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05500000015

第15章 16.形势比人强

“让我---本王先想想,你们先退下吧。”朱一海摆了摆手。

外交是一件大事,自古以来如此。朱一海虽然后世没有搞过外交,但也知道外交不过是利益的交换。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清楚了这点,就知道该如何选择。只是,具体如何操作,还要考虑大臣们的感受,尤其是反对者众多时。

第二天方逢年送来了几个人,经过证实,是以前崇祯身边的太监和侍卫,不过属于外围那种。一共5个人,一个太监,叫王不行。四个侍卫,分别叫张宝,周大福,马大兵和李江。

几人都是北京城破后逃出来的。四个侍卫比起刘海洋等人来说,光是气质就完全不同。朱一海把他们都留了下来。朱一海现在不怕人多,就怕人不够。

王不行变成了传旨太监。四个侍卫成了贴身侍卫。刘海洋等人则成了外围侍卫。另有一个小姑娘,是郑遵谦的远亲,也是杭州逃难过来的,现在成了朱一海的贴身丫鬟。

下午,朱一海让王不行把王之仁叫了过来。

朱一海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按照正常的历史,这些大明后裔,包括原来的鲁王朱一海,都蹦跶不了几年。说得好听点,他现在算是一方诸侯,后世的军阀,说得不好听,就是小孩子过家家,随时都可能完蛋。而且,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粮,也不知道满清鞑子到底离他有多远。那个什么唐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多少兵马,他也一无所知。

大概是最先认识王之仁的缘故,朱一海便想从他那里了解一下目前的社会态势。

王之仁到了后,朱一海先开口,“王大人,本王此刻脑子里乱糟糟的,还请王大人为我讲解当下状况,帮我理下思路。”

“那下官就尽我所能。”王之仁也没推辞就分析起来。

自弘光帝败亡以后,满清加紧了南下的步伐,可以说如今大半江山都已经落入鞑子之手。西边,李自成已经失去了西安,不得不退守荆襄。张献忠在四川,南边就剩浙东,福建和湖广大部。

朱一海所掌握的地方不过绍兴,温州,台州,宁波,金华几地。差不多半个浙江,而且都是靠海。因为江南河汊多,并不利于骑兵进军,可毕竟是长三角平原,如果不早作打算,清军一旦大举南下,根本就挡不住。

“王大人有何办法阻止鞑子南下?”这是现在朱一海最关心的。

王之仁正色答道:“下官认为除了利用钱塘江天险,死守钱塘一线以外,再无别的办法。”

朱一海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想不出个点子。实在因为他对军事一窍不通,如果是热兵器时代,他还可以参考下后世电视电影里的情节,这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嘛,他是完全一抹黑。

正谈话间,太监王不行进来禀报,“王爷,总兵方国安有急事求见。”

“让他进来。”

不过眨眼功夫,方国安就出现在朱一海面前。朱一海心说这宫殿实在是太小,从大门到这议事厅,也就二十来米距离。这处庄园,原是郑遵谦家的产业,为了支持反清复明大业而捐献出来。这老郑可说是明末的爱国资本家。

“禀王爷,满清鞑子在杭州赶制过江工具,不日将大举渡江南下。”方国安一进屋就大声禀报道。满脸忧色。

“当真?”这样的消息,方国安自然不敢作假。朱一海一惊。江浙一带他很熟,知道杭州离绍兴不过几十公里,汽车一个小时就到。虽然古代没有汽车,也没有高速公路,更没有钱塘江大桥,可那也不需要多少时间吧?朱一海心里想。

“千真万确。”方国安顿了顿道,“我有个表侄家住杭州,他父亲是个木匠,被拉去造船了。剩下的家人趁夜逃了出来。”

“过了多久?”朱一海像是自问道。

“5天。”

“5天?过了5天你才得到消息,你干什么吃的?”涉及到自己身家性命,朱一海忍不住就发了火。

“他们什么时候打过来,你也不知道了?”

