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3700000033

第33章 顺水推舟

刘邦自从认识了张良,可以说如鱼得水,在他从农民到皇帝的过程中,几乎每一次关键性的决策,都能找到张良的影子。

到了咸阳,刘邦以成功者自足,张良不让,刘邦马上收敛起来。

鸿门宴上,刘邦命悬一线,张良助其化解之。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不高兴去做,张良劝他还是要去,借机韬光养晦,发展自己。到了之后,又要他烧毁栈道,迷惑敌人,还支持他起用韩信,为还定三秦埋下了伏笔。

不好的是,张良虽然为刘邦出了不少力,但他一心想的是为韩国报仇,这让刘邦多少有点不爽。到了汉中后,张良本来有些水土不服,这时韩王又派使者请他回去,他一心想的韩国,便来向刘邦辞行。刘邦虽不忍他离去,但又不好阻挡,因为事先已讲好是向韩王借张良使用一段时间,便赠予张良一笔金珠财宝让他回去了。

但张良是不爱财的,他回到韩国后,就用这些钱去打点项羽的部下,借机对项羽说:“沛公已烧毁栈道,表示了不出汉中的决心,大王对他可以放心了。”项羽听后便不再处处防着刘邦跟他争夺天下。

刘邦占领秦地后,项羽有些怀疑刘邦有野心,这时张良又来说:“他只不过想得到当初楚王许诺的一个封号,绝没有更多的想法。”项羽也信了。这为刘邦一步步坐大赢得了时间。

张良虽然离开刘邦了,但还处处为刘邦办事,那种拥刘之心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可惜这样一片忠心,并没有换来刘邦的全部真心。政治家就是这样,你就是为他死,他也觉得是应该的。要么怎么会有一位西方人说,所谓政治家就是一群最不要脸的人的称谓呢。当然,张良这样做的结果,刘邦对他还是比对其他人好得多,到最后给他安排了一个小孩。

张良虽一心复韩,无奈他那韩王本不是什么英雄,也没有点奸诈的小手腕,只是仗着祖宗的光才到了这个位子上,但处在那样的乱世,他怎么能够做得牢靠呢,所以没有多久,就让项羽看着不顺眼,找个借口给杀了。张良振兴韩国的计划落空了,只有还回到刘邦身边。

这时刘邦已占领关中,正被项羽在荥阳附近围得山穷水尽,眼看就要彻底完蛋了。紧急中他向群臣询问有何良策,谋士郦食其向其献了一计,说:“大王现在身处困境,概因鼓城之战后诸侯背汉附楚,寡助无援也,当此之时,如果能借鉴古人的一些做法,定能反败为胜。”

“古人有何做法,不妨说来。”刘邦说。

郦食其说:“昔日商汤讨伐夏桀,为了收买人心,孤立夏桀,封夏桀的后代为杞王。周武王讨伐纣王,为了减少对立面,也把他的后代封为宋王。现在秦始皇仗着武力强大,不讲仁义道德,对天下大肆杀伐,把六国都灭了,使其后代无有寸土,诸侯莫不恨之入骨。大王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许诺帮助六国恢复国体,重新把秦王推翻的六国君主后代扶持起来,则六国君臣及其百姓,必对您感恩戴德,纷纷归顺到您的旗下,听候您的调遣。这样您的威信和影响在诸侯中一下子就树立起来了,您就是天下当然的共主,到那时项羽只得规规矩矩地向您俯首称臣。”

刘邦一听有这样的好事,又不要费多少劲,认为是条好计,当即决定:“就这样办。”他是大手大脚惯了的,特别是拿别人的东西送人,从来不兴眨眼的,何况这只是开了张空头支票。随后便命人抓紧刻制印玺,并打算派郦食其到各地实行分封计划。

张良跋山涉水,迂回曲折,终于来到刘邦身边。刘邦新得了一条妙计,以为危机马上就可解除,这又见到了他一直想见的人,心里很高兴,立即安排晚上给张良接风。

席间刘邦自然提起他要大封六国的快事,真的以为胜利就在眼前。张良听后一愣,忙问:“这是谁给你出的主意?他是诚心要害你啊!”

