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的瞠目结舌,楼缓更是吃惊的几乎要掉了下巴。唯有国师一人保持一如以往的沉静。他太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将王位禅让与你,怎么样?”老国王郑重其事的将此话重复一遍,以说明这个决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玩笑。
“万万不可,卑职何德何能。况且国王让位于臣子,这是亘古未有的事啊!”楼缓再三拒绝。
“先生就不要推辞了。统御一国的王位,由强者据之,这也是创世以来的道理。如今这个国家正处在危机存亡之秋,先生怎能坐视不管?”国王话语重心长。
“我只是个贪杯嗜睡的糊涂虫,怎么能完成这样的嘱托。素闻两个王子有贤能,大王为何不顺理成章的将王位传于他们其中一人,反而偏偏选中我这个浅薄无知的荒野山民。”
“先生是在埋怨我曾经降罪于你。如果是这样,我在这里谢罪。先生是个宽宏大量的人,就不要再拒绝了。”老国王给了这样一套说辞,让楼缓顿时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拒绝,就证明他是个气量狭小的人。在姜国,人人都以恢宏的气度为最好的美德,说一个人气量狭小无意是最严重的侮辱;如若答应则失了作为臣子的名分,在野史丹书上无疑会写下忤逆犯上的一笔。
“并不是有怨言,只是实在做不到啊。”
“还是有怨言,要不怎么会不答应?”老国王步步紧逼。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大王不要就这样草率的决定了。”
“我意已决,就这么定了!”老国王甩袖而去,不留一点商量的余地。
“唉,这可如何是好?”楼缓心急如焚。国师在一侧微笑道:“天意注定如此,你就欣然的接受吧!”
“眼下只能暂且先答应着,有什么事以后再做打算。哎呀,我将要惹上无穷无尽的大麻烦了。”吴质苦恼的说道。也许在这之后,酒神和睡神就难得叨扰他了。
他不得不准备一番。在这里为官十几年,他真爱上了这片土地。他没有妻儿,这里就如同他的妻儿。十几年如一日尽心尽力的侍候着,他的心血终究是没有白费。百姓生活渐渐变得富足,倒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他看到一切,心满意足,渐渐不再抱怨这里天高皇帝远,无人问津。在他勤恳且通达民意的治理下,这里实则已成了西北边陲的贸易中心。
受过他恩惠的老人听说他要走了,有些依依惜别,嘴中却说;“走得好,这样的小地方委屈你了。你是大才,跟着都城来的大官谋个一官半职才是正路。”他并不知道来着正是姜国国王,只知道这一定是楼缓命里的贵人。总之,义无反顾的跟他走就是。同他吵了不少嘴架的酒庄掌柜也来了,他带了西北边陲的戍边将士常喝的那种烈酒。“为你送行的,算在我头上。不过之前欠的酒钱可要还了。”他半开玩笑地说。“走归走,可别留下一堆烂账。”
楼缓囊中羞涩,有些不好意思,他想说将来一定偿还,可是千山万水阻隔,将来的是谁有能预料。他不得不求助于李信。照料国王一行的侍者正摸索腰间的钱袋掌柜摆摆手:“说着玩呢,我是舍不得你呢!如以后飞黄腾达了,可别忘了到酒庄来续上一杯。”他将身边的粗瓷大碗斟满,一饮而尽。然后,带着三分醉意踉跄而出。
“一定,永世不忘。“楼缓情到深处,这片并不明媚的山水真是难以割舍。城中的父老乡亲真是太可爱了!
同样是一副穷酸样的主簿破门而入。他可能没预料到会有远客来着,因为许多年没有什么像样的客人。他忙说道,失礼了。他没有问起来者何人,而是坐定后问起御敌的方略,得到回答一切如旧。
“这里的人无拘无束惯了,行为上不免有些粗野。”他显然对主簿破门而入吓到他们一事而愧疚自己管理无方。“这才是真性情之人!”李信没有责难,反而很喜欢。
闻讯赶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执意要挽留楼缓,着实被住在衙门的孤老教育一番:他是到都城当大官呢,留在这里岂不是自毁前程?人们便不再阻拦。在得知御敌之术已交代妥当,所有人都心满意足的离开。当然他们带来烈酒肉干留下了,在衙门中对成一个小山。
“看来你深受此地百姓的爱戴。”国师欣然说起。
“见笑了!”
等到楼缓将守城的事宜交代好后,就随着这远自国都的一行人来到王国大道的一所无名驿馆中。王国大道是沟通全国的主要通道。每隔三十里有供行人休息的驿馆。由三名差役打理。在这所无名驿馆中,迎接他们的是一老两少。
两个年轻人远远的就看到风尘仆仆的客人,于是他们试探性的向这一行人招手,以确认他们是否会在驿馆中休息。当他们得到确认后,年老的差役就吩咐他们准备好酒菜,收拾好房间。驿馆中的差役都是热情好客的,如果客人能在这里解除疲劳,满意上路,无疑是对他们最好的酬劳。
“贵客们,请进。需要什么只管说。驿馆虽然不大,但听说过这句话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需要什么只管说,不要客气。”
“不用太麻烦。旅途劳苦,能填饱肚子,有热水洗去风尘就好了。这些已经足够。”老国王微笑着答应着。
“只管好酒好菜送上来,少不了打赏。”国师连忙插嘴道。
“是了,马上准备。”老国王用很凌厉的眼光看了国师一眼。“眼下正是多事之秋,让百姓供养偌大的王室已经够吃力的了,能行节俭的地方就行节俭好了。何况,当禅让大典结束后,我也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用普普通通的需求就应该满足了。”
“大王舟车劳顿,下不为例。另则,大王难道要怠慢先生?”
“你真是油嘴滑舌,那就这一次,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