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军队杀了项梁,乘势进攻赵国。在严重的敌强我弱形势下,项羽不畏艰险,组织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战役——巨鹿大战,一举奠定了他在当时诸侯中的地位。
这时楚怀王召集各路诸侯说:“谁能打垮秦军,先进入关中,占领咸阳,我们就推举谁做关中王。”
秦军虽在巨鹿大战中败给了项羽,但他们的军队仍然很强大。楚王许的条件虽然很诱人,但各路诸侯都不敢轻易接招。只有项羽初生之犊不畏虎,加之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勇敢地站出来说:“我愿意和沛公一起去攻打秦国的都城咸阳。”
楚王问:“刘公你愿意吗?”
刘邦这时和项羽的关系还很好,加之他本身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不想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了,就回答:“我愿意。”
项羽一听刘邦同意和自己一起干,很高兴,当即说:“沛公如此豪爽仗义,可敬可佩,我愿当着楚王的面,和你结为兄弟,共谋大事。我们俩也约定,你从黄河以南打过去,我从黄河以北进攻,谁先占领咸阳,谁就做关中王。”
项羽说这话时,一是认为黄河两岸的秦军部署力量差不多,二是认为自己的队伍比刘邦的强大,这两面加起来,自己的优势明显,一定能够先进入咸阳,这关中王的位置非他莫属了。同时,刘邦的野心这时还没显现出来,只一味的还是一个老好人,所以项羽乐意和他合作。
刘邦看项羽讲起哥们意气来了,这本是他的强项,马上说:“谢谢老弟对我的信任,我愿意与你同甘苦共患难,合力铲除暴秦。”
两个人在楚王那里表了态,项羽很快拉起队伍走人,但刘邦心里没有一点底,迟迟没动。除了自己的队伍人较少之外,他老是觉得还少了点什么,不能就这样走。
刘邦想了一阵子,终于想到是少了一个能随时给他出谋划策的人,这样的时候怎么能没有张良呢?但他偏偏又走了。刘邦没法,又想到了萧何,马上派人到沛县搬取萧何、曹参他们,守卫沛县的任务只好暂时委派他人。
张良到了韩王身边后,收复了不少韩国的失地,目前正在颖川一带活动。刘邦选择的进入关中的路线恰巧经过这里。刘邦率军一举攻克颖川、阳翟,和张良会合,他让韩王驻守阳翟,非要借张良用一段时间,韩王只得应允。
刘邦看到项羽通过巨鹿一战,大大树立起自己的形象,也想借西进关中的机会打出自己的威风。也是为了感谢韩王对他的支持,他想帮韩王把秦国占领的所有城池都夺回来。但张良知道楚王对各路诸侯许诺“谁先进入关中就让谁做关中王”的话后,马上意识到这对沛公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忙对刘邦出主意说:“你愿意帮韩王夺取失去的城池,我很高兴,但作为朋友,我不得不提醒你,对你来说,能先进入关中,谋取关中王位,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你要能多快就多快地向西推进,尽可能抢在项羽的之前进入咸阳,这样你就有希望成为一方诸侯。至于其他事情,可以以后再做。”
“子房说得极是,你一句话提醒了我,不然几乎误了大事。”刘邦猛然醒悟过来说,而且当时就想到,绕过秦军的阻挡,直奔咸阳。
经过宛城时,他对该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宛城守将张奇见敌军来势凶猛,躲到城内拒不出战,这让刘邦耽误了不少时间。
听到张良的建议后,刘邦不想再在宛城纠缠,带着队伍连夜就要离开。不料张良却说:“不可。我建议沛公不要在路上耽搁太多时间,是要沛军尽量赶在项羽之前占领咸阳,这样就可为你称王关中赢得政治上的主动。但不是要沛军走捷径不顾一切地只管向前赶,一些必要的仗该打还是要打,不然欲速则不达。从这里到达关中,前面强敌还很多,而且大都据守险要地形,如果不先把后面的敌人消灭了,到了前面,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则会麻烦更大。”
听张良又这样说,刘邦认为很有道理,沉默了一会说:“看来不在宛城和秦军打一仗,西去很难顺利。但张奇坚守不出,如之奈何?”
