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不由自主的,得来容易就看的容易,没得到的,或者得不到的,才觉得稀罕珍贵。
——杨绛。
这个村庄叫做驼罗庄,老者姓李,与唐王同姓,在这里,姓李的只此一家,让唐僧给遇上了。
悟空说:“老儿,我们前来投宿,如果你不愿意招待,我们就在路边树下蹲一蹲,也能熬过一夜,你那么多废话干啥?”
看到猴子相貌丑陋,听到悟空言语不逊,老李惊嘬,硬着胆,喝了一声。
悟空马上陪笑,把称呼老儿改成老人家,说:“相法云:‘形容古怪,石中有美玉之藏。’不要以貌取人,我有手段。”
然后在老李的面前又把自己的身世和技能不厌其烦的述说了一次,悟空是因为轻浮,在炫耀自己吗?
当然不是。那他是在干什么?猴子在毛遂自荐。
山高必有怪,凌峻却生精。猴子知道西天取经之行每一步都是一难,每一难都是修心的过程。
既然是躲不过去,那就知难而上,也正是一场功果。
果不其然,老李听悟空说自己会拿妖怪,就说驼罗庄有一个妖怪,请求悟空帮助降服,事成后必当重谢。
悟空向老李询问妖怪的情况,老李说:“妖怪凶猛,什么都吃,放牧的牛马吃了,猪羊吃了,遇见了鸡鸭囫囵吞,撞见了人畜夹生咽,害死个人呢。”
悟空说:“不是妖怪难拿,是你们村庄的人心不齐。”
老李说:“如何人心不齐?”
悟空说:“你们每家出一两银子,五百家就是凑够五百两,请什么的法师不能把妖怪除掉了,还要如此受妖怪的祸害。”
老李说:“怎么没请,请了,一言难尽啊。”
悟空说:“怎么?里面还有故事?”
老李说:“前年我们筹钱请了一个和尚,要他来此降妖。”
悟空说:“结果如何?”
接下来,老李讲述了西游里的最搞笑的两个段子。
老李说:“那个僧伽,披领袈裟,来了先念《孔雀》,后念《法华》。炉内焚香,铃铛手拿,嘚啵嘚啵,红口白牙,正在念经,妖怪来啦,风生水起,空中落下。僧怪相斗,稀里哗啦,一拳一脚,一递一抓。拳脚吃亏,递抓不怕,要问为何,没有头发。一会妖怪胜,返身回自家。我们近前看和尚,光头被打得像一个烂西瓜。”
悟空呵呵笑,说:“原来是吃亏了。”
老李说:“他吃亏不要紧,还得我们出钱给他买棺材,就这样,他的徒弟还要到官府去告我们呢。”
悟空说:“和尚不行,就没有另请高明?”
老李说:“怎么没请,去年又请了一个道士捉拿妖怪。”
悟空说:“那结果如何?”
老李说:“那个道士,身穿法衣。令牌敲响,宝剑挥起。驱神符咒,前后应急。拜天拜地,磨磨唧唧。狂风滚滚,黑雾迷迷,妖与道斗,不分东西。天色将晚,妖怪胜利。须臾妖离去,我等众人齐。出来寻道士,溺死在山溪。捞上来一看,就如同一个落汤鸡。”
悟空笑呵呵,说:“这么说,又吃亏了。”
老李说:“可不是咋的,他的命没了,我们的钱也花了,没解决问题。”
看完后什么感觉?河神无用,道士更是不靠谱,释道之中,和尚空念空经,道士烧符念咒,在妖怪面前却是枉自赔送了性命。
悟空说:“好,我为你们除妖。”
残害驼罗庄的妖怪是一条红磷大蟒,未归人道,还没有学会说话,阴气更重,是稀屎胡同出产的一个本地妖怪。
妖怪一出场,虽然样子挺吓人,虽然两只眼睛如同两盏灯光,但两条蛇芯子变成的软柄枪却也只是能招架遮挡,但毕竟道行尚浅,根本不是悟空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大蟒败走,被悟空和八戒一起追上,结果了性命,除尽了祸害。
妖怪除了,但是稀屎胡同的路还是走不过去,老李和驼罗庄的人都说,要为唐僧在一侧开出一条山路,送唐僧过去。
这个山径过八百里路程,众位驼罗庄的百姓也不是天兵神将,只能愚公移山,等到把山开辟出一条道路,估计唐僧头发都得等到花白了。
悟空出了个主意,说把那头猪给喂饱了,他就能施展神威,拱开旧路,取经队伍就能顺利过山。
八戒一听,笑了,说:“猴哥,你咋还知道驼罗庄养猪了呢?”
