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满园寂静只听得太后说道:“陛下年幼,哀家受先皇之托,垂帘听政,所为者不过陛下的皇位江山而己。百官未起孤己起,百官己睡孤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尤披被。哀家也想退居深宫,含饴弄孙,吃斋念佛,不问世事,可又有谁能扶陛下您上马,再送一程?就像那个小太监,认不清位置做不好事情,谁也帮不了他。哀家并非不让皇帝追封生母,并葬于先皇地宫。只是孤尚未与大行皇帝,全阴间正妻之礼,按祖宗礼法,断无侧妃先合葬之理,请皇帝细细察之。”太后说完这段话后,立刻拂袖起驾而去,留下一脸呆谔的皇帝,如果有人能透视皇帝袖中双手,就会发现皇帝的指甲陷入了掌中,留下了丝丝血迹,而帝脸上却是看不出表情的煞白,心中也并不觉痛。
世安人恶,天下承平日久。风气愈发有不正的苗头。动辄出现狗大户炫富斗富,官官相护草菅人命的事,刁民无赖故意碰瓷讹诈蔚然成风意自成一行,无良骗子四处坑蒙拐骗发家致富,这类负能量的事发生。朝廷诸公想出了,派官吏深入田间地头,向百姓宣讲新政,服务邻里,造福乡梓的弘扬正气之策。一时间,天下各地官吏群起响应,上山下乡送医送药,访贫问苦,各类响应朝廷旨意的活动层出不穷。可地方财政却也因此破产,未及年关各地官仓告急,纷纷请户部补调年末官吏粮饷。
天下明白人都知道,地方亏空之大,非常人所能想。此次不过是地方势力,借朝廷之旨意,为自己上下其手,豪绅巨贾贪官污吏联手损公肥私,推脱地方府库历年来巨额亏空之责罢了。
朝堂之上,户部尚书向年轻的少年皇帝建言,请发内驽补地方官史之俸禄亏空。并暂停新政已施行的惠民之策,延缓开安养院惠济院德仁院等,令贫民矜寡孤独,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孤有所教的惠民三院。
少年的太康帝不发一言,安坐神殿上的木偶,帘后传来一声:准!。随后,殿内随侍翰林当堂拟旨,交太监送皇帝御览后,由玺宝秘书郎盖上传国玉玺,由秘书监誉写数十份发中书尚书两省和御史台,再由尚书省发给诸部各行省昭告天下。
少年皇帝的新政还未真正全面的推行,便已夭折。帝表面上波涛不惊,实则心中怒气冲天,想不到继位以来的第一炮就未打响。本以为不涉军不涉政,一心只为百姓谋福利,以达到渐收民心,在天下百姓心中立天子权威恩德,对朝政大权徐徐图之的计划,就这样被与新政要抑制的世家门阀毫不相关的人给搅黄了。
户部尚书当然知道,地方所言水分有多大,可他不准备说也不敢说。谁让太后家族私下里是其踏上仕途的最大恩主,当代马家家主早已来密信暗示他,不能让皇帝推行抑门阀迁豪强惠民生的新政。而且天下地方门阀豪强势力,他也得罪不起,除非他不准备年老时致仕回家,永远留在京师尽忠,死在异地他乡而不是叶落归根。
少年皇帝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金龙御座上,居高临下俯视地望着脚下的文武百官,一个个正襟跪坐。虽然,看不清远处官员脸上的表情。但少年皇帝知道,肯定也是一付严肃愁苦的表情。任谁在寒冬季节里的半夜三更,从娇妻美妾的温暖滚烫被窝中爬出,先急匆匆地吃完早饭兼中饭,再风尘仆仆地或坐车或坐轿或骑马的,在五更前赶至皇宫午门外。然后,步行数里到太和大殿外,在六更前站在固定的品阶区,就是在御道两边一字摆着品阶石,俗称品阶山的殿前站班区域。吹着如小刀般割人的瑟瑟西北风中等候,直到七更皇帝驾幸大殿,才能进入殿中议事。
这些天下的精英忍受如此劳顿辛苦,所图也是天下之最。一言而定别人生死,决万千家族之兴衰。俗话说:权力是最好的兴奋剂,让人欲罢不能干劲十足,只要有了权人都会变的年轻。这些人身体力行的证明了,此言不虚,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那个年过六十的户部尚书,发言时却声如洪钟中气十足,一副忠心耿耿直言进谏的大忠臣模样。不过少年皇帝在年幼时,没少被明盛帝耳提面命。父皇告诫自己:人心百变,最不可信。有的人天天三跪九叩,口中不停地喊着皇权至尊圣上万岁帝业永固,未必忠!有的人直言进谏君命有所不授貌似无礼,无人臣之状,未必奸!故天子不可不察人心,不可不疑百官。君权之道,首在制衡,百官相斗恩出于上,君威自生。君位之稳,必在平衡,天下势力百家争鸣,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有用之人则用于朝堂,不用之人则弃蛮荒。天下太平时,如有大臣位高权重功高震主者,不论忠心与否皆一律清洗。
明盛帝末年时,除立了楚王即后来的太康帝为太子外,另外在传位遗诏中设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太子太师兼尚书省大司徒王允,太子太傅兼御史台大司空李准,太子太保兼枢密院大司马马无忌,国师兼无上国教太极门掌门风行云。”
在太康帝即位不久,天下纷纷谣传回纥东犯与西州回鹘不无关系,双方暗通款曲欲瓜分关西之地图谋自立。谣言满天飞,一开始的版本还有鼻子有眼的,说西州回鹘的某些部落和商人经常偷越边境,与曾是同族的黄头回纥,交易朝廷明令禁止出口的铁器铜器,以至于黄头回纥兵革日盛野心渐长,最终东犯我大晋边关。可到后来却越传越邪乎!成了西州回鹘的首领,如今的辅政大臣太子太保兼枢密院大司马马无忌。阴谋趁主少国疑时,勾结曾是同族的黄头回纥以犯边为幌子,让帝交付天下兵权于自己。然后在出征之时,黄袍加身发动兵变篡夺皇位。
在太祖平定天下时,西州回鹘的首领第一个响应太祖号召。起兵东进与太祖所率之北地军会师,一战收复了被黄巾贼窃据的神京。从此之后,西州回鹘就在当时的首领
马家家主,马无忌先祖的带领下,跟随太祖南征北战戎马天下。至太祖建国时,己有三代马家家主战死沙场。太祖封爵时,马家的一等开国凉国公爵是由马家尚在襁褓中的独子继承的,此后马家一直人丁不旺,经九代单传,到如今的马家家主马无忌袭爵。
马无忌少年时袭封凉国公爵后,一直镇守关西边界极西三关:阳关,玉门关,嘉峪关。防备西域黄头回纥和昆仑原上号称:“地上神国,神之仆人”的唐旄发羌宝髻诸高山土邦,镇压西域诸国。三十多年与西方诸戎羌蛮夷征战,扬威于西域内外,威武声名广布天下。年过半百,才被刚经历过桓帝十年乱政和二年赵后擅权,继位不久急待稳定朝局巩固皇位的明盛帝,召入朝堂进枢密院少司马辅佐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