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通送走李阳五、韩乾上两位老者之后,回到了卧房,见道济还没有就寝,就示意道济把灯熄灭,道济知道张通有秘密的事情要讲,于是熄灭油灯,哥俩靠近了距离,开始了叙谈。
虽然道济为人似乎邋遢,疯疯癫癫的,张通比较注意整洁,俩人完全相反,但是张通只要有机会,就跟道济同室而居,尤其这次出行,张芊芷又不在身边,如果张芊芷在,那自然不必说了,夫妻同寝。眼下只有哥俩最近,自然在一起无话不谈。
“贤弟,我们这里现在不是很安全的。”张通叹了口气,说道。
“哦,二哥,为什么这么说?”道济问道。
“我让你熄灯,就是为了咱们方便,必须随时注意,隔墙有耳啊。”
“注意一下是对的,但也不至于说这里不安全啊。”
“我得到确切消息,在我们周围,有不少高手潜伏,他们可能都是冲着铁券来的。”
“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我们这里出了内奸了吗?”
“你说的很对,实话对你说吧,贤弟,有一批天师教的高手始终在暗中保护着我们,跟随我们行动,与我保持单线联系,现在,除了我,就是你知道了,这件事,我也不想再告诉别人了。”
“嗯,二哥,我一定保密。那你看这内奸像谁呢?”
“这真不好说,咱们一一排除,王重阳老伯父、马钰夫妇肯定不是,巴卡让他们也不像。剩下的只有谭处端、金晓白和谭处端手底下的那伙人了。”
“二哥,这事儿真不好说,没有确切证据,不能就凭怀疑定论。”
“那对,所以咱们必须谨慎小心。”
“你放心吧,二哥,你我兄弟二人,至少有一人不会离开这个铁券。”
张通凑到道济耳边耳语道:“我决定明晚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把真铁券、腰牌、骨骸送走,然后弄个假的放咱这里,但是你我二人就拿它当真的一样,谁也不让他看出马脚来。”
“行,就依二哥的......”
张通突然拽了道济一下,打断了道济后面的话语,就听见房后有衣衫被风刮动的声音。二人心里共同一个念头:说曹操曹操就到,还真来了!
“贤弟,我怎么听见外面好像有条狗啊!”
“非也非也,是一只彻头彻尾的猫!”
外面衣衫在风中窸窣的声音由近而远飞速离去,留下的是卧房内哥俩爽朗的笑声。
第二天晚上子时,张通收拾停当,带好装着铁券、腰牌和骨骸的布袋,拿着得来的七星龙渊剑,确认周围无人之后使用凌波微步的功夫,快步来到后山。
刚到后山,就见这里并排站着十位老者,一见张通来到,在李阳五的带领下,十老集体给张通躬身施礼,口称“主人”,张通连忙施礼相还,口中说道:“众位前辈不必客气,在下实在不敢当,不敢当啊。”
李阳五给张通一一介绍其他八位老者,张通这才知道,这十位老者依次分别是:李阳五、韩乾上、冯坎元、耿艮树、巩镇彪、陈巽礼、马离黎、薛坤易、徐兑华、赵太极,分别都是张通三位师伯和七位师叔的爷爷辈的,而钱郑两家的祖上直接归天师张守真指派。
李阳五告诉张通,由李阳五亲自带领马离黎、薛坤易、徐兑华和赵太极一共五老返回龙虎山天师府面见郑亥极,其他五老由韩乾上领队继续暗中策应张通他们。
张通一见十老安排妥当,也就放心了,于是把七星龙渊剑、铁券、腰牌和钮左胜的骨骸交给李阳五,同时也把自己写给郑亥极和岳父张守真的两封信交李阳五带回天师府,韩乾上则把假的铁券等物交给张通,张通一看韩乾上他们准备的布袋和自己的布袋从形状到颜色、分量几乎完全一致,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出来,对韩乾上的细心非常满意。
“老爷子,此一去山高路远,张通代表岳张两家故去的先人和岳氏的遗孤给您五位跪下了。”说罢,张通双膝跪地,跪在五老面前,五老以李阳五为首连忙搀起张通,众人颇受感动。
李阳五动情说道:“主人,就算是抛却咱们之间的关系,单单为了岳元帅、岳云将军和你父张宪将军,我们几把老骨头也是万死不辞,您就放心吧,我们五个老家伙一定不辱使命,把物证送达龙虎山天师府。”
“如此说来,我那就多拜托众位了。”
“主人也要多加小心。”
“一定一定。”
李阳五亲自带领马离黎、薛坤易、徐兑华和赵太极五老连夜动身,神不知鬼不觉地真就把物证送达天师府郑亥极宅邸,此时的郑亥极已经恢复得很不错了,拄着拐可以自由行走了。当他看到这些东西时,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张通能得到这么重要的物证,岳张两家平反昭雪指日可待了,喜的是张通远在千里之外还记挂着自己,对自己随便说过的一句话都念念不忘,给自己弄到了心驰已久的惊世宝物——七星龙渊剑。
