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色已经大亮,温暖的阳光照进门扉,阳光星星点点,宛如山间雀跃跳腾的黄鹂,这正如古方此时的心情,欢喜不已。
“梦境里一切都是真的,那梦中而来的神仙不仅传我拳术,还将我的身体调养了一遍,此刻,我再也不是那个病秧子了。“
感受着体内心脏滚滚跳动的强大力量,古方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此刻的他,仿佛就好似被那梦中的神仙换了一个心脏一般,这个心脏强大而有力,仔细听去,心脏一鼓一鼓的跳动着,这声音便宛如有人在敲着大鼓一般。
这一切虽然来的莫名其妙,但古方却是毫不在意,古人有言:读书人,明事理,辨是非,只要心正,一切皆可顺其自然。
“世间便如一个大苦海,肉身如船只,元神如舵手,只有船只坚固,舵手强壮,这才有可能通向修行的彼岸。“
古方仔细的咀嚼着那拳术的总纲,古方身为读书人,况且,他的念头如刀,可轻易的斩杀孤魂野鬼,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拳术,不同于其他十八般武艺,讲究的是以拳御敌,自然便很注重自身肉体的强大,更何况,拳是人的脊梁,若是一个人的脊梁不正,那他的拳就是歪的。
“亢龙不悔出自《易经》:上九,亢龙有悔,意味凡事都要留有一丝余地,免得到最后没有一丝挽回的余地“
“可是,拳代表的却是人的脊梁,人的精神,精神刚正之人绝不可能有着一丝一毫的妥协,是故:刚正不阿,就这就是拳,至死方休,这就是拳,亢龙不悔,这就是拳。“
“这革命拳简直就是为读书人量身定制的一般啊“
古方仔细翻看着脑海中那革命拳的总谱,心中不由得发出一生感叹。革命,何为革命,革为正,代表着那如煌煌大日般的光明,心中决不能有着污秽的存在,若是天道不公,亦可出此拳,革天地之命,重立天道。换个方面来说,这革命拳更像是一个审判者,审判这诸天的不公之事。
而读书人,明正理,辨是非,道理在心中,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小义子,被我的锦云马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上京花,本公子今日也便学一番那古人风采。“古方一声大叫,在他的脸上露着笑容,虽然此时已经入冬,可是他的笑容便如春天一般璀璨,令人看了不禁心生温暖。
古方毕竟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虽说读书可以使人的气质沉淀,但,终究还有着些许少年心性。
不多时,一个青衣小斯就牵着一匹成人般高的大马出现在古方的门前,这个青衣小斯面容似狐狸,透着一股机灵。但,在他的手上却是布满厚厚的老茧,显然是有些许功夫在身上。
这是一匹高大的大马,足有成人一般高,浑身赤红,显得桌傲不凡,虽然这上京城的冬天非常的寒冷,可是这一匹锦云马却仿佛一点都不畏惧这寒冷,马鼻哼一声,吐出一口白气,如同一条白线,凝而不散,端的上是一匹好马。
虽然,古方身体底子极差,可是如今却是大儒的天下,大儒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方却是一项也没有落下。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这便是大儒之术。
“少爷,你确定这么冷的天气要出去架马?别一不下心着凉了,你若是着凉了,小的又要挨侯爷鞭子了。“牵着马的青衣小斯苦着脸对着古方说道。
“放心,有我在,父亲不会对你怎样的。“古方对着青衣小斯微微一笑,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说起来也人性化,这上京城毕竟为大商王朝定都之所,可以说,这上京城就是大商王朝的权力中心,无数达官显贵再次安家落户,所以这上京城内是严禁架马,就连驾着马车出游,都有着时间段的限制,可是在道路的一旁,却有着一丈少许的街道留着,供达官贵人遛马,而这条街道便为:马行道。