悟空说:“我不知道。”
八戒说:“那你说让猪开路,猪在哪呢?”
悟空说:“不就在这里。”
八戒说:“猴哥不会是说我呢吧?”
悟空说:“当然是说你。”
八戒说:“你们图个干净,让我在臭气中遭罪,不去。”
唐僧在一旁说话了,说:“悟能,你如果能开山辟路,带我过山,注你这场头功。”
八戒说:“师父说话算话。”
唐僧说:“我对猴发誓,说话算话。”
八戒说:“那就准备食物,等我吃饱了干活。”
八戒把驼罗庄送来的食物不分生熟,一尽受用,然后,捻着诀,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大猪,高千尺,长百丈,运用法力,拱开了积累无数年的稀屎胡同,带着唐僧,走过了七绝山。
悟空说:“八戒,累不?饿了吧。”
八戒说:“饿……呜呜……饱了”
八戒变成大猪,带着唐僧穿过了八百里稀屎胡同。有个问题说一下啊,是因为稀屎胡同恶臭晦气与猪的喜好肮脏的秉性相契合,所以才是由八戒开辟道路吗?
还真不是。虽然八戒是猪,只能算是巧合。
那是因为什么呢?
稀柿,稀屎也。为污秽之物,心之蒙尘,不净,不敬,而成污秽,皆有心生。只有心静,心净,才能祛除污秽。
七绝,即七情,六欲而生七情,皆由心生。
即由心生,心主自是无能为力,稀屎为水,八戒五行属水,自然由八戒破除稀屎的纠缠,带领识神上路。
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离开稀屎胡同,唐僧来到了朱紫国。
朱紫国就在眼前,遥遥可及。城头上一面杏黄旗,随风摆动。
唐僧说:“这是哪?”
悟空说:“师父不认识字吗?唐王派遣取经人怎么选了个白丁?”
唐僧说:“死猴子,你说谁白丁呢?”
八戒说:“师父自幼出家为僧,千经万典皆在心中,猴哥你说错了,师父不是白丁,是白脸。”
唐僧说:“呆子闭嘴,竟然敢说师父是小白脸,谁给你的自信?”
八戒说:“师父我错了,我没说你是小白脸,你脸根本就不小。”
唐僧说:“呆子,赶紧滚远点。”
悟空说:“师父既然认识字,那么城头上杏黄旗上的字看不明白?”
唐僧说:“泼猴,那杏黄旗被风吹得乱摆,我怎么能看到旗上有什么字?”
悟空说:“是朱紫国三个字。”
唐僧说:“你猴子火眼金睛,当然能看到随风摆动的旗帜了。为师没有那样的技能,怎会看到?”
悟空说:“师父,不是风在动,也不是旗在动,是你的心在动呢。”
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四个人进城来到了会同馆,会同馆乃天下通会通同之所,随后进入,三个徒弟歇息,唐僧带着通关文牒入朝倒换。
朱紫国王听闻启奏,很高兴,自己许久不曾露面,今日想上殿出榜招医,就有高僧来国,大城市来的人,必定见过世面,必有不同凡响之处,强作精神,出来接见,看完关文,更加喜悦,唐王尚且能地狱转生,自己的病患有望了。
朱紫国王说:“法师,你那大唐国,现在是几朝国君呢?”
唐僧说:“国王问我南赡部洲的历史,我可不可以唱着告诉陛下。”
朱紫国王说:“怎么?法师难道还是乐师?”
唐僧说:“不是,这不是最近和我的一个猪徒弟学了一点B-box吗,想给国王展示一下。”
朱紫国王说:“B-box?那是什么鬼,好吧,请开始你的表演。”
唐僧清清嗓子,说:“哼哼,动吃大吃,动吃大吃,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当今大唐君,世民有根源。大德宽仁厚,河清即海晏。有个水龙王,诳上把命断。求君救龙命,托梦在面前。大唐有贤臣,梦中挥宝剑。龙头至此落,唐王遭梦魇。来到阎王府,贤臣把话传,加寿二十载,托生到阳间。要做水陆会,超生鬼升天。遣我涉路途,历经百十难,取回大乘经,早日转回还。”
朱紫国王说:“法师说的真好,那唐王的贤臣是谁呢?”