“下官不知。”

“那你还知道什么?你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当的总兵?”朱一海对着方国安大吼大叫。

朱一海的吼声把王不行也引了过来。方国安还是第一次见到鲁王愤怒的面孔,不禁有几分害怕。屋子里的人,可说都是第一次见鲁王发飙——准确地说,是第一次见鲁王怒不可遏。双眼圆瞪的样子很是吓人。

“王爷息怒,杭州离此地不算近,消息走得慢。”王之仁立马劝道,转头又对方国安说,“你赶紧安排探马去探。”方国安见机向鲁王一打恭就出去了。

“不算近,很远?”朱一海又立马反问道。

“这---”王之仁不知道怎么回答。今天的王爷怎么都感觉跟过去不一样。是好事还是坏事,王之仁也拿不准。

“王爷息怒。”王不行这个时候凑上来,把茶杯递到了朱一海面前,“王爷先喝口水。”

朱一海听到王之仁的话差点一个趔趄。他要没去过杭州,听了王之仁的话,说不定还真以为杭州和绍兴隔了几百公里呢。朱一海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气得不轻。

接过王不行递过的凉茶,猛喝了几口,朱一海才稍微冷静。

“好吧。”喝了水,朱一海习惯性地摸了摸额头,对王之仁说道,“王大人,你马上去和其他几位大人商议,争取拿出个办法,半个小时---半个时辰后,你们一起过来议事。对了,另外吩咐张名振的水师巡防钱塘江。”

王之仁刚出门,朱一海就对王不行吩咐道,“王公公,马上叫户部尚书来。”

他要了解下自己的家底。

等王不行出去后,朱一海从行李袋里取出笔记本,用笔记下了两个字:情报。作为一个现代人,信息的重要性再明白不过。他发现自己不仅带了两支水笔,还有一支圆珠笔和一支钢笔。而那支钢笔,却是有来历的——是前女友文文送的生日礼物。他一直珍藏着。

望着手中闪闪发亮的钢笔,朱一海苦笑之余,不由想起了临产的姐姐。不知道可安好?默默地祝福了一番,朱一海坐到桌前,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划。

他做过多年的销售,从最初的在大街上推销小商品,到后来的推销机电,纺织品,食品,他有较为丰富的营销经验。从市场调查到营销方案策划,以及具体的销售沟通,到最后的售后服务,流程大部分都熟悉。

任何销售都有相通的地方。首先是知己知彼,其次是拿出好的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人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同样的产品,同一个客户,不同的销售员去推销,结果可能就天差地别。

对此时的朱一海来说,他有超越时代的见识和眼光,这就是他的优势。在面对最大的敌人满清,以及其他敌对势力的时候,跟市场竞争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产品,价格,渠道,广告这些营销因素,转换过来就是兵马,粮草,地盘,民心等。如此一来,即便他还不太了解这个时代的战争,不太了解这个时代的百姓,不太了解这个时代的经济和生产力,但他可以通过前瞻的眼光制定一份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

于是,朱一海开始提笔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超越时代的眼光和知识储备。一些未来可能有用的工业设备。有一定的管理和激励能力。拥有超越时代的商业知识。所辖兵马20万余。地盘有温州,绍兴,宁波,台州,金华,萧山(后世属于杭州的一个区,大明属于绍兴府,邻接绍兴,紧靠钱塘江)。

劣势:粮草未知。人才未知。战斗力未知。地盘太小,且地处平原,不利于防守。

机会:还没想好。

威胁:大清的兵马近在咫尺。

想了半天,朱一海才写完上面几点,根本算不上一份有效的分析书,就在这个时候,郑遵谦来了。

郑遵谦表现得有些不安。他的的不安源于他见到的朱一海跟之前的朱一海完全是判若两人。心思细致,待人平和,这跟之前的纨绔公子怎么能是同一人呢?但,显然,他没有办法证明这是两个人,所以除了不安以外,倒是兴奋居多。毕竟,这是好事嘛。