上京城之中真是好不热闹,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无数的小贩在叫卖着自己的东西,以图能卖个好价钱,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
“《易经》:用九,群龙无首,是为大吉。这句话本意是一群有才能的人共治天下,没有领袖之分,自然天下大吉。可是,人却是群居的动物,若没有一个领头的,那便会人心散乱,若是有着领袖,那便人心所向,可开山河。譬如这上京城,正是因为人皇的存在,人心所向,所以这上京城便会越来越昌盛,越来越繁荣。“
古方溜着马,走在马行道上,看着那人来人往的人群,巍然发出一声长叹:“古人诚不欺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时候古代先贤所说的道理也要看情况而别,不能一概看之。“
突然间,一声哭喊传入古方的耳朵之中,虽然他还没有正式开始学习拳术,可是,经过那梦中神仙为他调养身体,他的体质自然比寻常人好太多了,虽然,这一声哭喊声还在远方,可亦是被他给听到了。
驻足,下马,读书人讲究的就是一个公正,不允许任何违背自身道理的事情发生,况且在接受那革命拳的理念之后,这种感觉在古方的心中越发的强烈。
“大人,您就绕过小女吧,小女也是不小心踩冲撞了大人。“
询目看去,一个身穿古朴长衣的女子护在大约一个五六岁小童面前,而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身穿华贵裘衣的贵公子,这一身裘衣在市面上也至少要百贯大钱,在这个贵公子边上站着几个青衣小斯,面容倨傲。
明眼人一下便能看出来,这贵公子显然有着极高的权势和地位。
“李明德,你学的圣贤书都被狗吃了?竟然在大街上公然欺侮寻常百姓。“一声怒喝自古方的口中传出,这华贵裘衣男子,他认得。
此人为大商王朝礼部尚书之子,礼部尚书位高权重,可以说是文官一脉其中几个大佬之一,礼部尚书,掌管大商一切祖制礼法,位于三公之下。
文官一脉向来便与武将一脉不合,在对付蛮夷的态度之上,武将主战,但文官主和,文官和武将就是这朝堂之上最大的矛盾。但对于这矛盾,大商人皇却是不管不顾,制衡,便是最大的王道。
因为这矛盾,所以文官武将的子嗣也是多有不合。
“呦,我还以为是谁呢,这不是咱上京城中最有名的病秧子吗?父为武侯,但儿子却是文官一脉,啧啧啧。“
看着从人群之中走出来的古方,李明德一脸的轻佻,完全不将古方放在眼里。
并不理会,古方对于这些话可以说已经听出免疫力来了,扶起那个中年妇女,为小孩擦去眼角的泪滴。仿佛这站在他眼前的华贵裘衣男子便是一个透明人一般。
“走吧,有我在,他们不敢怎样的,以后小心一点。“古方和颜悦色的对着那中年妇女说道。
“我看你们敢走?来人,将这妇孺压入大牢。“看着古方所做的一切,李明德眼角闪过一丝厉色。这已经不是寻常之事,当古方插手,这注定便是武将文官两脉之间的斗争。
在这年轻人的一声令下,那身旁的青衣小厮都开始向着这妇孺推壤着,一时间斥骂声哭喊声充斥着古方的耳朵。
读书为何?
为的是一个公道
“革命第一拳“
古方怒火中一拳轰向那华贵裘衣男子,古方的念头如煌煌大日般耀眼,他的一拳仿佛是从天堂走出,带着光明,要驱散一切黑暗。
这是革命的第一拳
这一拳要的是世上的公道
这一拳要的是还诸天一个朗朗乾坤
这一拳要的是革除所有的不公
革命,革你之命
古方收拳,他的拳角有着鲜血流淌,再看那华贵裘衣公子,已经倒在大街的一旁,全身上下再无一点生机。
明正理,书生也能革命,谁言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也有万钧力。
看着那已然身死的李明德,古方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果真,这拳便如人生,在拳架子上有着一高一低的沟壑,这便如人生的一道道挫折。
麻烦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