,奇怪的是几乎所有人似乎都是穿着大红色衣服,远看红呼呼一片,能有几十个人。
道济急忙催马上前,赶上张通:“二哥,你看看前面那帮人好像是等着接亲的。”
“嗯,我也看到了,似乎都穿着喜服呢,可能是在等待谁家新人呢吧!”张通笑着说。
“张大哥,不是在等你呢吧!?”金晓白故意逗张通。
“不要胡闹,跟我有什么关系!”张通有点不高兴了。
金晓白一吐舌头,做了一个鬼动作,不再言语了。众人继续前行。片刻功夫,众人就来到了那一伙人的切近,仔细一看,的确是办喜事接新人的,花轿、辔头披红的高头大马、吹鼓手、执事人等一应俱全。
正要打招呼借路而过,就见人群里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疾步上前,双手抱腕当胸,很礼貌的冲着张通说道:“请问,众位是不是张通张公子的队伍?”
张通一怔,正要回答,金晓白嘴快,最先抢话出口:“是啊,是啊!我们正是张公子的队伍。”
“那就对了,请问哪一位是张公子?”那个人又继续问道。
“这位就是张公子。”金晓白右手掌平端,一指张通。张通瞪了她一眼,但此时想要掩饰却已然不及。
“太好啦,我们终于等到了张公子,来,师傅们,都准备好了,奏乐!”那个人手一挥,吹鼓手们嘴巴鼓得多高,滴滴答答的吹了起来。
张通被弄得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未等他表态,金晓白却不干了:“停、停、停,停!”她见喊不住吹鼓手们,急忙下马,抢过一个吹鼓手的竽“咔吧”一声就给掰开了。
竽,古簧管乐器,形似笙而较大,管数亦较多。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原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通高七十八厘米。竽斗、竽嘴木制,髹绛色漆。设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径约八毫米的竹管刮制而成,最长者七十八厘米、最短者十四厘米。分前后两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条绛色罗绮带为饰。前排一根长竽管上端插有一个角质的“塞”。此竽管及其相邻一根长竽管下端都有两个按音孔,靠近两管内侧的竽斗上有两圆孔。后排两根长管也同此情形。
竽一被掰开,竹管落了满地都是,吹鼓手们一看发生了变故,这才停下来不吹了。
“我说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儿?光天化日之下还有拉郎配的吗?”金晓白很气愤的问对面这帮人。
“拉郎配”是民间俗语,专指那些思想守旧的人,在儿女婚姻上大包大揽,硬把一对没有感情基础的青年男女撮合在一起的错误做法。
古代帝王选秀女,给民间带来极大的痛苦,民间百姓家常把女儿入宫看作是陷入火坑,千方百计逃避采选,有时听到风声,也会害怕。
传某夜间,把总梅魁自北关抵城,守者放炮启门,正在梦境中的百姓忽听得炮声,不知发生何事,于是有人便将它与前几天皇帝采秀女的风传联系在一起,以为采女子内官至矣。一富户,偶雇一锡工在家造徽器,至夜半,有女不得其配,又不敢出门择人,张惶之间,想到此人,便选他权充女婿。富翁大喊:急起,急起,可成亲也。锡工睡梦中茫然无知,及起摹搓双眼,则堂前烛火辉煌,主翁之女已艳装待聘矣。
这是民间流传的“拉郎配”故事的由来。
据《紫桃轩杂录》记述,也是由于朝廷点绣女,“育女者,昼夜仓皇”,有一人家嫁女“颇从容”,居然找了匠人为女缝嫁衣。嫁衣缝好,女婿已为别家抢去婚配。因此,“举家无措,即呼匠者与结花烛”。
又传说北宋神宗年间,民间讹传朝廷选美,因此自中原至江南,年十二、三,便为婚配。有一首歪诗说:“夜来明月楼头望,唯有姮娥不嫁人。”而又过了些年,有人假传奉旨选宫女,于是江浙一路,不问良贱富贵,一语成婚。因而好事者改前两句诗为:“夜来明月楼头望,吓得姮娥要嫁人。”后又有讹传,说要选寡居妇女伴送美女入京。于是,寡居妇女无论老少,赶紧嫁人,又引出一首歪诗曰:“堪笑一班贞节妇,也随飞诏去feng流。”那个管家模样的人见金晓白搅闹了鼓乐队,知道他们没弄明白,就跟金晓白及众人讲道:“这位小姐,您息怒,都怪小老儿没说明白,你们张通张公子是我们家老爷的门前娇客,也就是说,是我们的新姑老爷!”
