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你刚才看到啥没?”说着我指着黑色莲花宝座给老刘看,却不想,一回头,此时的水池旁边空空如也、啥都没有。
“你又搅耗啥?”老刘看我直愣愣的看着空荡荡的水池,以为我又再逗他。
“我们班的班魂是啥?”我突然转过头来,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刘问道。
“弄啥类?啥班魂?”有些纳闷的老刘不解的问道。
“就天天喊得那几句话!我整的那几句!”我严肃的看着老刘。
老刘估计是被我咄咄逼人的眼神看怕了,不知道这是想我要干啥,结巴道:“你办事,我放心?”。
“不是!”我不耐烦的打断他的话。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看着我突然像抽了疯的精神病,老刘忐忑不安的继续问道。
“不是!”看着老刘瞎编乱造,我的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把老刘看的汗毛直竖。
“你想咋捉类?”老刘看样子实在被我弄得无语了,突然睁大了眼珠子,吼道:“日把chua鳖孙玩意,真几吧类求捣蛋!****嘚,俺咋不知道有啥班魂,信求不信求,去求子!俺看你娃子,就是闲的木求事!”
“哈哈!开个玩笑,还急眼了,甭急!”听着老刘骂骂咧咧的话,我心里确定这个老刘应该是真的,因为我们班压根就没有啥锤子班魂,我是故意拿话套他的。
话说这山洞越来越诡异,既然能看到另外两个“我”,肯定就能看到另外无数个老刘,所以我怀疑之前在深潭边见到的那个老刘应该不是现在眼前这个真正的“老刘”。
这世界上有很多幻化人形的事情,比如狐仙、狗仙、蛇精等,正所谓“物之老者,其精为人”,就以狐仙来说,《太平广记》记载:“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
而中华民族对狐崇拜已有几千年历史,源于原始社会“万物有灵”观念。把它奉为图腾、精灵,可以修仙,先秦古籍《山海经》已有精怪九尾狐的记载。民间传说狐狸能修炼成精,化为人形,神通广大,若人类对之不敬,则以妖媚惑人,必受其害。民间的传说,狐狸也具有相当的智慧,也会行道家的吐纳之术来修炼自己,有相当功力后,可以转变狐身为人身,更能修成正果,列入仙班,就称为狐仙。狐仙修练时,除了要吸收天地灵气外,还要吸收日月精华。
所以它修练内丹时,要晚上向着月亮,用人的站立姿势,向空吐纳,吸取月亮精华。《聊斋志异》记载:有狐在月下,仰首望天际。气一呼,有丸自口中出,直上入于月中;一吸,辄复落,以口承之,则又呼之如是不已。所以当狐狸对月练丹时,远看很易误会它正在拜月。
民间尊为狐仙奉祀,以避祸免灾,祈求平安。自唐朝以来,崇信狐仙之风盛行,狐狸精的传说更在民间广泛流传。据张鷟的《朝野金载》记载: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
我的家传决定了我并不抗拒民间流传的这些久负盛名的鬼灵精怪,毕竟人的寿命有限,不能纵观历史长河,认清事情的原貌,而又因为人的生理“缺陷”,造成了认知上的误差,所以总是觉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大多时候,我们往往被骗的都是自己的眼睛造成的。
我们看不到风,不代表没有风,看不到风是因为人类眼睛的构造过于简单,我们听不见一公里外的说话声,不代表狗听不见,人听不见的原因是耳朵的构造过于简单,我们不能理解时空观,不代表我们周围没有时空,不理解是因为人的寿命对于时间来说只是一粒尘埃,你认为一只蚂蚁会理解地球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么?
“班长,之前在深潭边上,为啥我一转身不见你踪影了?”虽然有所怀疑,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问个明白。
果然,老刘一脸迷茫的问道:“你弄啥哩?你廖去看看仙儿(医生)吗?”说着伸着老窝(老麻雀儿)爪子来探我脑袋,意思是看看是不是我发烧,咋一个劲的冒着古怪话。
我一把打落老刘的手,把之前的经过细细说给老刘听,听完我的叙述,老刘却是听得张大了嘴巴,少不了一阵唠叨,把自己遇到的事情仔仔细细说了一边,这两厢一对照,我们二人才知道哪出了篓子。
原来我和老刘一起落入发着绿色微光的甬道之时,老刘隐约间听到有个东西在黑暗之中一直跟踪着我们两个,就在我给老刘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的时候,老刘眼光一瞥,看到一个人影鬼鬼祟祟藏在我们身后的岩洞内,所以才悄声让我禁声,紧接着我们两个来到甬道的尽头——洞中洞,这时候黑暗中的东西也跟了过来,老刘计上心头,故意大声让我选择一条路,其实是说给暗中的东西听得,而我也是“极力配合”老刘,选择了最拐角那条黑洞洞的岔路,就在我转身进入山洞之际,老刘却是提着63式自动步枪一闪身,藏入山洞口的一处凹槽内,打算一探究竟。
幺蛾子就是出现在这个时候,我以为老刘跟着我进来了,可事实确实是“老刘”跟着我进来了,而此时的老刘其实还猫在耗子洞里准备逮“耗子”呢!
按住我在洞中的事情不表,单说这老刘猫在腚大的洞子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不仅没逮着“耗子”,连我走路的声音也听不见了,要说这老刘超远距离的听力那可不是吹的,可是细听之下他愣是没听见我的一丝声音,其实我那时候已经被封死在深潭内了,废话,当然听不见了。
老刘一看我没了信息,还以为我遇到啥不测了,眼看这暗中藏起来的东西半天也没见经过洞口,一琢磨是不是这玩意“声东击西”的把戏,把他忽悠出来,专门去害我?这一合计,老刘越来越觉得可能性较大,刚要收了手中的枪,却不想,有声音过来,虽然极其细微,但是老刘那活体雷达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早已稳稳收入耳中,原本直起的身子又缓缓猫了起来,毕竟这种姿势最容易暴起伤人,然后缓缓打开步枪之上的刺刀,屏住了呼吸。
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听闻声音越来越近,老刘手中的钢枪也越握越紧,毕竟是经久沙场的老兵,骨子里嗜血的因子极其强烈,老刘眼中满是临战时的亢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