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经历千年风雨的城墙在阳光下古旧而安静。
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两旁的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晃动。
胡翼起初对于军事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就开始认真了起来,他没想过自己要当一名冲锋陷阵的军事指挥官,他只想做一名特工,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用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给敌人致命一击,这才是胡翼想了解的。
他认为获得敌人的情报要比单纯的依靠武力作战更重要,有的时候在战略上一条重要价值的情报,完全比得上一个整军对于战场的影响力。
自从父亲死后,自从他第一次杀人后,他觉得自己可能很少有机会认识新的朋友了,但是现在看来,他原来的想法或许是错的。
也许生活给你绝望的时候也会教会了你如何寻找希望。
胡翼觉得能够在自己最无助最孤独的时候认识他们三个,的确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刘裕民一直都在追求他想要做的事情,他现在所做的也就是为那件事情做准备,他很执着也很认真。胡翼记得刘裕民说,他时刻准备着这一战,他一定要将日本人赶回老家,并且他一直也在为此努力,他觉得自己与刘裕民相比好像缺少了点什么,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周耀辉一直都是一个真诚的人,除了他的宽容和体谅,胡翼看得出周耀辉也是一个很细心的人,那个叫做赵诗婷的女孩子对他的影响一定不小。
黄文安的性格还是有点像自己的,他是南京警备副司令的儿子,他好像一直都自认为是最优秀的人,并不是因为他全校第一的成绩,而是因为他独到的见解,胡翼早就已经知道黄文安是一名军官,甚至连他什么时候参军,在那个部队都一清二楚。
他看着整天到晚学习刻苦的刘裕民和周耀辉,心想:这两个小子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
这个星期南京已经下了三场雨,空气很潮湿,宿舍里的一件白色的背心已经晾了三天了,还是没有完全干透。
由于刚下过雨,土操场的眼色变成了暗褐色,军校的学员整齐划一得在操场上进行例行早操。
早操结束后,四个人在上完政治理论课后回到了宿舍。
第一个回来的是刘裕民,他一屁股倒在了床上,看起来心情并不太好。
这时,周耀辉和胡翼抱着课本走了进来。
周耀辉放下课本,过了很久,说道:“我想你们都看中央日报了,第五次围剿取得胜利,红军伤亡惨重,主力开始转移。”周耀辉叹了一口气,“到目前为止这仗都打了七年了,看来还是没有见分晓。”
黄文安很少说话,这次他遇到了他不得不说并且一直在思考的话题,“七年的时间并不算不短,红军比想象中的更难对付,红军多以机动作战为主,往往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处,****虽然取得初步胜利,但不能算是战胜红军,过于心切,反而适得其反。”
胡翼开口说道:“我想日本人是绝对不会等到中国解决内战问题的,他们利用这一点已经蚕食了东三省和热河,后面的情况也许会更糟。”
刘裕民站了起来,说道:“共产党以前发表过《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他们的态度很明确,应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动员全国对日作战,把日本人赶回岛上去。”刘裕民目光坚定,握紧了自己的拳头,好像握住了什么东西一样。
黄文安皱着眉看着刘裕民,缓缓说道:“日本有金属工厂六千家,机器工厂九千家,化工厂四千家,大兵工厂四千家,一年能产钢六百万吨,汽车一万辆,船舶四十万吨。兵工厂一年就能生产步枪十万只,火炮五百门,坦克五百辆,飞机一千五百架,军舰五万吨,是我国十倍,如你所说,如果与日本全面开战,关乎民族存亡,如何战?怎么战?”黄文安的记忆和他的成绩一样出色,这些数据让他的分析更加的严谨,他言及于此,看着刘裕民,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回答。
刘裕民明白黄文安的意思,他思虑了很久,才说道:“若中日开战,必定由局部战争转向全面战争,再者,国内有一部分人认为,在日本国内有扩大派与不扩大派之分,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两派是对于全面侵华战争的时间上存在分歧,并非在对华战略上存在分歧,征服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所以中日之间必有一战,若一味求和避战,在战略上我们将失去先机,处处被动,所以,要战,并且要全国动员,我们要准备持久长期作战。”
黄文安听完,对于自己眼中的这个“小子”,似乎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以前的看法顿时大为改观。
黄文安轻轻地点点头,过了很久,说道:“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你忘了中日之战还会影响到世界格局,我认为中日之战也是世界格局之战的前奏。”
周耀辉说道:“没错,苏联、美国、英国定会坐视不理,日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战争初期全力进攻中国,若内战不结束,我们还会处于被动。”
