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好在,“真实状况”与“自我认定”之间毕竟总是会存在着不小出入的——在那个同居期间的春节,红心测就曾这么告诉过她,其实她是很美的:气质层面上的美!!具体来说,那叫“女人味”。
在周若彤的身上,红心测仿佛看到了关于“内在美”的生动诠释——周的长得确实不算美:她不如储沪苏漂亮;身材也及不上忻芸那么惹眼!然而,与她相处的时间愈长,便愈会令人察觉到她身上真正的好处:倒并不是品格上的“高贵”,而是性情上的“小甜美”,还有“知物”方面的“大聪慧”!~
每当红与周说话,她所给予他的第一条反馈永远就是:点着头,轻声顺承着在嘴里表示答应地说着“嗯嗯”;而若是在她真的感觉认同的时候,那么她就会把头点得愈发“勤快”一些,“嗯”字也会被她给重复上不少遍。比方说——
红心测问她:“你过年不回家,要不要给家里人打一个电话?”
“嗯嗯,我早先已经打过了。”周若彤边说边点着头。
红心突然露出坏坏的微笑,以提问的方式在做着自我介绍:“你知道吗?我可不是个坏人啊。”
“嗯嗯!”周若彤接连点了两下头,认真地回答道:“我想我是知道的。”
每一次听到周在说话时所流露出来的这一份纯真的口气,总是会让红心觉得没办法和她继续开玩笑;甚至于,竟然还会令他莫名其妙感到和她很亲近?!(“认同效应”)——渐渐地,红心测便开始对周若彤以“软妹”相称了。
往后,红心测把他从周身上所学到的这一种“首句顺应”的说话方式沿用到了“生意谈价”的领域上,而且,受到的成效还真的挺不错!~——老实说,红心打心底里觉得,周是一个“禀赋超群”的奇女子!同她生活的那一段时光,他从她的身上实在是受到了非常多的启发。
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按说,如果向前追述起来,第一个察觉到周若彤身上具有着浓郁“女人味”的男人,正是她那个被“抓进去”了的未婚夫:祝京浓!然而,周却是从红心测的一句话中得到了启发,从而对于她自己那一桩未尽的婚事,还能始终维持住一丝丝虽然看起来十分渺茫的信心!——
红心测在寻找店面遭遇不顺的时候,曾经自勉地在房间里大声喊叫着为他自己加油打气!他还写下了一句话,并贴在了客厅的墙上用以鼓励自己——【只要还没到最后,就不要轻易断言事情会以怎么样的方式去做收束!!】
对于这句话,他还曾特意地向她做过一番补充:【只要自己不说“结束”,那么事情就永远不会真正的结束!】
都说人要在“亲身经历”过以后,才会变成熟;而红和周却不约而同地发现:若是能够处在“有人从旁指点”的环境之下,自己就会更加容易产生反思,从而也就让自己可以更快地取得实质性的飞跃!!!
红心测觉得:正是在“鉴赏”过了发生在周与祝之间的那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之后,自己才正式地具备了“情商”;而祝京浓在这一场热闹故事当中的精彩演出,则同样也被红心所拿了过来,当作为了“男主人公”的模范样本!(尽管其中是包涵着“正”和“反”的两个方面。)
而作为此次的“鉴赏”的成果之一,就是帮助红心测解决了他的那个“城市出剩女,而乡村多光棍”的心理问题——
【女性以“基本物质条件”作为基础,为广大的男同胞们划分出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可以从男人堆中挑选出来作为“相亲对象”的,就只有那一些被判定为“合格”的小群体们!而对于剩下的“不合格者”们……在女性们的眼中,恐怕就只能被看作成是“异性”;而并非是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而在这其中,“基本物质条件”则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条件:——
“城市标准”要来得更高一些,对于担任挑选方的女性们来说,可供挑选的余地并不够;因此,就会比较容易被“剩下”。
而“乡村标准”就要相对来得低一些,所以,在小城镇上也就通常会发生“女同胞们向着大城市方向做转移”的普遍现象。而如此一来,男同胞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很不幸得被多了出来……
而正当红心测开始逐渐得习惯上了“当看客”的新生活,并且还多少很有一些“乐享其成”的好心情的时候,他却非常突然得接到储沪苏的来电??!
她竟然说她决定要到千灯来找他?!!
印象中,储可从来就是个“本分规矩”的乖乖女呢……红心测反正是从来就没想到过她竟然会来找自己!
除此之外,自己如今正和一个陌生女孩儿同居的事实,又该如何去向她作解释?!
【看惯了“热闹”的人,总免不了也要被别人“看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