张良献计说:“可如此如此。”
二人商量之后,他们带领大军于日间大张旗鼓地离开宛城,向西进发。张奇看刘邦已走,也不追赶,部队被围了几天,人困马乏,他让将士们都解除戒备好好休息,原在城外与沛军对抗的几股守军也让撤回城内。谁想刘邦的部队向前走了一段路程,就不再走了,他们隐藏到一个树林子里。当天夜里,他们把旗帜更换成秦军的旗帜,抄小路又折回头来,连夜完成了对宛城的包围。起初,城上守军看下面的人打的都是自己的旗号,还以为是自己的部队换防呢,及至天明一看,周围已黑压压地布满沛军,守军想出来已不可能,只有继续躲下去。
刘邦把宛城围了几天,因为没有了前些天和外界联系的通道,加之又进去一些人马,吃喝很快成了大问题,渐渐有人从城内逃出。张良估计城中粮食不多,让沛军加紧围攻,逼迫敌人投降。这时军中参谋陈恢建议:“采取攻心战术,或可瓦解他们。”
“怎么才能瓦解他们呢?”刘邦问。
张良说:“这个主意可行。我们攻取宛城后,这里也需要派人把守,如果沛公能许他们,赦免全城百姓不死,今后张奇仍可为太守,他们现在又处于柴尽粮绝的危机时候,估计会答应归顺沛公。”
刘邦说:“这个条件不过分,可以这么做,但谁又能充当这使者呢?”
“我愿往。”陈恢马上接口道。
他们用箭射了一个布帛到城墙上,上面写着:“沛公有话欲对将军说,请打开角门让使者进去。”
城上的士兵拾到消息箭,马上送到张奇手中,他看了看部下说:“打开角门放他们使者进来。”
士兵把陈恢领到堂上,张奇一见就喝令:“沛公已围宛城多日,致使城中军民颇受困厄,这斯此来必是劝降的,他这是白日做梦,秦军一向威武无敌,岂有投降你们这散兵流寇之理,我先把你斩了,看你还有何话说。”
陈恢见状先吃了一惊,没想秦军守将会来这一招,立即大声喊道:“两军交锋,不战来使。你是什么人物,这么不懂道理?我是来给你送信的,你问也不问,就先把我给斩了,要是有对你有利的消息,岂不要自毁好事!”
“我是什么人物,我就是你今天要见的南阳太守张奇。你说我自毁好事?你能带来什么好消息,无非是要我们投降。秦军一向都是让别人投降,从没有投降别人的道理,所以你那刘邦的主意打错了。”张奇说。
“不是让你降,是两军合作。”陈恢马上改变战略说。
“合作?怎么合作?”张奇反问道。
“请屏退左右。”陈恢看了看满堂的人说。
“没有事,你说吧,这都是我信得过的人。”张奇说。
“天下诸侯之兵现在正合兵一处进攻秦国,秦国朝中主上昏庸,宦官当道,已乱作一团,再无始皇在日之威风,义军破秦只在旦夕。秦国有识之士都另作他图,像章邯、董翳之辈已投项羽。沛公率兵西来,一路凯歌,唯将军因为懂些兵法,暂时没能攻史。但宛城被困多日,想城中粮草所剩无几,不消数日,必当捉襟见肘,难以为继。我家主公今天让我来见将军,诚爱将军之才。如愿合作,愿意归顺沛公,则免满城百姓不死,大军过后将军仍为南阳太守。我这些话既是沛公的意思,也是我的想法,希望将军能认真考虑。”陈恢说。
张奇让陈恢进来,先已有动摇之心,刚才喝令要斩陈恢,只是虚张声势而已,现听陈恢一说,以为很有道理,马上让人给陈恢解绑,说:“先生所言有理,为救全城百姓,我愿归顺沛公。”
“但将军还有工作要做,你是南阳太守,所辖城池还有几个,周围的一些守将也多都听从你的号令,将军何不号令他们一起归顺沛公呢?若能这样,则对您对全体将士对百姓对沛公都是做了一件大好事。”陈恢又说。
“沛公若果然仁爱,不伤黎民,我宁愿这样。”张奇答应说。
陈恢说:“绝不食言。”
张奇听了陈恢的话,很快就让城墙上的士兵把秦旗降下来,打开城门放沛公的军队进来。
刘邦、张良见了张奇,先给予一番抚慰,当场封张奇仍为南阳太守。张奇见沛公英伟,张良和善,认为可靠,马上派使者到其所辖各地,劝降其他的守将。那些守将见张奇已降,自觉更不是刘邦的对手,纷纷随张而降。
刘邦兵不血刃,一下子得了十几座城池,军威大振,士气高涨,粮草补充更有了保障,部队快速向西挺进。由于事先摆平了张奇,刘邦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军得以长驱直入关中。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到达了秦国的天然屏障峣关。
