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保存尚好,进门就是《圣母怜子》的青铜雕像,但也已锈蚀了,这对母子沉睡了很久,手里刺眼的灯光也无法让他们苏醒。
半圆后堂的拱扶垛好比一艘精美绝伦、流芳万古的帆船,伸出墙垛在空中划动,使半圆后堂仿佛一群屈膝的天使要展翅飞去。
另一些圆柱如同大树,支撑着拱顶,支撑着天,托起了古老的夜。
沿着这些圆柱有微光,渐高渐弱,最终消失在拱顶的黑影之中。
轻盈的拱肋,仿佛在高处张着的蜘蛛网。
我的目光不知不觉地被那雄浑威严的立柱所吸引,它们散发着慈祥和庄严。
此刻内心中充满着一种特殊的感受,无法不从心底向它们鞠躬致敬。
继续向前。
过祭廊是中厅,整个中厅刻满《末日审判》的浮雕,天堂、人间和地狱的景象分布在三面墙上。
向焕堂一边细心观察这些雕刻,一边激动地讲解四只角柱依次是《荣光圣玛利亚》、《东方三圣来朝》、《基督在以马忤斯向二门徒显现》和《施洗约翰被害》。
此时他狂热的状态已不像一个科学家,而像一个艺术家。
中厅右侧有一个门洞,大家踩着积满厚厚尘土的石阶,盘旋走到二楼,在一扇幽闭的小门前停住了探索的脚步。
向焕堂轻轻推开木门。
“吱呀”
随着门沿上的灰尘散落,我们发现房间内物品虽古朴苍桑,弥漫着时光的痕迹,但布置却非常整齐,完全不像一楼那样被破坏严重——小小的床架床单、枕头被子规规整整地靠在墙角;椅子衣柜都安安静静地待在它们原有的位置,衣柜里挂着几件小号的棉麻衫;书桌上还依次排着几本经文,以及鹅毛笔和墨水瓶。
这应该是个小孩儿的房间。
一开始还以为是不是有现代人在这儿居住过?
可看着鞋子踩在地板上跟踩在雪地里一样,在厚厚灰尘中留下的鞋印,这个想法也自然烟消云散了。
队员们在衣柜的顶上发现一台高度腐蚀的箱式手摇留声机,以及搁置其中的一盘唱片和一些手迹凌乱的乐谱。
队长用酒精擦拭后,认为唱片并没有遭到毁灭性损坏,有可能还能发出声音,所以派人将它送回了文物局播放录音。
片刻之后,楼下传来几名同伴的叫喊声!于是赶紧回头奔去,所经之处尘土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