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还没见着,就干上了,火气怎么都这么冲呢?”刘骥有心低调,老神在在地准备跟着众人开始对峙。
树欲静而风不止。
“刘道友莫要为虚言蒙蔽,想当年,青云剑仙美誉天下,和我们哀牢山也是有过留宿论道之情,现今哀牢山和青云门虽于大道各有理解,却从无冲突,两派弟子向来都是见面拱手,以示友好,本门老鹰崖上可还留有青云剑仙的画像,我看刘道友应是不拘小节之人,如今只得一面之词,为何肯与秃驴为伍,而不见世交呢?”单单瘦瘦的周剑不甚起眼,一番话说出来,刘骥立即神色古怪。
青云子成名前默默无闻,有矛盾也是和道门弟子结下的,之后创立青云门时,已有剑仙之名,后来道行大进,更是随性,云游四方,洒脱不羁,不拘于成见,便闯出了青云剑仙这独一份的美名,魔门数派自然是在这个过程中出了大力,交情匪浅,再后来青云剑仙白日飞升,道魔各大门派尽数有派人出场以观仙缘,此后,青云门于魔门中人看来更是地位超然,久而久之,就成了友好相交的习惯。
刘骥自然对自家祖师钦佩不已,却也了解不多,在他看来,周剑能把这番世交之谊公然而论,恐怕不是虚言,而且还点出了秃驴,这就逼得刘骥不得不有所表示了,因为“佛门是道门别传,却又数典忘祖”之说广为流传,如果不是哀牢山弟子一众人多,行事不讲究,道门弟子和佛门弟子真的走不到一块去。
智远和法明对望一眼,低眉垂目,不做言语,邓无畏等四人也自不说话,只余秦明月死死盯着刘骥,似是等他的决定。魔门众派对青云门高看一眼,道门各派对青云门的看法虽不至于说完全相反,但除了青城之外,确实关系不咋亲近,要不是有青云剑仙白日飞升之举,沦为道门所轻也是正常,须知,青云剑仙是已知的最近飞升之人,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飞升,这就假不了,能飞升就代表青云门已经能与传自上古的各派平起平坐,至少在论道资格上来说是如此。
众目睽睽之下,刘骥倒不慌乱,前世千数黑西装同时注目都经历过了,眼下这等情况自然不在话下,心念一动,有了主意。
“原来是哀牢山道友当面,请恕刘骥有眼不识故友,山野之人,初次问道于青云,众多前辈掌故正要请教诸位,今喜得周道友提醒,刘骥在此表个态,如非包括哀牢山道友在内的诸位同意,刘骥不得取此处坟地任何一物,如违此言,天人共弃。”
刘骥心想这下你们该放心了把:“都不知道你们在争什么,不管你们准备争什么,老子不想跟你们玩。”
此言一出,场中忽然清静,刘骥这份承诺的重量很是不轻,场中十五人顿时对他全数刮目相看,没有一个人会以为刘骥是在开玩笑,虽然刘骥长相一般,最多说一声粗豪,一直以来,众人对他观感也各不相同,但这番话一出,看似狂言的背后,满满的自信却极大的震撼了众人!
本来就是意气之争,上升不到什么大义层面,生死都只会落个蠢货的评价,众人全明白了刘骥的意思,当下智远和法明便宣号,主动离开。对面邓无畏和秦明月等人虽面色不佳,也稍稍示意之后接着离开,刘骥对此也是和善回应。
哀牢山众人既是佩服周剑的厉害,也是感叹刘骥的自信、果决。以周剑为首都上来和刘骥相交,有刘骥前言在先,善意之下,气氛顿时融洽,乃至火热。
刘骥说的是心里话,虽然在进入秘境之前看了一些书,但这些书,对于这青云三关之宝,压根没有提及,反而大都在谈论秘境问道地图,奇珍异宝可能点,安全出境路线,精怪鬼物出没点等等,仿佛这三关之宝不存在一般。
融洽的气氛弥漫,哀牢山八人也不避讳刘骥的存在,直接开始寻找他们要找的东西。看着周边残破的青石废墟,刘骥略微有些出神:“我对外物的追求真的这么淡么?还是因为内心的危机感呢?”