峣关是关中通往关外的咽喉要塞,也是外部势力进入咸阳的最重要的一道关口,所以虽然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秦军仍然派有重兵把守。刘邦到了这里,知道离咸阳不远了,他怕项羽从北路抢先入关,立即就要强攻。这时他的队伍不过两万多人,而秦军安排在此守卫的士兵多达五万人,而且秦军居高临下,这种情况下强行破关,怎么可能取胜呢。
张良得知刘邦的想法后,马上劝阻说:“这个地方对于秦军至关重要,一定派有重兵把守,我们初来,千万不能轻取妄动,否则,很有可能就栽倒在这里,功败垂成。”
刘邦听张良这样说,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问:“那将如何是好,我们现在已来到咸阳跟前,如不迅速攻破此关,进入咸阳的时间就可能比别人慢半拍,先前所做出的恁多努力,岂不是要白费了?”
“沛公不必着急,现在要先了解两方面的情况,一是项羽到了哪里,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关中,以决定我们下步行动的计划。二是这峣关上守军的情况,看从哪里作为我们的突破口。”张良说。
“言之有理,着夏侯婴立即去办。”刘邦立马决定。
夏侯婴领了任务,转头就去安排。
去峣关了解情况的人,因为离得近,很快回来。他们花了些钱,买通秦军首将帐前的一个小官,不仅把峣关的布防情况给摸清了,还了解到这峣关守将杨蚤乃是一个屠夫的儿子,此人生得脑满肠肥,面目粗鲁,以心狠手辣、作战勇敢闻名。张良听了这些情况汇报后,点点头,当时没有说什么。到了第二天,才对刘邦分析说:“这峣关防守甚是牢固,加之地势险恶,只能巧取,不能硬攻。我听探人说,此地守将是屠夫的儿子,他很可能就是我们打破此关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此话怎讲?他那守将是个凶恶残暴之人,怎么反是一个突破口了?”刘邦好奇地问。
“此人既是一个屠夫的儿子,很可能就是一个势利小人,虽然凶狠,也不过为了钱财而已,谁给的钱多,他就会把谁当主子,而不会真心去为谁卖命。针对他这种德性,我们只要多给他些钱财,晓以利害,拿张奇的例子说给他听,他很可能马上就会把峣关让出来。”张良分析说。
听到这里,刘邦高兴地说:“有道理,就这样办。”
张良说:“此计不能急做,只能缓行。必须先造出很大的声势,在峣关周围漫山遍野插上沛军的旗帜,让秦军有大军压境的压力,然后再派出使者多带些金银珠宝去笼络杨蚤。”
刘邦依计而行,很快在周围山上布满自己的队伍,很且虚张声势,每天做饭时故意多点些烟火,操练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峣关附近营造起了有百万雄师的气份。杨蚤一见这阵势,浑身毛发当真紧张起来。
正在这时候,去项羽那里打探情况的人员也回来了,告诉刘邦、张良说:“项羽大军已过新安,逼近函谷关,估计约月余,即可进入咸阳。”
张良说:“闻项羽一次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恶名昭著,其离秦越近,遇到的抵抗必然越强,要想顺利进入咸阳,恐怕很难做到。我估计他们一个月内到不了咸阳,沛公可不必担心这一点。”
刘邦脸带笑意地说:“虽然这样,我们也不可懈怠,早日入关为是。”
张良说:“那自然。现在可以去说服杨蚤了,钱财宝物不厌其多。”
刘邦深知郦食其的口才,让他先去说服杨蚤,待其去后,随后又派人拉了两车财宝跟上。
郦食其先说时,杨蚤还有些不买账,拧着头说:“我铁军十万驻守此地,凭关据险,不怕你再多的人鬼来犯,保管叫你来一个死一个,都做了关下草木之肥。”