刘邦看张良并不赞赏此举,忙问:“怎么了?”

“如果这样做,你不但取得不了众诸侯对你的支持,连现在跟你干的人恐怕也都要跑到项羽那去了。”张良说。

“怎么会有这个结果?”刘邦着急地问。

张良回答:“第一,以前商汤讨伐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王,为了取得人心,分别对其后代予以分封,那是他们兵力强大,主动权在他们手里,想封就封,想灭就灭,然而大王今天的兵力能比项羽强大吗,那些诸侯要是不听你的,你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吗?

“第二,周武王攻克商殷后,给商容家的大门挂上匾额,重修比干之墓,把箕子从牢中放出来,是要本朝的臣民向这些忠臣学习,这些人过去都是纣王的部下,因为犯顔直谏得罪了纣王,而受到惩罚。汉王现在这样做,是要六国的那些臣民忠于他原来的主子呢,还是忠于你呢?我看结果十有八九是忠于他们原来的主子。

“第三,武王当年笼络人心,给那些贫困百姓发放财物,是用从敌人的仓库里缴获来的东西,你现在军需无着,连自己部队吃的东西都不能保障,拿什么东西去救济他人呢?

“第四,武王消灭纣王后,倒置兵器,化剑为犁,把兵车改为民用车,大力提倡马放南山,牛耕桃园,那是天下已经太平了,应以发展经济为主,现在汉王正与楚军打得不可开交,如果也这样做,那不是要自我放弃天下吗?

“第五,如果把天下的土地、城池都封给六国之后,则天下英雄各归其主,还让谁来为大王效力呢?与其这样,远远不如把这些东西封给那些一直跟你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功臣,这会让他们更卖命。

“第六,汉王平定三秦后,天下诸侯见你宽厚仁爱,多有依附者。彭城之役后,这些人看你失势,纷纷背汉附楚,这说明这些人都势利的很,谁的势力强,他们就会倒向谁,根本谈不上什么友情和可靠。现在项羽的实力明显的比汉军强大,六国都还比较弱小,楚军说什么时候欺负他们就什么时候欺负,六国对它还怕得很。你对六国进行分封,六国不仅会感到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从内心既不敢也不甘心向你称臣。”

张良一边说,一边用筷子醮着水在桌子上画着,说得透彻精辟,让刘邦顿时清醒过来,使他认识到,时移势异,不能再生搬硬套“古圣先贤”一些老掉牙的做法。他一口饭没咽下去,起来大骂郦食其:“这个浑蛋的老臭儒,差点误了老子的大事!”当即下令马上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过后又把郦食其喊来臭骂一顿,取消了让他巡游六国行封的计划。历史上把这一段著名的故事称为“画箸止封”。

不封六国,汉军危机越来越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把功夫用在了争取英布、彭越、韩信上,这件事情做好了,他没用多长时间,就把项羽打垮了。从一系列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刘邦对张良是言听计从,张良确实也为他夺取天下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是当之无愧的功臣第一人。

但刘邦不这么想,他如愿地当上皇帝后,在论功行赏之前,对贡献最大的三个人物张良、萧何、韩信进行评价,第一个讲到了张良,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给人以错觉,实际上刘邦内心对张良一直是有看法的,认为他“人在汉营心在韩”,忠诚度值得怀疑。另外,对功劳越大的人,刘邦越是防着点,对韩信这样,对张良也是如此。还有,张良不是他的哥们,刘邦真正看成自己人的,是和他一起起义、从头跟到尾的那帮伙计,他真正放心的还是萧何、樊哙等一伙“沛县帮”。虽然,当了皇帝了,天下都是你的了,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不应该再搞小圈子,应该搞五湖四海,但那时的人还没有这个觉悟,只能说是时代的局限性吧。所以真正到了论功行赏时,刘邦就是不说谁功劳第一,他让大家讨论。人一到了一定的位置,你不好做的事自会有人帮你做,当了这么多年的官,这一点刘邦还是有数的。这时就有一个投机分子鄂君揣摩到了刘邦的心思,正在大家七嘴八舌,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大声说:“若论功劳,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这两个人都是刘邦的嫡系,别人还没回过神来,他当即表态:“这样评价比较公正,我赞同。”