唐僧说:“驾前丞相魏征。”
朱紫国王说:“我朝能有此安邦立国宰辅该有多好。”言语之下,无限钦羡。
然后,朱紫国王传旨摆下素宴,与唐僧共同进膳。
悟空忽悠八戒和自己一起到朱紫国城里的市场购买干调,看到了贴在城墙之上的榜文。
原来朱紫国王久病沉疴,一直难以痊愈,只得招榜纳贤,给其医病,如能治得病愈,愿意社稷平分。
悟空暗中揭了榜文,又以八戒作为引头,让看榜的太监、校尉虔诚的请自己为朱紫国王医病。
悟空既然想为朱紫国王排忧解难,为何还要做出如此高调的行为,是猴子在胡闹吗?
当然不是。
“既然你主有病,常言道‘药不跟卖,并不讨医。’你去叫那国王亲自请我,我有手到病除之功。”
这才是悟空内心的真实想法,有姿态才会得到尊重,有尊重才能贯彻行动。
朱紫国王听说是唐僧的徒弟揭了榜文,能医治自己的疾病,派遣官员以君臣之礼请悟空前来大展经纶手,微施三折肱,为自己解除病魔。
什么是经纶手,就是妙手,医疗病痛妙手回春。那么什么又是三折肱呢?
肱,肘臂节也,出自《说文》。三折肱就是三次折断臂膀,比喻多次失败。引申为阅历丰富,对某事造诣精深。“三折肱,知为良医。”出自《左转·定公十三年》。因而在这里指代良医。
悟空到了宝殿,唐僧在这里和朱紫国王一起用完食膳,国王在龙床上休息,形容憔悴,见到悟空的样子,猝不及防,没有心理准备,“哎呦”一声,差一点吓死。
三年了,没病死,差点吓死,心惊肉跳,没有心思再见生人。
唐僧见了悟空,迎上前来,说:“猴子,你找病呢?”
悟空说:“没错,是在找病,这不找到了朱紫国王。”
唐僧说:“你啥时候会看病了?”
悟空说:“我会的多了去了,你能都知道?我会变身,我会腾云,我会……”
八戒在一旁插话说:“猴哥,你会的我也会。”
悟空说:“呆子,把嘴闭上,我会反手摸肚脐,你会吗?”
八戒说:“我会就地打滚。”
悟空说:“去,上一边滚去。”
唐僧说:“猴子,你不要总欺负八戒,八戒是多么诚实的孩子。他说会打滚,就一定会打滚。你说自己会医病,谁信呢?”
悟空说:“医门理法,望闻问切四般事,第一望他神气色,第二闻声清与浊,三问病原经几日,四才切脉明经络。”
唐僧说:“你不知道在哪听人说了望闻问切,那《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什么章句,怎么注解,你懂吗?”
悟空说:“我当然知道,我还能悬丝诊脉。”
唐僧说:“看把你能耐的,还悬丝诊脉,丝呢?你有吗?”
悟空一撅屁股,从尾巴上拔下三根毫毛,说:“师父你看。”
唐僧说:“你当我瞎啊,那是毛,是丝吗?”
悟空捻一把,叫声“变”,就变成了三根丝线,每条各长二丈四尺,按二十四气,托在手中。
悟空说:“这不是我的金丝线?”
唐僧说:“还金丝线,你真把自己当金丝猴了啊。”
悟空说:“……”
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间修药物,君王筵上论妖邪】
悟空给朱紫国王诊病,将金丝系在朱紫国王的左手腕下,按寸关尺三部,依次诊脉,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换手,又依次诊断,完毕,将身一抖,收了毫毛。
悟空说:“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左手寸脉强而紧的原因,是中虚心痛也;关脉涩而缓原因,是汗出肌麻也;尺脉芤而沉的原因,是小便赤红而大便带血也。右手寸脉浮而滑的原因,是内结经闭也;关脉迟而结的原因,宿食留饮也;尺脉数而牢的原因,是烦满虚寒相持也。由此看来,陛下的病是一个惊恐忧思之症,名为“双鸟失群”。”
朱紫国王听后,频频点头,对悟空的诊断倍加赞许。
一个朱紫国官员问:“什么是‘双鸟失群’之症呢?”
悟空解释说:“有雌雄二鸟,一处同飞,因骤雨惊散,不能相见,相互思念,故此叫做‘双鸟失群’。”
那么问题来了,悟空把朱紫国王的病症说的头头是道,按唐僧的想法,悟空是没有看过医书药经之类的书籍,猴子又怎么会医术的呢?
悟空是在骗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