看过张通写给自己的信以后,郑亥极更明白了,连忙去找张守真,把所有物证和张通的信笺交给张守真。
张守真看了也颇感惊诧,果然不出王重阳所料,接下这个差事是他义不容辞的事情,他急忙把教务暂时交给郑亥极署理,自己则带着扈从人员赶往京师,到了京师跟大师兄李子极合计了一下,不花钱是办不成的,于是哥俩提出五万两雪花白银,送给当朝权贵,这些权贵们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最后把这件事儿直接捅到皇太子赵昚那里。
提起这个赵昚,他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人物,所以笔者摘录史料,对这个人作一介绍。
赵眘原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秦王赵德芳六世孙,宋高宗同宗侄子,后过继给宋高宗为子并承其皇位。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共在位二十八年。他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
宋代自真宗开始,皇位一直在太宗一系传承,到高宗时,由于独子赵旉夭亡,大臣们建议从太祖的后代里选立继承人。绍兴二年,六岁的赵伯琮幸运地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三十六岁时被立为太子,改名为眘,同年登基。从此,宋朝皇位又回到了太祖一系。所以宋代的皇权更替特别有趣,太祖一系和太宗一系各做了九代皇帝,一共十八位帝王。
高宗在扬州逃跑时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而英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国一网打尽,全都押往北方。最主要的是,出使金国的使臣回来后说,金太宗长得酷似宋太祖,传说太祖要回来夺皇位。于是高宗说,太祖大公无私,有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其后人衰微,朕准备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于是从太祖的后人中选拔,最后只剩下一胖一瘦两个小孩。高宗开始中意胖小孩,两个孩子在宫中站着,突然来了一只猫,瘦孩没动,胖孩子却伸脚去踢猫。这件事,让高宗对胖孩子好感顿消,让两个小孩都留了下来,胖小孩名叫赵琢,而瘦小孩,便是赵眘。
留在宫中的赵眘,从小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长大后封公,后来被进封为郡王。这位天资聪明的准皇储却和权臣秦桧关系很僵。主要是赵眘比较厌恶秦的屈辱求和。而秦也顾忌赵眘能力太强。赵眘的生父病故,秦桧于是上奏要求赵昚守制三年,因为赵眘的皇太子身份并未确定,所以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但秦是想借机免去他的皇储身份。但高宗显然不为秦所动,守孝期满,赵眘就继续回宫。后来,秦桧病重,是赵眘及时得到消息,通知了高宗,高宗亲自去相府探视,粉碎了秦和他的爪牙准备让秦桧儿子秦熺当宰相的企图。
赵眘被养在宫中将近二十年,却一直未被确定太子的名份。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就是高宗还是抱有幻想,想自己争取再生个儿子出来。其次秦桧的强烈反对。再次是高宗的生母韦太后不喜欢赵眘,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赵琢。直到韦太后死去。高宗使出了最后一招,给两位准继承人每人送去美女十名,过了一阵又把她们召回。经过检查,发现给赵琢的那十个都已经不是**,而给赵眘的那十个依旧都是完璧(赵昚是听从了史浩的意见)于是,确立了赵眘的皇太子地位。
两年后,金朝海陵王南侵,高宗又准备下海逃命,皇太子赵眘上书,要求自己率兵迎敌。事先不知情的史浩知道后大惊,知道赵眘犯了大忌,赶快让皇太子上书谢罪,并要求随皇帝一起出征。金兵退走后。高宗决定禅位给赵眘,自己退居太上皇。
宋孝宗是南宋最有作为的君主。他不甘偏安,力图恢复中原,同时改革内政,希望重振国势,高宗时弥漫朝野的妥协求和之风曾一度有所扭转。