好在张良一向对名利看得较淡,逢到这种场合,他都推病不来。刘邦说这话的时候,张良恰好不在,韩信还在外带兵。人们不禁要问,你刘邦曾说打下天下,主要靠三人,即萧何、张良、韩信,现在你把萧何排第一,就算说得过去,但把曹参排第二,那张良、韩信排第几呢?这可以看出刘邦在这一点上确实有点以圈子定功劳了。

这件事多少对张良有些刺激,从此更不大上朝了。刘邦觉得这样做确实有些对不住张良,就亲自到张良住的地方对他说:“我知道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对功名一向看得很淡,论功行赏只是一个形式,谁的功劳最大,我是清楚的,除了你,没有有谁。但你又不想参加评议的事,让他们争去。不要名可以,但我要让你得到最大的实惠,请你自择齐地三万户,我马上封给你。”

刘邦先给张良戴了个高帽,让张良有话说不出来,接着又想以多给点封地堵住张良的嘴,不料张良不但不谢恩,反而说:“我和陛下相识于沛县东南的留城,感于陛下的宽厚仁义,一直对这个地方存有好感,我不要那么多食邑,你就封我为留侯,算给我留个纪念吧。”

张良这么说让刘邦没想到,他本以为人来攘攘,皆为利往,我刘邦虽没给你张良应得的荣誉,但我在物质上不让你吃亏。这是刘邦摆平世事,安抚部下的一贯做法,没想到了张良这里却失灵了。他不信世上真有这样清高的人,坚持对张良说:“莫非子房嫌不足乎?”

“陛下你想哪去了。我家五世在韩国为丞相,也曾颇有家财。秦灭韩国后,我把所有的家财都散尽了,一心想做的就是为韩国报仇,消灭秦国。我和你相遇后,三走三来,既视陛下为知音,也是为了实现我反秦复韩的抱负。我要是为了财富,完全可以不这样做,只守着我家原有的东西就足够了。现在天下归于一统,韩国故主已不复存在,恢复韩国是不可能了,但我反对秦国的愿望已经实现,这让我已经很满足。除此我确实没有别的需求。”张良虽然这样说,实际他对刘邦在论功行赏上搞小圈子还是有些不满,意思是我不图你的什么,你也不能太不把我当回事啊。

刘邦看张良讲的这些话很中肯,也不好再说别的什么了。但他内心总还有些不踏实,所以有些事就迟迟没有定下来。比如丞相这职位的任命,就一直在观望。用张良吧,他不放心,认为他智慧太高,要让他掌了朝中大权,那岂不要把皇帝架空。但要用萧何,又怕张良不服,朝中那么多大臣也不会服气。那就放着吧,反正我叫你们办事你们还得办。

张良推掉了刘邦封他做齐侯的主张,刘邦真的就封他为留侯。汉朝迁都长安后,他就基本不大问事了,托病以避。刘邦为朝中的事日日忙得不可开交,也顾不得张良的感受了。

刘邦在创业的过程中,为了搞统一战线,吸引一些有势力的军阀加入反对项羽的行列中,封了不少异姓王。登上大位以后,又封了不少刘姓王。实际上这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这些藩王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都有自己的军队,所以汉朝建立不久,就不时传来这个王要反,那个王又侵略别的诸侯的消息。刘邦听到这个消息,首先想到异姓王都不可靠,应早日铲除。随后用不到几年的时间,把最有可能威胁他统治的异姓王都消灭了,其中依次有彭越、韩信、英布等。

