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7年,一侠士荆轲偶然得一书——《史》,此书上道未来十年之事,荆轲喜得此宝,遂阅完,《史》则自燃。
《史》最后一页只一句话——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事【成】。
荆轲明白自己身负天命,十年苦修,终成天命。
秦王一死,秦国朝局动荡,秦王二子扶苏和胡亥,为争王位,不择手段。扶苏虽为太子,但胡亥也不容小觑,再加上其他因素,秦国一直动荡无主。各诸侯国趁此机会相复兴。
公元前205年,太子扶苏继位,胡亥、赵高一众逆党被下令处死。秦王扶苏政治清明,秦国迅速恢复。然,秦已经失去了统一的先机,历史的轨道已改变。
公元前201年,楚君荒淫暴政,民不聊生,终楚国内部发生暴动,上将军庶子祁昊起兵造反,多处地方纷纷举旗响应,一个新的诸侯国崛起了——东凌国。
公元前200年,塞外蛮荒之地。一个由宗教创立的神秘国家——莲国,诞生了。公元前197年一月,莲国进军齐地,莲夺齐八座城池,因战成名,公元前198年八月灭齐,一时间各国都关注到这个新的国家,市井间传说更是将莲人妖化。
莲国不同于其他国家,女子地位不低于男子,多数女子生的极其貌美。莲国人相对于其他国家较少。莲国人信仰圣教,以莲为神物,皇帝所着衣物图案不是龙而是凤凰,莲人也大多性情不定。
东凌七年,秦国嫡公主叶沐慎、慕安郡主叶沐音远嫁东凌,一人为皇后一人为相后,可见东陵对秦的敬重。
各国之间战乱不断,到东凌十二年,仅剩三个国家(东凌国,秦国,莲国)。东凌十六年,秦国与东凌连兵灭莲。
后在东凌二十年,秦举兵进攻东凌边境,在长达两年的战争中,东陵皇祁昊结束分割局面,驱逐秦人至塞外,实现统一,建立永吉国,年号永吉,政治上设左右两相,朝局上基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右相为主的保皇党,另一派是以左相为主的激进派。思想上主张以法治国、轻罪重罚,创造出了史上相对来说最完备的法律,史称《凌法》。
永吉三十二年,祁昊七十大寿,举国欢庆,岂料皇后叶氏和两相发动政变,具体原因不明,祁昊遭此变故,愤然自刎。
祁昊驾崩,叶氏之子祁奕在左右两相的强力扶持下登基为帝,建立纪冥国,年号永和。
永和一年,祁奕年仅八岁即位,因其年幼,由太后掌管朝政。
太后叶氏祖系血脉乃秦人,执掌朝政后,以“效仿先贤”为号,托古改制。
纪冥国政治上沿袭秦朝制度,设三公九卿(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付),册封原左相穆陵安为丞相,原右相慕容季谦为御史大夫,原镇国大将军越皓天为太尉。
为牵制各诸侯国,设立国子监,招各诸侯子弟前往宫中修学。为稳民心,太后先是在纪冥帝登基之日大赦天下。为强国力,太后又设立科举制,不论门第,广招人才。
然不料永和一年多个地区发生灾害,人心惶惶,太后立刻派丞相在发生干旱的地方上开仓放粮,治理灾害其后又免收一年赋税,这才稳定下来。
后又再度变法,取消重罪轻罚改为戴罪立功,其思想上也改从儒家学教。
之后太后又下令政治上开放言论,鼓励臣民进言,允许百姓谈论观点看法。指出自己不足,敢说为官者不足的人更是有赏。
永和三年,国库空虚。太后大怒,命人彻查,原来是赈灾一事上出现问题,于是太后便断了调查,只下令腰斩一众被查出来的贪官。
在太后的不断改进下从此百姓安居乐业,纪冥国力昌盛,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而这些变法也带来了日后的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