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我的月子生活,还是滋润有佳的。
为了催奶水,妈妈婆婆各种菜肴轮番轰炸。开始的时候,妈妈婆婆两人相处得也很好,客客气气,谁干活多谁干活少也从来不计较。但渐渐地,婆婆妈妈共同相处的问题就出来了。
为了让女儿多休息,洗褯子、做饭、带孩子,娘家妈见活就干,婆婆渐渐地从厨房阵地里让出来了。她常常只在一旁逗孙女玩,妈妈则像个请来的阿姨。刚开始,我觉得也没什么,婆婆也是累了。可时间一长,我每次看见婆婆逗得孩子咯咯直笑,自己老妈却在一旁弯腰驼背地干活,心里就憋屈、生气。
12月的天了,冷,我怕孩子感冒,就会在房间里开空调。为了节省,我会把温度调在20度左右,白天采用自动档,达到温度就停止运行,晚上家里有峰谷电,每个月电费也不贵,我算了一下,撑死一个月500块钱!
婆婆每回进到房间里,嘴巴里都会发出“啧啧啧”的声音。听着似乎有点羡慕、鄙倪、又有点挑火的感觉。我知道婆婆“啧啧”里的意思,我嫌电费高,还觉得我是农村来的小户人家的女儿在装精贵。但我不想理她。
我知道,这一个月来,婆婆心里肯定有诸多的不爽。首先,她在家里的主场地位变了——陈月走了,陈中泽上班去了,关键是我妈妈过来了,她或热情或冷淡的表演完全没有了观众。其次,娘家妈活一干完就往我房间钻,孩子喂奶也站在旁边看。更不可思议的是,妈妈还经常抱一盆热水站在我的床旁边等。这让陈中泽妈觉得,自己之前半年用干活和省吃检用的行动换来的对我的一点点教育成绩,功亏一篑。
有一天,我听到婆婆站在厨房里对我妈旁敲侧击:“你对孩子不能这么宠,要宠上天的。”
我妈也不是个傻子,知道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就说:“现在孩子都不多,我就这一个女儿,也是我的宝贝,不宠她我宠谁?再说,女人一辈子生个孩子遭多大的罪啊。我们年轻的时候没人疼,现在有婆婆妈妈在,当然要多心疼我点了。“
婆婆在我和我妈两头都没教育成功,似乎有些泄气。泄气完后,她把这种教育转变成了直接表达——
事情从我的快递开始。
生产后,由于出门不便,我喜欢上了网购。一来方便,二来省钱。
婴儿尿不湿隔垫、防溢乳垫、温奶器……很多小东西,我都是电脑上查好就下单买了,第二天就到,比自己去超市还方便。但一段时间下来,婆婆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每次,妈妈收到东西拿进门的时候就会说一声:“别太省了,有些东西网上质量未必有商场好。你要什么和我说,我帮你去店里买。”然后细心地在旁边看着我拆开包装。如果是小包被小衣服之类的东西,都会等我拆完后,拿着刚买的衣物到洗漱间清洗干净,然后晾晒掉。
而婆婆拿快递带进来的时候脸永远是拉长的,声线也是长的:“又买啊……店里的东西买不完的。”
那天,是婆婆收的快递。
“小妍啊,你的快递又来了。又买啊?”婆婆黑着脸把一只快递袋丢到卧室门口,转身的时候从喉咙口咕哝出一句,“也不知道省着点,这样花,我儿子挣多少都被败光了。”
我瞬间感觉脑子里丢进了一只刺猬,数不清有多少针扎着。
我之前与婆婆的相处并不能算愉快。
在结婚之前,婆婆在自己的生命中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我对婆婆来说也一样。所以很多东西本不必太过强求。但每次我看到忙前忙后的母亲及在咯咯笑着看着肥皂剧的婆婆时,心理就会觉得不平衡。这些都没什么,单位不是家,婆婆不是妈。自己知道就好。
可是,我自己白天有自己的工作,经济独立,根本不必依靠陈中泽的薪水过活。再说,自己今天有谋生的能力,是仰赖父母给的教育,以及自己的不断学习成长的能力。
我为什么要忍受花自己赚钱,都还要看看婆婆的脸色?!
女人真是个奇怪的物种:自己的生命来自父母,今天的学历、能力、教养、待人处世之道理,都是来自父母的承传,没有任何一分一毫是由公公婆婆来贡献。
可是为什么一旦结婚之后,你原来的生活就得全部必须归零,然后变成所谓另一个家的人,还是那个家里“最小”的人呢?事事要听婆婆的话,十月怀胎、产检,用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孩子还要跟着男方姓?临了,还要让自己的妈妈陪自己一起忍受这份“待遇”?
我想爆发,但她是婆婆,是我爱的男人的妈妈。
我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