即位后,孝宗表面上不便对高宗妥协求和的政策明确表示反对,但在处理政事时,他一反高宗的做法,平反岳飞冤案,驱逐秦桧党人,起用一批被高宗贬黜的大臣,还积极联络北方抗金义军。绍兴三十二年七月,也就是孝宗即位后的第二个月,他颁布手谕,召主战派老将张浚入朝,共商恢复河山的大计。
张浚在高宗时为知枢密院事,坚持抗金,先后率军转战川陕、两淮等地,多有战功,在南宋朝野间享有盛誉,金人也十分畏惧他。秦桧当政,张浚遭到排挤,被迫离开朝廷。孝宗久闻张浚的威名,内心早已非常仰慕,如今要恢复中原,主持大局的最佳人选非张浚莫属。新皇帝锐意进取,力图中兴,对自己又如此尊敬与信赖,令压抑已久的张浚兴奋不已。他建议孝宗亲赴建康,以招揽中原百姓之心;陈兵两淮,进军山东,声援西线川陕军队。同时,他还向孝宗举荐了一批力主抗战的人才,如虞允文、陈俊卿、汪应辰、王十朋等,孝宗都一一予以起用。一时间,曾经弥漫朝野的妥协退让气氛为之一扫而空,主战派力量大大增强。
乾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加上高宗较少干政,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乾淳之治(乾:乾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宋孝宗在位二十八年,时刻不忘恢复中原,专心理政,励精图治,坚决主战,是南宋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
孝宗即位之初,就开始着手革除南宋初期以来政治上的种种弊端。他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加大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力度,严格官吏的考核,甚至亲自任免地方中下级官吏。南宋建立以后,财政一直拮据,孝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还常召负责财政的官吏进宫,详细询问各项支出和收入,认真核查具体账目,稍有出入,就一定要刨根问底。为了改变民贫国弱的局面,孝宗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不仅每年都亲自过问各地的收成情况,而且还十分关注新的农作物品种。一次,范成大进呈一种叫“劫麦”的新品种,孝宗特命人先在御苑试种,发现其穗实饱满,才在江淮各地大面积推广。
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宋朝相对进入到一个兴盛时期,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总体说来,宋朝的内政形势有所改观。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史称“乾淳之治”。
介绍了皇太子赵昚,暂时不提赵昚如何为岳飞平反昭雪,单说张通。
他送走了十老,抱着假的铁券布袋回到了住处,这回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自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见到道济,把经过简单耳语了一番,兄弟二人相视而笑。
一连几日,张通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大多数时间还是与道济切磋武艺,期间金晓白也已各种理由找过张通,张通看得出金晓白对自己颇有意,但是张通并非**多情之人,虽然对金晓白也颇有好感,从她身上能找到许多张芊芷的影子,但是他心中只有一个张芊芷,每次都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予以搪塞过去,弄得金晓白很是失落,但越是如此,越是增加了对张通的无限爱恋。
这一天,已经是众人到达三阳店碧水潭的第十一天了,王重阳告诉张通,谭处端的病已经彻底治愈,爷俩商定次日正式启程,赶往襄阳府。
张通心道:一段不平常的旅程又要开始了!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文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