“呔,你这个人,怎么大白天说梦话,张某与你们素昧平生,我怎么就成了你们的新姑老爷了?再说了,别说我与你们素不相识,就算是认识也不能成为你们的新姑老爷啊,我是有妇之夫,我刚刚新婚才不久啊,并且张某已经立誓,终生不纳妾,只有我爱妻张芊芷一人啊!”张通终于抢到了说一句话的机会。
话一出口,那个管家倒没有什么,金晓白脸色却是微变,急忙脸向群山,掩饰自己的眼神。
那个管家模样的人接着笑道:“不管您怎么讲,您这新姑老爷肯定是做定了,因为我们这来了一位非常厉害的‘冰人’,他一发话,你准得听,他老人家说了,让你活你就活,让你死你都不会有个不字,让你答应这门婚事,你肯定不会推辞的。”
书中暗表,这个管家模样的人所说的‘冰人’就是指媒人。
在古代,媒人又叫做"冰人"。因为当时人们娶亲的最佳时间是在冰雪未融化时的二月。
相传唐朝时曾有三位号称天下第一媒的冰人,被册封为"金牌冰人"。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男女之间讲究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共结连理,这就是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诗经》中就曾有多处描述,如“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可见说媒的历史是渊源流长的了。
实际上,媒人在结婚过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从提亲到迎娶,几乎哪一样都少不了媒人的身影,如果男女不经说媒就私订终身,不仅会为家庭社会不容,多半也是以悲剧而收场。
长期以来,关于媒人的雅号也很多,比如月老、红娘、掌判、执柯等等,以“冰人”为例,便有一段甚是有趣的典故。
据《晋书》记载,孝廉令狐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在冰湖之上,竟同冰下的人说话,不觉赫然惊醒。有占卜人解释这个梦说,“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
按今天的话来讲意思就是,你能站在冰上和冰下的人说话,这象征着你在调和阴阳,调和阴阳就是做媒介,你将会给别人做媒。但这媒很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热情把冰融化了,男女双方才能成婚。自此以后,“冰人”就被用来代称媒人,给人做媒也叫“作冰”。
这在白话小说中也多有反映,像《今古奇观》第四十一卷,“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除非他女儿不要嫁人便罢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
而大家所熟悉的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殷素素和张翠山两个欢喜冤家,就是靠了谢逊作了一回冰人,才最终成为恩爱夫妻。
不过,别看媒人风光无限,其实这碗饭并不好吃,说媒是需要极高的技巧甚至艺术的。媒人不仅需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基本上准确地向男妇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
说媒的功夫,就全在这一张巧嘴上,而且还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知交;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乃至仇敌,日后再想给人做媒可就难上加难了。
遗憾的是,尽管有成人之美的赞誉,但因为媒人牵错红线而产生的悲剧也绝不少见,有的时候,是媒人昏聩导致乱点鸳鸯谱,但也有为了牟取私利贪图钱财,用花言巧语诱使男女两家订立婚约,尤其在封建时代男女双方不能自由见面恋爱的情况下,弊病恶果更为突出,成了世间许多不幸婚姻的罪魁祸首。
针对这些无良的所谓媒人,中国古代民歌中对此进行了尖刻辛辣的讽刺:一条帕子两边花,背时媒人两面夸。一说婆家有田地,二说娘家是大家;又说男子多聪明,又说女子貌如花。一张嘴巴叽哩咕,好象田牛青蛤蟆。无事就在讲空话,叫儿叫女烂牙巴。日后死在阴司地,鬼卒拿他去捱叉。
王重阳这时候也从车里下来,看见张通已经是脸现怒容了,生怕再惹出祸端来,连忙上前冲着那个管家模样的人双手抱拳施礼道:“这位老兄请了。”
“不敢当啊、不敢当!敢问您是王重阳王老仙长吧?”这个人话一出口,众人又是一愣,他怎么知道王重阳呢。
“正是老朽,敢问老兄,您贵姓高名?”
“哎哟,我可不敢称贵,我姓郝,我家老爷给我起个名叫郝仁,我在我们老爷府里当一个管家。”
“哦,原来是郝管家,失敬失敬!”
“您太客气啦!”
“请问郝管家,您这里是什么所在,您家老爷台甫怎么称呼,您说的那位冰人又是谁呢?”
“回禀老仙长,我们这里是山阳县天竺山,我家老爷也姓郝,讳字思贤的便是,我们家老爷就住在天竺山脚下的郝家庄,我家老爷曾经做过徽宗时期的绍兴知府,因为不满当今朝政,所以弃官归隐,至于您问到的那位冰人,那可是一位响当当的大名鼎鼎的今世豪杰啊!”
“哦,他是哪位?“
“他就是正一派天师教前任老天师张时修的得意弟子,郑亥极郑老剑客!”
“啊?!”王重阳、张通、道济三人几乎同时都发出一声惊呼。
张通心道:“这怎么可能呢?!我小师叔身在龙虎山天师府,怎么会跑到山阳县这里呢?”
“阿弥陀佛,郝施主,那你说说,郑亥极郑老剑客长得什么样子?道济怕是有人冒充,因为他们这些人几乎大多数都认识郑亥极,只要郝仁说对了,那就是郑亥极,如果不对,那就是有人冒充了。
郝仁一听这位穿着破袈裟的破和尚问话,急忙回问道:“敢问尊驾就是灵隐寺的道济师傅吧?”
这一句话更让大伙懵了,这个管家也真神了,把道济也认了出来,正在大家迷惑的时候,郝仁就认认真真、恭恭敬敬的把他所看见的郑亥极形象跟大伙叙说一遍。
众人一听更傻了,这个郝仁把郑亥极的形象说的千真万确,一点也不差。可是,如果郝仁口传说郑亥极让张通做别的事儿,大家都会相信,但是张通、王重阳和道济都知道,郑亥极不仅仅是张通的小师叔,更是张通的亲姑丈啊,怎么会给刚刚新婚燕尔不久的张通再提媒当冰人呢?
“郝管家,真是郑亥极郑老剑客给张通当冰人吗?”王重阳实在是疑惑不解。
“是啊,是郑老剑客亲口主动提出来把我家两位小姐同时嫁给张通张公子的啊!”
“啊!俩啊?!”众人这下全傻了!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请看下文详述。
您的支持,是我的最大动力,恳请您在百忙之余持续关注、点击、推荐和收藏艾丈策所著长篇武侠小说《八卦遁甲》,真诚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