这些大功臣的先后被杀,让张良不寒而栗,深感韩信遭遇不测的时候说的话是多么到位。他反复念叨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念着,念着,自己念出一身冷汗,感到不能再在长安呆了,伴君如伴虎啊。历来的君王都是只可与其共患难,不可与其共安乐,这刘邦也不会例外,从他对韩信等一系列功臣的处理来看,何尝有半点手软!为了他们刘家的天下,这些位及极尊的人可是什么事都干出来的。

刘邦迟迟不立相国,这点心思张良早就看透了,他一方面身体确实有些小病,一方面也有些为难刘邦的意思,意思我看你怎么办。两个人都不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就这么僵持了两年多。时间一长,张良有些不好意思了,一是觉得刘邦毕竟是自己的好朋友,多年来一直对自己很敬重,二是怕别人认为他真的想当这个破丞相似的,实际上他并不想干。与其这样,不如我主动来捅破这层纸,倒显得自己豁达,那样和刘邦以后还能继续友好相处下去。想到这点上,张良主动找刘邦做了一次交心,说:“韩国被秦国灭亡后,我就是一介布衣。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得为帝师,被封为万户侯,对此,我深感陛下的知遇知恩。汉朝立国几年了,而丞相一位一直空着,这让陛下太辛苦了。我身体一直很差,很难担此重任。萧何擅长政务,是最合适的人选,希望陛下尽快起用他。有了丞相,朝庭之事百姓之事就有人具体办理了,陛下也可轻松些。”

“子房,你真是我的良师益友,你这样处处为我考虑,让我怎么感谢你呢?我听从你的话,就叫那萧何做丞相吧。”刘邦一直以来的大难题瞬间就这样化解了。

“理应如此,我祝贺陛下这丞相之位终于有了合适的人选。另外,我今天来,也是向你辞行,从此抛开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张良说。

“你是一个有仙风道骨的人,不似我等凡夫俗子,抛不开尘世琐事。人各有志,我祝你早日修成正果吧。”刘邦说。

张良就这样离开了朝庭,到深山老林里修仙去了,走时心里有些伤感,也有一丝留恋。在走之前,他还帮吕雉办了一件大事,出主意让她保住了儿子的太子位。但正因为走开了,才使张良得到了善终,并以病体之躯,在刘邦死后多活了六年。

同类推荐
  • 书生点将录

    书生点将录

    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书生未必是书呆子。当乱世来临,恶徒横行之时,书生是否只能备受欺凌,忍看亲人挚友惨遭荼毒?不!当命势所迫,必须拿起刀、为爱人、为侠义而战时,书生也能成长为一世英雄。但横刀立马于乱世之中的勇气,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也并非如段誉一般,凭着绝世好运就能有惊无险的出入江湖。机缘巧合固不可缺,但一将功成,却是历经劫难、备尝血与火的磨练,终至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才有的。文以载道,胸有块垒,遂成此文。
  •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南明雄起

    南明雄起

    俺老朱被迫穿越了,居然穿越到一个国破家亡、没权没钱的王N代身上。此时,李自成已经兵临北京,多尔衮也在蠢蠢欲动……眼看大明宗室的逃亡时代就要来临,崇祯还在和那些肉食者鄙的大臣们扯犊子。唉,俺的大明啊!不说了,俺已经看见李自成贪婪的目光和多尔衮嘴角的口水了,得收拾东西跑路了。哎,还能不能愉快的逃跑了,别人都是扯后腿,你怎么扯俺的裤腰带……本文无高科技乱入,没有大y特y……有的只是——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 帝国之星

    帝国之星

    他是一个特种兵,却莫名穿越到了平衡空间的古代历史洪流之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勾心斗角的困扰后,他终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造就了一个新的帝国时代!
  • 帝圣:帝成系统

    帝圣:帝成系统

    地球上最聪明的男人——龙战,被车祸送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大陆,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皇帝,但是,这个国家,有秘密………
热门推荐
  • 仙女妹妹爱上腹黑总裁

