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王郁笙命两位宫女已将画作展示给众人观看了,一时间画作所经之处,场中人纷纷起身细细的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个个看的十分仔细。
因为今日在场的多是后宅女眷,或者是一些王孙贵族显赫之家的年轻公子,大家虽都是经过名家指点跟教导的,但是毕竟学问跟见识有限,一时间场中众人也满头雾水不能辨别,然而一个个又都想着表现自己,找出伪作从而抬高自己,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辨别,所以所有的人都一副焦作样子。
再说那两幅一般人看起来一模一样的话,那画作上画的是山水画,山水画是最考验画家书画实力的画作了,因为远山近林,还要有光线的运用,都很难把握,然而此图以阔笔画崇山叠嶂,霭横晴峦,曲流小径,蜿蜒于隔山之壑,水榭山居,高树疏林,错落有致,山石则用乾笔皴擦,浓墨横点,富有层次和立体感,用笔沉厚,境界深远人物刻划寥寥数笔,神情动态,栩栩如生,诗题与画意,浑然一体,耐人寻味,重峦叠嶂,林木疏秀,真可谓是,气韵骀宕,有出蓝之美,再看远山,山峦层叠,草木丰滋,山下溪水环抱,错落野屋幽居,境界幽静清爽,构图严谨,枯笔短皴,笔法浑厚,近处坡石、杂林、枯枝,繁而不乱,更臻寒林苍莽气息。
不少附庸风雅的公子不停的赞许,只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也无一人说出来到底哪幅画是槛外仙人所著,哪一幅是这王家公子临摹而来,可见这王家公子在绘画上的造诣已经是登峰造极了,倘若不是在朝为官,或是有分神去学武艺,可怕已经是成名的书画大家了吧,所以大家不禁在心中更加崇敬了这王公子几分,更有数名千金小姐已经不自觉的芳心暗许了。
这时候只见一名女子从席中袅袅婷婷的走上前来,先是向着长公主的方向拜了一拜,之后又对着王家公子飘飘万福,那姿态之优美,那动作之妖娆,让人不禁感叹,再看女子打扮,清丽丽如同湖中之白莲一朵。
女子她穿了一件月白色曳地长裙,一双绣鞋隐隐可见也是洁白整洁,可见出身必定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双脚不沾地上灰,配上一件浅耦合色短衫,更增添了一份脱俗的美感,秀发高挽成双燕髻,数朵珠花点缀在其上,不显得多余,仿佛是佳人自雪中而来,数朵雪花落入发间,自然而美丽,这样的女子来到众人的视线里,众人不禁呼吸一滞,真不知这美丽的小姐是来自何处了,不少纨绔子弟已经动上脑筋了。
女子上前一步,细细端详两幅画作之后笑道:“王公子果然是文韬武略样样让人叫绝的,这两幅画无论是哪幅画都可见功力非常,然而...”
这女子笑着却又欲言又止,吊起了大家的胃口,王郁笙笑道:“姑娘有何见解请说来,一是为公主得到这幅佳作,二一个也是为小生指点错处,让小生能够发现不足及早改正,从而更加提高在绘画上的造诣呀”
女子笑着欠了欠身,那笑容,那眼神那神态千娇百媚可以说媚的人骨头都酥麻了,接着女子以袖掩口百媚千娇的道:“王公子实在是太过客气了,小女子猜测右面这幅是槛外仙人的画作吧,而左侧这幅是王公子临摹之画作。”
说完女子虽然面带谦和,可是眼中却掩饰不住的带着一抹骄傲之色看向王郁笙,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那王郁笙并没有想她想象的那样马上对她露出倾慕或者赞赏的目光,而是微微笑了笑之后,看向众人道:“还有谁有不同的见解但说无妨”。
廖怜菡一愣,怎么会这样,不应该是这样呀,可是当她将视线无意中滑向坐在公主身旁的女子时,她看见那女子唇畔的一抹冷笑,那一刻廖怜菡仿佛冷水浇头一般,她忽然意识到了什么,难道,难道是她的心思被那个贱人廖怜曦看透了吗?
怜曦发现自己的二姐姐正在看向自己,并没有什么举动,只是向她笑了笑之后举起手中的酒杯,做了一个举杯邀明月的动作,那动作在外人看来没什么,只是在邀酒而已,可是在廖怜菡看来却十分刺眼跟富有挑衅的意味在其中。
其实怜曦已经知道今天的一切了,只是其中有一些小小的变数而已,前一世也是这样,公主召开了这个生日宴,之后不久,王家公子这位王郁笙便到相府像父亲提亲,要娶她的二姐姐廖怜菡为妻,当时怜曦已经嫁为人妇,所以根本没来参加这次的宴会,只是听人说,之所以那王家公子去提亲,是被自己这位二姐姐的才华给吸引了,听说二姐姐在这次宴会中可谓是舍我其谁的精彩。
先是一眼就是识破了王公子临摹的画作,之后又献艺于人前,王家公子从未见过这样才情过人的女子,且又这般清丽,不像其他小姐那般身上带着不可一世的轻狂,所以王家公子决定娶她为妻,要知道一个庶女,母亲又是艺妓出身,而王郁笙却是王家这一代中最出类拔萃的公子看中了,这是多么让人津津乐道的呀。
可是谁知道其中到底有怎么样的原委在其中呀,首先那幅画,廖怜菡通过年家在军营中的关系眼线,各个方面打听到王郁笙重金买了一幅前朝书画大师槛外仙人的作品,因为爱不释手所以每日一有时间就去临摹,说是之后要将这幅画作送给公主当做贺礼,自己留着临摹的画也是好的,所以临摹的及其用心。
本就十分喜爱,本就画艺精赞,本就用心临摹,所以这两幅画实在难分真伪,但是只有一点这是从多少个渠道得来的消息呀,为此廖怜菡及二姨娘可谓是花尽了一生的积蓄打点才打听出来,原来,那副临摹的画作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王郁笙是名武将,又经常先去练兵,习武之后才去临摹画作,可是军营中卫生条件较差,经常王郁笙没有清洗身上的汗渍就去临摹画作了,所以长此以往那副临摹的画作最下面有浅浅的汗渍,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知道了这个,这廖怜菡十分有把握,自己定然一举说对哪副是真哪幅是假,这也就是别人都在看整体画作的时候,只有廖怜菡一个人只是紧紧盯着画作的底部寻找汗渍的原因了。
可是到高一尺魔高一丈,怜曦因为前世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所以命铮儿先潜入王府,到王家公子的书房送去了信,用来提醒他莫要被小人算计了,所以王郁笙特地细细查去临摹画作下的淡黄色的汗渍,又用花粉在真迹上做出汗渍的黄色,以乱视听,因为他实在爱这幅画,舍不得真的用汗渍,所以用花粉可以轻易吹去,所以想了这个办法,没想到那个狐狸真的将尾巴露了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