郦食其毕竟是一个很有经验的说客,最会看人下菜碟,这也是刘邦和张良事先掂量过的,只见他做出很诚恳的样子说:“作为一个比将军大几十岁的人,我经的世事,看的世态炎凉可能比你多些,对天下大势自然也看得更清些。这秦国故然强大,但那是过去,现在反对它的这么多,天下诸侯群起攻之,灭亡只在早晚之间。纵是它不会速朽,可以依靠,凭将军现在的地位,不过多作几年冲锋陷阵的先锋而已,还会给你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财富吗?俗话说:‘千里做官,为了吃穿’,将士在外拼命,无非为家里多挣些财产。既然秦国不能给你更多些,你干么还非要在一棵上吊死?我主沛公,按照和楚王的约定,马上成为关中王,此番让我来联络将军,如愿献关,立马赠与金银财宝两车,待他为王后,还将加封将军为万户侯。财宝我已带来了,薄礼不成敬意,请将军笑纳。”
封侯不封侯,杨蚤倒不在意,那刘邦也只是一个候补国王,至于哪天能到位还不一定。但这财宝是现的,听说有两车之多,这让他动了心,但却故作平静地说:“我并不爱财,但正如先生所说,秦国危在旦夕,已不足为恃,我亦早想另择明主,恨不遇耳。今听刘公如此厚爱本将,我愿与之共谋大事。”
官场上的人大概都这样,明明心里想的是这一样,说出来的话却是另一套。他也知道别人心里明白得很,但还非要为之,大概是要个假面子吧。郦食其一看杨蚤同意了,马上示意手下把带来的东西抬进来。
几大箱东西眨眼摆在杨蚤的帐内,他看也不看,连说:“谢了,请郦先生转达沛公,杨某即刻放沛军过关,并愿与沛公合力进攻咸阳。”
果然是火到猪头烂,郦食其这边刚离开,杨蚤就安排守军让开了关口,有议论的,当场被他训斥了一顿。刘邦大军顺利地过了峣关。听郦食其的话,这杨蚤还要助刘邦一同进攻咸阳,刘邦想借机扩充实力,当时没多考虑就答应了。过后张良却向他建议:“这杨蚤是为财而降,不可信任。况现在放我军过关只是他一人的主张,他的那些部下未必心甘情愿,要是多人一齐起来反对,这杨蚤保不准会反悔,所以我想与其怕他不久反悔,不如趁他们没有防备之时,杀一个回马枪,一举歼灭之,那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进入咸阳了。”
刘邦本来也知杨蚤不是素质很高的人,只能暂时利用一下,不能长期合作,经军师这么一点,认为是神来之笔,马上决定连夜袭击杨蚤。可惜这杨蚤得到的财物还没在手里暖热,就被刘邦一个回马枪杀得人仰马翻,慌忙逃命去了。
峣关失守,殷虚失守,函谷关告急,秦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之前,秦国内部刚发生了一场宫庭政变。丞相赵高谋杀了秦二世胡亥,立二世幼小的姪子子婴为秦王。没想这小秦王虽然年轻,却心里有数,登基不久,就设计把赵高杀了。刘邦率军逼近咸阳,子婴知大势已去,主动前去投降,刘邦命厚待之。
刘邦泥腿子进城,在秦国都城一下子见到了那么多财货美女,喜不自胜,俨然以关中王自足。这时樊哙却给他泼冷水说:“老百姓所以反对秦国,乃是因为他们骄奢淫逸,不顾百姓死活。沛公如果也这样做,同样会遭到人民的唾弃。”刘邦这时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怎么能听得进这样的话,亦然我行我素。
张良看刘邦确实有些飘飘然,郑重其事地对刘邦说:“樊将军讲得有理,应该吸取秦国的教训,励精图治,取信于民。不仅如此,项羽现在还没到达咸阳,他本以为这关中王非他莫属,如果知道你先到了这里,并且以王者自足,必然大怒,难免不与争之。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实际上很危险啊。”
刘邦对张良一直很敬重,听他又提到了项羽,很快清醒过来,当即表示:“你们都说得对,我当与秦民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让秦民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他说到做到,以致到了多少年后,秦国百姓始终对他感恩戴德,成为他纵横天下最可依赖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