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侯府
古方虽然是第一次杀人,可是在他的心中却没有任何恶心的感觉,相反在他的心中还充满了坦荡,那是替天行道的爽快。虽然,他杀死了礼部尚书的儿子,麻烦很快就要来了,就算是对他宠爱有加的军武侯也不能保住他,可是,在古方的心中却是毫不在意。
根据大商礼法,秀才以上可免除死罪一次,但是死罪可免,活罪却是万万也逃不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他杀死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位高权重的礼部尚书的儿子。
拳如人生,那拳架子上的一个个沟壑,便如人生的一道道挫折,没有人的人生都是一帆风顺,无波无澜,否则这也太过无趣了一点。
“若是以前的我碰到这种事,虽然也不会不管不顾,可是却也不用采用这种方法,而是直接在朝堂之上参他一本。“
“《易经》:初九,潜龙勿用,君子以韬光养晦,隐忍之后,然后爆发,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做法,看来这革命拳意已经开始影响我了。“
坐在高台之上,古方慢慢思索,他的念头通达,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每日三省吾身,这是每一个读书人一天比做的功课,明自身之后才开始量得失。
“终究还是管不住自身的心猿意马啊。“三省吾身之后,古方喟然一声长叹。
对于他来说,就算受着革命拳意的影响,隐忍,朝堂参一本,对于古方而言并不难做到,可是心如猿意如马,在心猿意马的奔腾之下,他做出了最坏的一个决定。
“吱“
门扉被打开,一个高大威严的男子走进房间,这个男子全身带着杀伐之气,他目光如炬,仿佛能够直穿人的心脏,震慑人心。这男子正是古方的父亲,大商军武侯:古无意。
“嘿,儿子,听说你杀人了,李明德那废物就算被酒色掏空了身体,那也是一个炼皮境的武者啊,竟然被你一拳就打死了。“
放下脸上的威严,古无意笑着对古方说道,他的脸上带着笑容也好似浑不在意死了一个礼部尚书的儿子一般。
“看来这武将文官之争,还是武将一脉稍胜一筹。“看着父亲脸上那笑容,古方在心底暗暗思索道。
“颇有些奇遇,我现在的身体底子不比寻常人来的差。“古方对着父亲说道,并没有什么保留,事不可对外人言,那是对外人。
“很好,很好,英雄老子儿好汉,我以前就想着,你父亲我身为武将一脉,可是儿子却是文官,这算什么事哩,这革去秀才功名也好,这样便可以去考一个武状元当当。“
看着这神经大条的父亲,古方摸着鼻子,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我的父亲啊,这武状元哪是有这么好考的,考取状元,就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也真是对你的儿子有信心,你也真是太看得起我了。
“儿子,你这次杀了礼部尚书的儿子,根据大商法律,免不了一死,可是你又有功名在身,根据礼法,可免除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发配北海大营,做,奴隶五年,哼,这文官一脉还想跟我武将一脉斗,简直是自不量力。“古无意哼着小曲,脸上颇有些自得。
听着父亲所说的话语,古方了然,看来的确是武将一脉占了上筹,发配北海大营,做奴隶五年,这刑罚看似很重,可是要知道,他的父亲可是军武侯,在军中的威望极高,在军中自有人会照顾他。
“待会圣旨和囚车就要来了,礼不可废,待会你要受苦了,不过,父亲给你配了一个蜕凡境武将供你差使,哼,我倒是要看看,到底哪些猫狗会出来多事。”
脱胎,换骨,蜕凡,化仙,登仙,成仙,此为人元天的六个境界,这一份恩情不可谓不重,要知道他古方连脱胎境都还没有达到,他父亲却派了一个蜕凡境修士供他差使。
“双亲在,不远游,唯恐双亲担忧,如今,古方虽是被逼,但内心有愧,此为不孝之一。”
古方突然跪足,朝着古无意重重的磕了一个头,他的声音沉重,字字句句直指人心。
“古方本应让父亲颐养天年,可是却让父亲因古方之事不要面皮,此为不孝之二。”古方他不是一个蠢笨之人,若不是他的父亲为他跑尽朝堂,不要面皮,恐怕他的刑罚还要加重。
“待孩儿归来后必定侍奉在您的膝前。”
说着,古方再度重重的磕了两个头,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百善孝为先,况且,他的父亲为他所做的一切,古方都意义看在眼里,被他铭记于心。
囚车已至,几个魁梧大汉走到古方的身前,枷锁加身,从此五年为奴隶。
行走在这上京城的官道之上,那人来人往的百姓对他指指点点,一些风言风语不时的传入古方的耳朵之中。
感受这指指点点,古方就感觉有许多刀剑在他的脸上刻划着,刻得他面庞滚烫,生疼。
“果然,这世上最锋利的武器便是文人的笔墨,口诛笔伐之间便可以轻易的将一个人的内心打败。武将的拳是摧毁敌人的肉体,而文官的笔却是摧残敌手的内心。”正了正心神,挺起自己的脊梁,做事问心无愧,何须看待别人的指点?