“郑大人,我们现在有多少钱粮?”对于这个明末的爱国资本家,朱一海还是很尊敬的,所以语气也很轻暖。

“啊,”郑遵谦愣了一下,颇有些失礼,“禀王爷,现在我们有黄金2万两,白银108万两。现在的库存粮食约有60万石。”

“哦,”这些钱要放到后世,绝对是一笔大数字,但是对于养兵几十万的朝廷来说,朱一海不知道这些钱能用多久。“那本王现在有这20万军队,一年要花费多少银子和粮食?”

“20万人马,只算饷银和正常的消耗,一年要花费160万两银子,粮食80万石。”

“那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钱粮,只能勉强维持大半年?我们的钱粮主要从何处来?每年能收多少钱粮?”

“是的。战争开打后,花费更多,估计目前的钱粮能维持半年。现在是5月份,半年后已经过了秋收,能收上一部分钱粮。粮食大约在90万石,银子60万两。不过要是战事持久,维持下去恐怕困难。最好到时加税,先救急再说。”

“不行。”朱一海当即就打断道,“万万不能加税。”

朱一海想的是,别敌人没过来,倒让自己人整趴下那就不划算了。

朱一海此刻是一头乱麻。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现在能不能打赢鞑子还是未知数,但如果没有钱粮,那就是绝对数了。

“你先退下吧,让我再想想。”朱一海挥了挥手,郑遵谦行过礼后退了出去。

此时已入夜。屋子内一时间沉静得很。月光从窗外照射进来,清冷纯净,透过窗户,河边的垂柳随风摇摆,像是在对他招手。

朱一海信步走到屋外,久久凝视着天上明月,尽管相隔数百年,这月亮看起来也没什么变化。睹月思人,家人是否安好?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月亮上的那处暗影,怎么就像曾经的她呢?

朱一海突然之间觉得莫名的心痛。寂寞无法排遣。

同类推荐
  • 汉草

    汉草

    公元前156年七月七日,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汉朝的中心长安,一个婴儿在长安的猗兰殿降生,他被起名叫彘,后面改名彻,他就是中国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汉孝武皇帝刘彻。而在同一天,在远离长安百里之外的扶风县,一个名叫云峰的孩子也呱呱落地。没有穿越,没有金手指,云峰这个普通农家子弟究竟要怎样才能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
  • 三国江东梦之情

    三国江东梦之情

    乱世是什么?是熊熊燃烧的周瑜赤壁之火?还是诸葛亮的北伐悲歌?带着21世纪的思想回到封建腐朽的乱世,又能改变什么?乱世争雄,成就名将!背后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代价。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一批大好青年,若是生在21世纪定会安稳一生,平安终老!讨论群:102429208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丛书共计20册,包括《中国文学发展概论》、《中国文学大家》、《中国文学精品》、《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世界古代文学大家》、《世界古代文学精品》、《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世界现代文学发展概论》等。本套书系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文学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版本。
  • 水浒天行

    水浒天行

    话说北宋末年,朝纲崩裂,奸臣当道,许多英雄好汉不得已走上落草之路,最后聚义梁山水泊,共拒官军,诸如宋江、晁盖、林冲、武松、李逵、杨志等好汉之名之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怎奈施公耐庵差强人意,一个风起云涌的英雄传奇尽皆付之于招安,悲兮?叹兮?……我愿提起拙劣之笔,再绘水浒英雄谱!………………………………………………………………………原来,宋江本是皇族之后,太祖赵匡胤之嫡亲之子孙……原来,林冲并未一气而吐血身亡……原来,武松与那潘金莲曾是旧识……原来,李逵并非一味莽撞,也曾娶妻,也曾儿女情长……………………………………………………………………………本文立足施公之水浒,集三载心血,欲再造水浒之英雄世界……不喜请绕道!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青岛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青岛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热门推荐
  • 穿越废柴三小姐之魔妃天下

