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皮赖脸的刘家硬是在村正家赖到了户籍到手的时刻,于是刘爸和叶芝安心的拿着全家剩下了所有饰品,不管值不值钱都摆到了这镇上唯一一家当铺柜台上;刘妈的金耳环死当了也才七百文,快半两银子,刘晓文的跟叶芝的白金情侣项链活当更少,也就一百三十五文,这还是因为叶芝的那条项链的钥匙形状的吊坠上镶嵌了一排小钻石;结果很意外的刘家人眼里不值钱的一条在不知哪个景区买的号称是蜜蜡念珠手链却当到了二两银子,死当更是达到了五两的新高度。当铺掌柜在写当票时更是重复问了好几遍是不是确认这蜜蜡手链死当;最后其他的一小堆东西一起也才当了不到一两银子后,刘爸跟叶芝捧着这刚到手还热乎乎的九两银子开始了古代小镇的采购之路。
针线布匹、碗筷案板、酱醋盐油茶等等,两大包袱的东西把刚进手的银子花去了三两多。虽然心疼这钱不禁花,但是在看到原本忍到快爆发的李村正家的媳妇在看到这一大堆东西后立马殷勤的招呼,刘爸刘妈心里瞬间舒爽了。
纷扰间,半个月过去了,刘家总算有了自己的房子,虽然是土屋。人工加材料花去了刘家四两多银子后刘家的小屋便矮矮的屹立在这属于自己的荒,哦不,应该把荒字去掉,好歹是自己的地盘.的地盘上。并且用最后的银子跟村邻之间买了粗粮和良种又用镰刀换了一把锄头后的刘家上至刘爸下至已经快两岁的刘叶涛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种田生活。尽管时节不对,但刘家已经没钱了,买到的粗粮也只能是省着省着一天两餐的吃,就算是这样,估计也吃不到明年,所以,种地,迫在眉睫。
清晨,刘爸起身后牙都没刷就来到洗漱间观察前一晚上刚泡的稻种,尽管双手因浸在盐水里挑了一晚的稻种而发白红肿也没能抵挡住刘爸对于种田的急切。在这种急切下,七天的泡种期变得格外漫长,特别是只有理论没有实际经验却又有些急性子的刘爸。于是刘爸只能老是往村中唯一的木匠家里跑,因为刘爸拜托了木匠做育秧箱,虽然木匠叶柄并不知道什么是育秧箱,但这并不妨碍他理解刘爸的描述。在育秧箱制作完成的时候,泡种期就只剩一天了,刘爸从没觉得有什么事情是这么的让人挠心挠肺的。为了让自己冷静,不提前去把还在浸泡的种子捞起来提前育秧,刘爸逼迫自己把原来选好的泥土又细细的嗮了一遍,可惜,刘爸把六个育秧箱的泥土都嗮过了时间也才日上中天,终于觉得心急这不是办法了刘爸把全家能动弹的都叫去屋后的山坡上挖能让自己满意的肥泥让自己转移一下注意力。
经历了七天的泡种,稻种吸足了水分膨胀了起来,稻种上面还带着细细的芽儿;刘家这天全围在刘爸身边观察刘爸育秧的过程。这个工程很费力,刘爸受过伤的手才撒了一个育秧箱就顶不住了,于是在一旁围观学习的刘晓文、叶芝便主动开始动手了。整整一整天,连上最后上场了刘妈,刘家四个大人终于把稻种都育上秧。
忙过了育秧,原本被锄松的荒田被续上了水,刘晓文叶芝开始了翻耕,这是个很辛苦的活,在这个没有机械、没有便利农具,一切只能靠双手的时代;翻耕的第一天都没结束,刘晓文跟一向沉稳的叶芝都嚎了起来。于是,第二天两小都被忍给了伤未痊愈的刘爸,刘妈跟着刘晓文叶芝开始了只能靠双手的翻耕。而围观她们的人也越来越多,无一例外都对于刘家这放水后的翻耕感到惊奇,两亩田一共一个多星期,终于勉强算翻耕完了,插秧紧接着开始了。
这一天对于井塘村算是个大新闻了,现在才种地可以理解,毕竟没钱没粮,种一些好歹也能有些收获,但刘家的种田方式可是从未听闻过的,于是,在刘家插秧(移种)的这天,全村老的少的只要有空闲的全都来到了平时少有人往的刘家田边围观。看着刘爸坐在田埂边上指挥着刘家一众插秧的众村民,原来还想劝劝刘家这样种不靠谱,却见刘爸一副胸有成竹很是熟练的样子后都闭嘴不言了。
属于泉阳郡管辖的白水岭其实很适合种稻,所以,一家农盲的刘家除了还算有理论知识的刘爸外对于种田那是一窍不通的状况下由刘爸带头开始了有别于井塘村或者可以说有别于整个泉阳郡的大部分百姓,全部都只种稻的惊人举动。整个村的人都觉的这个外来户是个疯子,不但衣着发式怪异,连种地都那么怪异;毕竟在这个时代,再怎么精心照顾,老天怎么倾幸,稻的产量每亩最多也只四百多斤,而且这种事情那也是特殊的少有发生的。刘家才两亩地,又是新开的荒地,一点杂粮不种,全部种了稻,到时候除去赋税,人丁税,那可真的是活不下去了。但是这些却没人告诉刘晓文一家。此刻的刘家有的只是在经历了众多的苦难之后对于生活的希望。就如这手中插下去的一颗颗葱郁的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