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打鸣的时候,天东处只是一抹鱼肚白。但山水村里已经传出了声响。那些勤快些的汉子妇人已经开始起来做活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那些想睡懒觉的丫头小子们,自然再也睡不成懒觉了。
“大丫,二小子。快起来。爹带你俩上山打猎采山菜去。”一个看起来四十有余,皮肤黝黑的粗壮汉子披着件破皮袄子。迅速而又麻利的把一条同样黝黑的皮带子系在腰间。再把一把短柄锄头别在腰间。拎起旁边放在门后的猎叉,回头看到从里间小屋里出来的儿子和女儿。
和声道“快点儿,小子。等会儿要是夹子上有了猎物,你俩就有口福了。”
听到自己的爹爹说道猎物。大丫和二小子顿时眼镜一亮。尤其是二小子口水不自觉的就流了出来。
“好耶。又要有肉吃了。”二小子高兴的一蹦老高。大丫也不禁咯咯地笑了起来。
山水村的名字叫山水村,实际上山水村附近并没有山,只是一片连绵三十余里的丘陵而已。最高处也只有三十余丈罢了,上面尽是些灌木丛生,林草遍布的荒地。里面多有些山鸡野兔之类的动物。只有过了这片丘陵山脉,才能进到雨雾缭绕的大山里面。而水也只是一片百余亩大小的小湖罢了,平日里村民们也只是在山水村附近的平缓坡地上,种些杂粮谷物。
一众山水村的村民们,也大多是忙时耕种,闲时打些山鸡野兔,采摘些野蘑菇、野菜之类的补贴家用吃食。亦或者到小湖泊里打渔取食。前日里大丫爹就在丘陵山里下好了夹子。如今已过了两日,想来该有了收获。故而才敢有今日一早就要打猎的决定。
故而,大丫、二小子听得自己的爹爹提及有肉食吃的时候。俩山娃子顿时像变了个人似的。顿时兴高采烈的叫嚷着爹爹快走啊之类的话语。急呼呼地冲出了自家的小院子。
出村口向东走。绕过一个三五丈高的土丘。有两间小茅屋,里面住着一户李姓人家。人不多,就爷孙俩人。早年儿媳生孩子的时候落下病根,儿子为了给媳妇看病。冒险去三十多里外的大山里打猎,指望着能猎些好皮货。结果人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打那之后,这个家就老李头儿一个人带着孙子过活。要不是老李头识得几个字,村子里有个红白事情的请他捉笔执案的,给些谢礼。想来这爷俩过的更清贫。自打儿子媳妇死了后,这老李头儿就给孙子起了个李大虎的名字。小名虎头儿。看着意思是希望孙子能像个小老虎似的,长的渐渐壮壮的。
出村口的时候,大丫他爹瞅了眼老李头儿的茅屋一眼。寻思着要不要带上老李头的孙子。要是猎物有多的,也好给他一只半只的。毕竟,自己和虎头他爹是小时候的玩伴。虎头这孩子也是和自己的俩娃子颇为亲近。以前还寻思着长大了把大丫给他家的。只是虎头娘的病总不见好,这事儿也就没提。
“二小子,去看看虎头醒了没。”大丫爹还是忍不住朝自己儿子招呼一声。
“哎!爹,我这就去。”二小子也想叫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去。之前见自己的爹爹没发话就没敢提。现在见自家爹爹发话了,当即朝虎头家跑了去。
“虎头,虎头,快起来。俺爹带俺们去山里打猎去。你去不?”二小子隔着窗子喊了两声,见屋子里没动静,就又喊了两声虎头。无奈,不见虎头回话。只好自己“蹬、蹬、蹬”的跑了回来。
“爹,李爷爷和虎头都还没醒呢。”二小子耷拉着脑袋,只好无奈地实话实说。本来还想着叫虎头一块去玩耍的。这下子,又是自己玩儿了。和姐姐一起玩耍总是不爽快。这也不让那也不让的。
“嗯---,俺们自己去吧。”大丫爹犹豫了一下。带着俩孩子径自朝丘陵山里走去。脚步声绰绰,不多时三人已消失在了丛林间。
------------------
“快点,爹,我听见夹子里有动静了。肯定是咬着野兔了。”二小子一窜一蹦地走在前面。大丫则不停地叫嚷着慢点慢点。大丫爹则一脸笑容地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玩耍。缓步跟在后头。
果不其然,大丫爹下的夹子里一只山鸡侧卧不动。看到有人近前,只是轻轻煽动了下翅膀。就再也不动了。大丫爹见此,手脚麻利地从夹子里取下山鸡。又把夹子重新固定好了。俩孩子一动不动地瞪着眼睛看自己的爹爹。
大丫爹总共下了五只夹子。三转两绕地,把这些个夹子都寻个遍。又在夹子上发现了一只野兔和一只山鸡。
“大丫,二小子,一会儿回去的时候慢点,咱在路边树底下挖点儿野菜蘑菇。今儿个就让你娘给你俩做山鸡炖蘑菇。”一行三人兴高采烈地往回走。、
出了丛林,不多时,大丫爹就带着俩孩子回到了村口。
“爹,你看,虎头家屋岭上咋一个大黑洞?”二小子用手指着村口老李头家的方向。
待到大丫爹看个仔细时,才发现那哪里是什么黑洞,分明是屋顶塌了。顿时慌了神。心里想着李叔和虎头娃儿。忙急匆匆地奔到近前。房门是从里面堵住的。透过窗户往里一看,就只见一个塌了的破床板。从中间断开。一双大脚搭载床板外,人却倒在里面。床板外地上还躺着个孩子。头边还有一小片血迹。像是受了昏迷,一动不动。
看到这里,大丫爹急忙走到门前拿脚踹门,嘴里喊着老李叔。半天不见动静。只好让自己俩孩子到村里喊人来。不多时,村里来了一帮老少妇孺。期间,七八个青壮,相互帮衬着把门窗卸掉。等到把老李头和虎头爷俩弄到门前空地上时,才发现,老李头早已手脚冰凉了。只有虎头娃儿的心口尚有一丝余热。
一众村民邻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半响,大丫爹开口说道“老李叔已经去了,都是咱村里人,虽说不是什么至亲骨肉。咋说也都是乡里乡亲的,总不能搁着不管。大家都出把子力气先把老李叔安葬了。至于虎头娃子,就有俺先照看着。兴许还有救吧?“
大丫爹心里感慨地看着地上躺着的一老一少。
”大栓哥,恁这话说地在理。俺家里的祖宗牌位还是老李叔写的呢。老李叔还教过俺娃咋算账咧。俺这就回家拿铁锹来给老李叔挖坟。再把家里的蛋带几个与你家,好给虎头娃儿吃。“一个年岁看起来比大丫爹稍小些的壮汉说道。
一时间,一帮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把老李头的后事都商量妥了。及至虎头的生活都安排的妥妥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