    穿越废柴三小姐之魔妃天下

    本文已弃。对不住已经收藏的宝宝们。潇潇把本文从第一章重新修改,现在正在码子中,请大家期待一下。没有看过的宝宝们请不要点开了。谢谢。《魔妃天下:废柴逆天三小姐》是新书名哦,作者还是我,miss.萧潇。改过的内容与本文不一样哦,不用带着本文的思绪和想法去看哦。我们另一本书中见。爱你们,么么哒~
  • 巅峰之躯

    巅峰之躯

    传说无上巅峰王者,在一次大战中消失,几百年过去了,一名废材少年,无意间继承巅峰之躯,从此巅峰逆袭!
  • 秦时明月之医行天下

    秦时明月之医行天下

    梦回千年来到了这风起云涌战火纷飞时代,战国七雄争锋天下,诸子百家傲视群雄,在这萧索的天下该何去何从,或是侠行千里,剑撒长空,或是寄居庙堂,位极人臣,亦或是偏安一隅,终了此生.徐子彦:等等,这个战国好像有毒.
  • 皮卡丘的丰缘之旅

    皮卡丘的丰缘之旅

    这是一次偶然,令我来到了丰缘。这里有许多家乡那边没有的朋友。然而转了一圈过后,我发现,还是家的味道最美妙。
  • 如果这是宋史(全10册)

    如果这是宋史(全10册)

    媲美《明朝那些事儿》,有口碑的白话宋朝大历史,写尽宋朝三百年的兴衰变革与历史谜团。史书上都说宋朝是个羸弱的王朝,有着苍白的面孔,不足的元气。事实上,真相是:宋朝是中华民族史上战争胜率最高的朝代。宋朝明君、名相辈出,文学、美术、书法都攀升到了巅峰,甚至比万国来朝的大唐还更加璀璨。然而,民族的劣根性在宋朝时也完全反映出来,国人的内斗,做事的韬略,对历史的篡改……唯有了解了宋朝史,你才会恍然大悟今日的官场,乃至于中国数千年来的政局。
  • 布医圣手

    布医圣手

    中医之道,讲究天人合一,阴阳互济,有阴有阳,五行相生相克,才是万物生存长久之理。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五脏者,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以藏为用;六腑者,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以通为用。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阴与阳,血与气,阴阳对流,平衡则安。“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重生灭天武帝之灭仙屠神

    重生灭天武帝之灭仙屠神

    他是封神大陆世人敬仰的灭天武帝,自小天纵奇才,年纪轻轻便名震天下,却因为在一次探索未知秘境得到一块神秘石头被封神大陆所有门派之人追杀而重生的故事,神秘的石头究竟是何物,为何会引发整个大陆之人的追杀,获得了神秘石头的他,命运的轨迹能否转折,重生后还能在遇见心中的她吗?加入书架关注吧!【推荐一本新书《九世玄尊》】
  • 双世绝恋,倾世太子妃

    双世绝恋,倾世太子妃

    上一世,你就已经住进我心底,我永远忘不了你白色长裙,衣袂飘飘,身躯瘦弱却挡在我面前。也忘不了你浑身浴血,宛若地狱休罗,只为护我周全。这一世,难道仍难逃你为我死去的结局,不,不论如何,我都会救回你。----莫离不知何时,我爱上了你。爱,也许就是可以付出一切。哪怕是我的生命,只要能救你,弦断命绝又何妨。别伤心,你永远是我的不离。我的,不离。----云紫芫
  • 开着武直闯三国

    开着武直闯三国

    军区秘密培养的特种兵王,在完成绝密任务后,驾驶着武装直升机在归途意外穿越到三国时代。然后开始一段传奇之路...
  • 别跑!丫头

    别跑!丫头

    台湾作家[棠霜]的免费全本小说《别跑!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