    仙女妹妹爱上腹黑总裁

    她,是彩虹天国的顽皮小公主,从小不仅爸爸妈妈宠,姐姐宠,两个妖孽哥哥也将她宠上天;因为好奇心强,她闯入了他的世界。他,是女人心中的梦想,男人心中的传奇,少女心中的男神。经过一个月的合住,他们离不开了对方,但因为一场误会,一次陷阱,让她带着只有两个月大的宝宝默默离开了他的世界。又因为一次陷害,让林茜宝也怀上了孩子,究竟是谁的呢?6年后,更加惊艳的她和二姐带着三个萌宝回来了,他与她还能否继续前缘呢?
  • 地府巡检司

    地府巡检司

    任和平,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突然一天遇到了鬼帝张衡,在张衡的一步步安排下,他被带进了阴曹地府,进而发现了前世曾向阴曹地府许下的三大承诺,为了追明自己前世,也为了让自己的挚友还阳,他被迫为地府效力,做起了阴间巡检司。
  • 腹黑女王and妖孽殿下

    腹黑女王and妖孽殿下

    【每天至少2更,可以加Q群:438143204】一个腹黑的,长得让人看了可以窒息的,拥有女王气质的女人;一个长得极其妖孽的,拥有殿下般气质的男人。这两个人碰在一起,会擦出这样的火花呢?
  • 报告老婆,申请回房

    报告老婆,申请回房

    许颖被赌徒父亲卖给地下组织,在拍卖当晚逃离魔爪,意外遇到执行任务受伤的赵启杰,无奈之下,他救下她,却意外陷入爱的纠缠之中。“喂,谁要跟你结婚啊,你是个军人,军嫂要忍受的了寂寞,我可办不到。”“女人,你敢出轨,我手里的枪不是吃素的。”他甩出结婚证,恶狠狠地说道。一场闹剧的婚姻,让两个陌生人走到了一起,就在他们想要向对方交出真心的时候,却发现,当初的相遇却是一场骗局。“呵,当年我们的相遇,全在你的算计当中,对吗?”他满身血渍,嘴角带着嘲讽,手里的枪却坚定地指向她。“对,从头到尾,我都在骗你。”她闭上双眼,扳动手枪,听到耳边传来的闷哼声,泪流满面。这一生,我辜负了你,请下辈子让我补偿你,好吗?
  • 铸命记

    铸命记

    修命以途,修命以纹。自然命境修命力,觉醒命途,成为命途师;自然命境炼命识,觉醒命纹,成为命纹师;统称,修命者。诸天界内,誓命大陆,少年洛世踏着自己的路,自东方沃野天华国走出,自立洛国,一统江山的篇章由此书写;在得知自己真正的身份后,又为了重现家族的荣耀,广结英雄好汉,携手闯荡九域,最终让家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为了保全诸天生灵的性命,他又担起了保护寰宇的重任,终究,他又会如何?
  • 守护甜心之穿越了怎么办在线等

    守护甜心之穿越了怎么办在线等

    又开新坑!这次写的是一个守护甜心忠实粉穿越成为某部守护甜心同人文的女配,论女配该如何逆袭?我穿越了怎么办在线等急!~
  • 中外探险文学故事(下)

    中外探险文学故事(下)

    为了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朋友,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
  • 囧人侦探社

    囧人侦探社

    一个是落了难的大少爷,天资聪慧,因为家族陷入惊天的阴谋,而使他无奈之下走上了调查之路;另一个是身怀绝学的名门之后,一本《洗冤集录》烂熟于心,可叹家道中落,只能流落于菜场做了个屠夫;还有她堂堂警察厅长的千金,却因为牵涉了一起离奇的命案,而备受争议。机缘巧合之下,三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相互帮助,连破多宗疑案,最终揭开了那个天大的秘密。
  • 游戏系统之舞娘妖娆

    游戏系统之舞娘妖娆

    穿越到异世??不虚!游戏系统教你怎么做一只成功的女王!
  • 弃妃,大翻身!

    弃妃,大翻身!

    在皇上面前,她是那么的不堪入目,那么的低贱。白芷柔听见身体主人的内心独白:请你帮帮我……帮我报仇……千万不要爱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