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的时间转瞬即逝,这几天李震的生活平淡而充实,白天的时候就窝在长乐公主府内给自己热情的小书迷更新石头记。晚上则会去凤来阁参加那为期五天的以诗会友,结果他是爽了,但是他的那帮兄弟却足足的喝了五天的酒就跟去康泰居没什么两样了。
不过平淡的日子注定是不属于他的,昨天晚上平叛大军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在城外驻扎了一夜,今早就要进城接受全城居民的欢呼。本来这只是一场很小的战役根本不用如此的大张旗鼓,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幅万民颂状。
前一天的晚上李震刚得了这最后一天以诗会友的头名,还没来得及跟怜柔姑娘进到房间里去,就被一众金甲侍卫带到了宫中,多日不见的李世民终于在这个时候想起了他。
勤政殿中,李世民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李震则一脸疑惑的站在殿中,不知李世民找他过来所为何事。
李世民看到李震就能想起那幅万民颂,所以他现在看到李震是打心眼里喜欢。“震儿啊!朕知道你鬼点子多,这次大军凯旋不知你有什么好点子没有?”
李震听到李世民的问话顿时傻了,这是怎么个意思啊?大军凯旋还要什么点子啊!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开口道:“回陛下,臣不知陛下所指何意?”
李世民心中也是很纠结,这小子平时挺聪明的怎么现在就这么笨了呢?朕都说的这么明显了还不懂,难道是在装傻不成?他心中众多的想法纠织在一起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突然他灵机一动,眼神撇向了房间的一角。李震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里赫然摆放的是獠人的万民颂。
于是他瞬间明白了这位未来岳父大人的心思,原本这万民颂只有朝廷的官员看到了,但是却没有流传到百姓耳中去,这位圣天子恐怕是想出出风头笼络一下民心了。李震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他走到李世民的身边在他耳旁轻声说了几句话,而后李世民大手一拍大叫一声:“好!就这么办吧!办好了朕重重有赏!”
贞观六年三月初六清晨,还在睡梦中的长安百姓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人们一边咒骂是谁搅了自己的清梦,却一边从床上爬了起来想要一看究竟。
大街上是衣着鲜亮的官府衙役,他们在大街上敲锣集合,整理好队列以后纷纷向着长安城正中的明德门街走去。出于人天生的好奇心理,很快大街上就占满了围观的百姓。
不知道消息谁从哪里传出去的,也不知道是谁透露出来的。反正大街上的百姓很快就知道了原因,原来此前出城的平叛大军打了大胜仗今天凯旋而回,当今天子准备在朱雀门外接见凯旋的勇士,而大军巳时入城,这些衙役则是去维持秩序的。
百姓中有一多半的人不知道平叛大军是去做什么的,更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獠人是什么人。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军队打了胜仗,陛下还要亲自接见。
于是乎长安街头的百姓越来越多,原本毫无准备的百姓在听明原因之后,急忙在路边准备了长桌,长桌上摆放着水酒。还有人急忙命家仆去采摘鲜花,可怜那些开的比较早的花,一下就回到了冬天的状态。
长安城明德门大街上早已被热情的百姓占满,若不是衙役提前在街道两旁布起了人墙,恐怕现在热情的人们就要占据整条大街了。
巳时一到,原本紧闭的明德门终于打开了,人们的视线也终于穿过厚厚的城门看到了远处行来的官军。
李子和身为行军大总管一马当先,左路先锋官李震则紧随其后。李子和是一身的金甲手中提着一杆红缨枪。李震则是一身的银甲,手中拿着一柄精钢打造的陌刀。陌刀刀身极长,一股肃杀之气喷薄而出。
大军自明德门进入长安城,朝阳中的长安城瞬间被百信的热情点燃了。而人群中的那些女子看到李震一身银甲的英武模样以后更是忍不住心中的激动,将手中的鲜花纷纷洒向了李震。而这消息也很快传了出去,不一会大街上便又多出了许多大家闺秀或是少妇。
李震身后跟着的就是他那剩余的四千八百新兵营士兵,训练有素的士兵踩着整齐的步伐,四千多人行走却只发出了一种声音。这种团队感和整齐感给长安城的百姓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冲击。
巨大的脚步声和铠甲摩擦的声音甚至盖过了百姓们的欢呼声。在这支整齐划一的队伍冲击下,百姓们的欢呼声更加的剧烈了,人们的心中有一种莫明的思绪在升起。他们说不清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是自豪骄傲,还是激动,亦或者叫做爱国。
更有一些年轻人用无比羡慕的眼神看着这支队伍,他们下定决心要在今年征兵的时节报名参军,要参加到这支队伍中去。
新兵营的后面则是一万五千左武卫的黑甲兵士了,他们没有经过那样的训练自然走不出整齐划一的方阵,但是他们却都是从战场上百炼而回的精兵,行走之间一股肃杀的气势喷薄而出。
队伍全部进城以后,城门处的百姓开始跟着军队的末尾向前移动。他们的目的地自然是朱雀门外。
朱雀门前是举世无双的朱雀大街,这条大街足有后世京城主干道那么宽,路面全部是由青石铺就。
先头部队来到朱雀门外看到了等待许久的李世民,军中将领纷纷下马上前面圣。李世民看着跟着队伍而来的百姓们心中非常的高兴,也非常的期待。
众人见礼完毕以后,李世民冲着李震使了一个眼色,李震会意捅了捅自己身前的李子和,李子和稍微一愣之后急忙出列道:“陛下此有獠族献上万民颂,请陛下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