拳如脊梁,脊梁正,则拳正。
“若是刚才街上那些目睹之人可以为我请一封民意书,民意直达天心,那或许,我最多就是被罚禁闭而已。可惜,那一个个寻常百姓现在见了我便如见到一只猛兽,谁还会给我写民意书,冷漠,这就是人心的冷漠。“
古方的嘴角泛起一丝苦笑,他的脑海中突然想起流传在上京城中的一个故事。
这故事大抵说的是在上京城中,有两居邻里相对五年,可笑的是,五年时间里,这一对邻居竟然没有说过一句话,有一日,家里遭贼了,那对面的邻居还以为是那户人家请来搬家的。
这一则故事虽然可笑。可是却还是能够反映出人心的冷漠,在这一刻,古方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千人指,人心最难测
万人骂,真理哪里寻
“这或许便是大商人皇要实行人人读书政策的目的之一,读书人与这寻常百姓的最大不同就是读书人明道理,辨是非,行事自有其准则,读书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愿天下人人如龙,愿天下一片清明。“
古方念头思索间,反而对这些寻常人家的目光不以为意了,他要做的就是教化这天下的芸芸众生,使其明道理,辨是非。这条路虽然坎坷艰难,可是,做人,心中总要有一个目标不是,人若是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何区别?
“小侯爷,去北海大营的路上坎坷,这一路上恐怕你要多受苦了,礼法不可废,本将,不能将你放出这囚车,否则侯爷在朝堂之上也会不好过。至于这市井小民的眼光,小侯爷大可不用去理会。“
身旁一侧的一个魁梧的男子对着古方说道,这男子显然是战场之上的百战勇士,身上自有一股杀伐热血之气,这男子正是军武侯派来保护古方的蜕凡境武将。
“也是辛苦你了,要陪我走这一趟北海大营。“古方对这个男子微微颔首,人敬我一尺,我必还人一丈。再说这一路注定不太平,还得指靠他呢,古方可不相信,家中那个婆娘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不来刺杀自己,更何况,还有尚书一脉。
这一路注定是血雨腥风
“小侯爷,这是说的哪里话,本将高兴都还来不及哩。“这武将扯开嘴巴,露出他的那一口大黄牙笑道:”上京城太过和平了,我都快要闲的发慌了,好久没有松松筋骨,我辈从军之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就是战场,到了北海大营,我一定要多杀几个蛮夷崽子。将他们的人头带回来,让军中的兄弟眼热一番。“
“要我说啊,这朝堂之上的文官一脉,性子实在太懦弱了,蛮夷几次来犯我大商,他们都讲究主和,害的我们这些武将没仗打,这是你杀了礼部尚书的儿子,我们军中的兄弟都拍手称快呢。”
看着这个魁梧的男子,古方笑着摇了摇头,不再说话,细末之处窥全局,就连这寻常武将对那文官一脉也有着这么多的牢骚,可见这朝堂之上的文官武将矛盾到底是有多大了。
“我就是一个导火线,这朝堂之上注定要风云变化了。”看着前方的路,古方无奈的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