“明天要开对红军作战胜利分析课,开来各位好像有的说了,应该让教育长听听,让他知道学生们在想什么。”胡翼突然开口道,摆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黄文安沉默了,他明白胡翼的意思,因为胡翼的话在他看来就如一针见血。
言及于此,四个人都沉默了,现在的局势越发的复杂急迫,对日方针和战略的不明确让他们觉得很不安很担忧。
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磨难,四个人的心情只能用心急如焚来形容。
晚饭后,刘裕民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是母亲的,还另一封,竟然是赵诗婷写给他的信,刘裕民赶紧跑回了宿舍,打开了信。
儿子:
上次受到你的来信,你说那边一切安好,我也就放心了,第一次出门在外你一定要小心,不可轻易的和外地人打交道,注意安全,在学习上切记要努力认真,不可懈怠。
家里一切都安好,你爸爸还是在工地里做活,前几天到过家里一次,由于今年你上军校没有交学费,因此家里还算宽裕,你说要往家里寄钱,妈妈不同意你这么做,军校的补贴,你还是留给自己,卖点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具,寄钱这件事,妈妈觉得还是没有必要的,等你将来有了出息,再寄不迟。
你走之后,房子顿时空了不少,我空闲的时候总是去王妈家里坐坐,因此也不觉的孤单,不知你何时放假休息,家里一切安好,勿念。切记小心。
民国二十二年年十月二十七日
刘裕民看完了母亲写给自己的信,语重心长的话语萦绕在他的耳边,不知妈妈现在怎么样了,想起妈妈在煤油灯下做针线的情景,喉咙有点发紧。
刘裕民接着打开了赵诗婷写给他的信。
平如(刘裕民的子):
细想起来和你同学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跟你写信听说你景生(周耀辉的字)住在一起,我想肯定是特别开心,每天肯能都少不了打打闹闹吧,尤其是我也是特别羡慕。我这边的学习还算轻松,不像你们军校还得天天训练,少了你们军人般的训练,自然轻松许多。
想起来,要与你说的事情还的真是比较多,在写这封信的前两天我意外地收到了冰莹(张小影的字)的来信。在上次与冰莹分开之后。我们与她便失去了联系,收到她的来信之后我是既高兴又很内疚,高兴是因为收到了她的来信,内疚是因为我们不曾主动地联系过她,我想冰莹找到我的地址也是费了一片苦心罢,在冰莹写给我的信里面,也提到了你,向我问起你的状况,我想你还是亲自回信给她会比较好一点,在信的背面我写上了冰莹学校的地址,我想她一定很希望尽快得到你的回信。
就说这么多罢,军校训练辛苦,一定注意身体,祝事事顺利。
雁秋(赵诗婷的字)
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四日
读完赵诗婷的信后刘裕民陷入了沉思,他把信翻到了背面,看见了她写的张小影学校的地址,刘裕民马上拿起笔和纸。
他不加思索的就在纸上写了起来,他一口气整整写了两页。
他认真的把信折了起来,丛书里取出土黄色的信封,把信塞到了信封里面,迫不及待的写上了地址贴上了邮票,走出了宿舍,邮箱就在学校器材室的前边,深绿色的邮箱静静的站在柏油路的旁边,他把信轻轻地投了进去,怕信卡在邮箱缝里,又用手指头塞了一下,确认信投进了邮箱之后,他才离开。
已经到傍晚了,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路灯也亮了起来,不远处学校的大礼堂在路灯的映照下显得高大宏伟。
十几天以后刘裕民收到了小影的来信。
平如:
感觉好久没见你了,好像已经有三个月了吧,不知在南京你们还好吗,上次与你们告别的时候,那天真是好奇怪,你们都没在家,由于我开学时间比较早,由于学校通知我开学的时间发生了变化,于是我便提前离开了家,很遗憾在临走的时候都没见到你们。
我的课程有很多,比如护理学,心理学,病理学,学的我是焦头烂额,不过还好,我能应付地过来。
你问我上海的样子,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城市,晚上,黄浦江两岸的霓虹灯特别好看,纸醉金迷的夜市,繁忙的码头,琳琅满目的商铺,摩登的服饰,看得我真的是眼花缭乱,这个经历了一场战争的城市如今又焕发了新的活力和朝气,当然繁华的背后也有不堪入耳的一面,我想这个也许你也心知肚明,日军海军陆战队不停加固工事,列强租借横行霸道,地方势力勾心斗角,官员腐败贪婪,种种现象令我深深痛心,也许我要做的事情很多,当然身穿军装的你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不知军人般的训练是否让你变得更加果敢呢?希望你、景生都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与你说的话似乎有很多,但是却不知从何说起,你上次问起我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刚来上海的时候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听上海人讲吴侬软语叽哩呱啦,真是听不懂,一些新鲜的东西我不懂我也没见过,感觉自己见识好短。不过现在好多了,上海话我也渐渐能听懂了,也有了几个朋友,他们跟你一样也很爱取笑我的短发头,说我不够摩登,一直催促让我去烫发,我想我还是不去烫发了,你说呢?
希望假期的话我们就能够见面,别忘了回家的时候带点南京特产。
祝学业顺利!
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刘裕民脑海浮现出了张小影的样子,他似乎在心里默默地回答了张小影信中所提的那个问题。
还是不要烫发吧,她乱乱的剪发头已经很难看了。
想到这里,刘裕民的嘴角露出浅浅的,充满温暖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