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两大通宵营业的娱乐场所,这两家本是对头还偏偏同在一条街上,互为对门。而今天晚上,凤来阁门前依旧车水马龙,玉红楼则更显冷清。
凤来阁外花姐穿着一身大红的绸缎长裙,丰满的身材牢牢的吸引着过往宾客的眼球,花姐看到众纨绔走过来,急忙迎了上去,一张嘴就已经酥了半边心肠:“哟!几位大少爷来了啊!哎呀!这不是小公爷么?我家柔儿可是想你想的紧啊!”
花姐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是非常羡慕怜柔的,羡慕她生了个好时候啊!想当年她正值二八之际,也是对李震爱慕不已,只是那时候李震还小不知道什么是**作乐。所以白白错过了一场缘分。
李恪当仁不让的充当了纨绔们的发言人,献上了自己的一只胳膊让花姐搂住,而他则一脸享受的开口道:“还是花姐会说话,这可比那黄金酒还醉人啊!”
花姐听了李恪的话又想起他昨天偷着给自己的一瓶贞观长歌,哪里还不懂李恪的意思啊!于是笑的更加妩媚了:“各位先里边请,奴家稍后就过去伺候!”说着将众人引进了大厅。
今个长孙冲来的可是够早的,他们进入大厅的时候发现左首的位置已经被长孙冲占了,看桌上的饭菜也有些时候了,心中不禁有些佩服这长孙冲,这小子够可以的啊!
众人只好坐到了右首的那张桌子上,大厅中客人虽多但是这些人也自知自己的身份,自是不敢轻易的去染指这两个位置的。那可是纨绔们争面子的地方啊,一个弄不好自己就很可能因为一张桌子丢了身家性命。而纨绔们则将那里视为了面子的体现,早来一会抢个左首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但是看长孙冲这架势显然不是早来一会的事情了。
故事的发展一如昨天,只是没有进门前的争吵。怜柔姑娘出的题也不同了,今日是关于侠义的!不过这次李震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准备给其他人一个机会。
众人有了昨天的经验,在怜柔说出题目之后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转向了李震,再看到李震正一脸悠闲品茶并没有站起来的想法的时候,心中不由的一松这才开始思考起怜柔出的题目。
侠义是一个很广泛的题目,写作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众人之所以思索一是在组织华美的文字,另一个则是在猜测怜柔的心思。这里你不得不去承认国人钻营的技巧,昨天李震的胜利又不少人将之归结到了对怜柔心思的把握上,所以现在有不少人正在盯着怜柔那平静的双眸猛瞧,希望能从中看出一丝端倪。但是此刻却已经有人站了起来。
坐在左首位置上的长孙冲率先站起来道:“怜柔姑娘,在下有诗一首请姑娘品鉴。”
怜柔身为此次以诗会友的主角,自然不能明目张胆的盯着李震,但是她却始终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李震的动静。待看到第一个站起来的人并不是李震之后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但是她却得不得摆出一副期待的笑脸,看着长孙冲道:“长孙公子果然是才思敏捷,还请公子道来!”
长孙冲听到怜柔的话后一脸的得意,挑衅的望了李震一眼之后缓缓吟道:“风过山岗天初晴,长剑骏马白日行。思家时泪染巾赏,报国时血溅红缨!”
长孙冲说后,厅中众人都陷入了思索,这诗虽然语言通俗但是却将江湖儿女艰苦的生活状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后面两句更是江湖儿女心情的真实写照,有想家时候的独自流泪,也有为国赴死时的果断坚决,真乃一首好诗。
长孙冲的诗念完了,但是却没有等到昨天李震那样的待遇,怜柔对长孙冲的诗也是赞赏不已,如果李震没有什么爆发的话恐怕今日的头名就要落到长孙冲的头上了。于是她檀口轻张:“长孙公子此诗感情深切,的确是我们江湖儿女的心里话。公子却是有心了!”
长孙冲一愣,这什么意思?他显然没有想到怜柔的表现会如此的平淡,但又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于是开口道:“姑娘,此诗可当得头名?”
怜柔宛然一笑道:“自然当得,只是长孙公子切莫着急,在座皆是文人雅士我们不妨听听其他人有何妙句!”
长孙冲心中非常的不愿意,他也要获得昨天李震获得那那种待遇,只有那样才能找回他昨天丢掉的场子,纨绔们混来混去混的不就是一个面子么!不过他刚张嘴要说些什么却别人打断了。
无意中打断长孙冲的不是别人,正是吴王李恪。只见李恪手拿折扇一身的体的装束再配上俊朗的外貌,真是说不出的潇洒。他摆够了姿势,悠悠的开口道:“关山点将台,千里云与月。谁道江湖郎,不知危国难?在下才疏学浅还望怜柔姑娘多加指导。”
如果说长孙冲的那首诗说的是江湖中的儿女情长的话,那么李恪这首诗说的就是江湖儿女的爱国忠君思想了。这一比较之下确实有些不分上下的意思,怜柔娇笑着开口道:“公子此诗乃是上上之作,小女子可不敢妄加点评!”
“姑娘谬赞了!”李恪有些失望的说道,怜柔这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说他的诗虽然好但是却仍是比不过长孙冲的那首,而此时厅中的气氛却热闹了起来,大家一看李震到现在还没有反应,纷纷的将自己的所得说了出来。昨天李震的表现太过抢眼也太多霸道了,其他人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一首完整的诗,就已经被李震击败了。所以说今天才算的上一场成功的以诗会友,虽然真正的好诗到现在还没有出现。
突然,凤来阁的大厅猛地安静了下来,原因嘛!则是名满长安的大才子李震站了起来。他也不废话,一边走向楼梯一边吟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