自打穿越而来,刘骥一直有一种危机感,哪怕是连续获得青云真意和通明剑心,也丝毫不曾使它减弱,即便前些日子对月倾诉时也是如此。
这种危机感初来乍到时不觉,只道是生死挣扎之际的正常心理反应,在得到拭剑妖布之后,刘骥便发现这点没那么简单,其后一路走来,更加明显,直到现在,这种感觉未来恐怕也会一直伴随。现在倒没什么,时日久了,刘骥知道,肯定会出问题,他不由暗问:“究竟是真淡然,还是恐惧于未来未知呢?”
“这种危机感应该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这种时不我待的感觉,是基于我想努力长生,溯返时空的强烈欲望,尤其在没有获得一个相对安稳的发展环境所产生的,只是这种欲望真的已经强烈到这种地步了么?”
欲望并不可怕,人正是基于七情六欲才存在,才有喜怒哀乐,更高的境界刘骥或许还不知道,但佛门所谓的普度众生,超脱苦乐,极乐,甚至不苦不乐,就让他很不屑,这种愿景宏图永远都是用来迷惑众生的,如果众生都寂定了,那佛祖为啥还活着呢,归根结底,所谓空色之说不过是手段,收敛香火信仰才是目的,佛祖还是有欲望,佛祖也就是众多仙神之一,并无特别。
理论上就不通透,佛门哪怕能得一时之势,终归只能愚弄一时,不过佛门收敛香火信仰的本事倒是值得思考。
刘骥作为一个长在红旗下的灵魂,哪怕经历过人性深渊的挣扎,哪怕这方天地有仙神,但只要人性人心是这个世界的大道根本,那就永远不可能去崇拜仙神,即便崇拜也只会崇拜人性人心。因为前世所受的社会理论对人性人心的认识和阐述无疑已经登峰造极,其外在最直接的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等都是放万世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任何敌视它的人,都无法从这个层面去攻击它。
强烈的危机感,勾动了他对强烈欲望的思辨,而思辨则是基于心智、灵光层次的认知,是对人性人心更深层次的探究。
刘骥是这么理解的。
刘骥突然意识到,强烈的欲望勾动了他对这个世界更深的认识,他强烈的想去探究对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理解,受此心性影响,体内真气开始翻滚、沸腾,意图冲开那无形却有的壁障,先天神灵的头顶似乎有什么东西被顶动、顶破了。
从引气境晋升练气境的要求是:对世界更深层次认知的强烈追求。在识海中显化这份追求,心境一成,境界自成。
刘骥没有放弃努力,知道这是从引气境突破练气境的迹象,他也很有耐心,全心全意都放在内部,一点点的努力,一点点的力量堆积,直到破顶而出的那一刻。
“找到了!”周剑的声音传来。
心神一震,刘骥神魂识海一片光明,天地演化出了天光,日升月落,青气白云,再不是单调的天清地浊,先天神灵像个小孩子一样欢欣雀跃。
是的,刘骥突破了,晋升练气境。从领悟青云真意时的圆融之感,到此刻的突破,契机竟是一种基于欲望的危机感。
此刻这种危机感依旧没有消退,但刘骥已经明白了怎么回事:他没有信仰。(信仰是对某种理论极其相信,并且认定这种理论是真理。)
没有信仰不等于没有精神,不等于没有心智,前世和这世都是如此,但没有信仰,对这世的更高追求就没法达成,因为信仰是这个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若想更深层次低探究这个世界,就必须找到属于他的信仰。
有了信仰后,欲望依旧,危机感会消退,不会消失,但不会再成为负担,而这次晋升练气境,刘骥获得一点极为重要的启发:这个世界的信仰是一种可以显化出来,实实在在的东西。佛门就是典型,佛门就是基于信仰显化后的积累、应用,然后才发家的。
“如果能够找到一样理论,并坚信它是真理,它就可以成为我的信仰,如果它能被一部分人所坚信,那无疑就等于是开辟了一条有别于道门,类似佛门的新路。”刘骥思绪跃迁颇为活跃。
“我坚信社会理论对人性人心的认识和阐述是最深刻的,那是不是说明它可以成为我的信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