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郡,灵隐寺。
宝蓝华盖的马车缓缓停在山下。两个丫鬟各站一旁,其中一个轻轻挑开车帘子。
从马车上先下来的是一位身穿鹅黄色银丝绣花上儒下着白裙的姑娘。姑娘头上简单插着一只紫兰簪,显得秀气十足。她伸手挡了挡春日的媚阳,轻轻提起裙角,无意间露出半只春桃绣花鞋,走上一个石阶转身望着撩着马车帘子的姑娘。
那姑娘微微一笑,犹如春日桃花赏心悦目。水蓝色的裙摆跟着她从车板上飘落,扬起漂亮的弧度,一件青色苏绣小衫将人儿衬得十分娇小可爱。她和黄衣姑娘相视一笑,手挽着手走向寺院。
这两个漂亮姑娘是谁呢?瞧那衣服样式和锦缎料子都是城里最新款,即使是富贵人家也不能在短时间里定到这批衣裳,除非自家就是丝绸锦缎商户。
事情就是这么巧,这两位便是南街王宅的姑娘。王家祖上王老太爷王孟同乃宫廷御商,为皇室专供绫罗锦缎、丝绸娟纱,但到了儿子王大老爷王志承、王二老爷王志礼手中,他们将目光放在了中原内外,改变对皇室的专供。可是涉及的范围越广,风险就越大,这几年生意起起落落,不如做御商那样稳定。
王宅有五个姑娘,穿着水蓝色裙子的便是四小姐王若潇,另一位则是外戚赵静霜。赵静霜生于江苏书香门第,但父母早逝,投靠姑姑赵氏。而此时的赵氏在嫁给王大老爷之后产下王家长女,因料理不慎捞下病根,身子日益变差,不久去世。王大老爷的二房,也就是王若潇的母亲徐氏转为正妻,成为大夫人,而赵静霜也被允许继续住在王宅,由徐氏照料。因此,王若潇与赵静霜成了宅子里最要好的姐妹。
两人手挽手进入寺庙,拿着香在各佛祖面前祈福平安。一圈下来后,赵静霜拉着王若潇,红着脸悄悄说:“来的时候我们可说好了,你要陪我求一卦。”
王若潇当然知道赵静霜想求的是什么,强忍着笑点点头,但还是被赵静霜看穿了。赵静霜怒嗔着用食指在她额头点了点,羞愤转过身去拿签筒。
二人一起跪在佛祖前,专心合目摇签。没过多久王若潇的签文便出来了。老和尚解签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赵静霜在她耳边偷偷笑:“看来你跟于公子一定能喜结连理。”
王若潇瞪了她一眼,赵静霜轻轻一笑,继续摇签。也不知怎么的,手指突然一滑,整个签筒都掉在地上,撒了一地的签条。
老和尚叹息道:“无签便是签。”
赵静霜不甘心:“我刚才只是手滑罢了,我要再求一次!”说罢,快速整理好签条,专心摇签筒。只听“啪嗒”一声,一支木签掉出来。赵静霜连忙拾起,但却不太懂上面的意思,交给老和尚解签。
老和尚解了半天,语重心长说:“姑娘的姻缘路充满着薄雾浓云,只需转一步便可观海阔天空。”
赵静霜心道:只需转一步便可观海阔天空,这签文不就和王若潇的差不多么。她弯唇一笑:“多谢大师解签,静霜心里记下了。”
正说着,丫鬟云溪从外面进来,轻声禀告:“四小姐、赵姑娘,大少爷来接你们了。”
云溪口中的大少爷便是王家长子王高远,年十七。其母陆氏希望他能继承王家祖业,但王高远生性洒脱,对经商一事毫无半点兴趣,反而喜好结交才子文友,日日风花雪月。
平常王家的姑娘不大外出,这次王若潇和赵静霜是托了王高远才到了灵隐寺。方才王高远去接一个朋友,现在便是来接二人回王宅。
王若潇和赵静霜出寺庙与王高远在台阶大榕树下汇合。王高远一身简单的蓝直裰,外披一件浅色长款半臂,腰挂一枚雕花白玉,手持一把文墨折扇,见到两人十分抱歉说道:“你们两个先回去,我这一来一回恐怕朋友要等到天黑了。”
从灵隐寺到王宅路程不算近,需要一个时辰,王若潇和赵静霜听王高远一说面露难色。王高远想了想,又说:“其实我也放心不下,不然你们跟我一同去,到时候再船上隔张帘子,我朋友就看不见你们的闺容了。”
赵静霜眼睛一亮,惊喜道:“高远大哥,你们要去游湖?”
王高远笑着说:“找了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划船游湖,也就是喝喝酒,对对子,轻松轻松。”
平时王宅只有一年一度的春游踏青才游湖,闺中女子又不能随便外出,听王高远那么一说,王若潇也有些心动,但念及家中母训,心里为难得很。
反而赵静霜把一派向往全部表现在脸上,拉着王若潇要跟着去游湖。王若潇左思右想,让王高远和赵静霜答应在太阳下山前赶到家才点头。二人坐上马车,王高远随意在车厢外靠着,缓缓往灵隐山边上的西子湖驶去。
西子湖,荷叶正盛,大片大片随风倾倒摇摆,宛如绿潮。杨柳岸边,一艘丽舫轻微浮动,青绿色的纱帘随风飘扬,轻轻拍打从水面扬起脸儿的荷叶。
王若潇和赵静霜跟着王高远进入舫中,流苏般的阳光摇摇曳曳倾泻满舱。王高远带着二人从旁道进入,进到舫后一间小雅室。雅室与主舱室正好用了一面白珠帘和一块绿纱隔开,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主室里坐着一位身穿白衣的男子,但看不清他的样貌。这也正好说明了,对方也不可能看清她俩的样貌,也不算犯了规矩。
安排好二人,王高远走出去,在白衣男子对面坐着。男子奇怪地往小雅室瞧了瞧,这一瞧,可吓坏里头的两姑娘,虽然知道他看不清自己的样貌,但被人这么一瞧还真……不好意思。
张谢安从纱帘后的轮廓上看出那雅室里坐着是两个姑娘,跟王高远几句低声对话之后,两个就开始一边摇扇子一边谈笑风生,丝毫不再理会雅室里的人。
听不见他们低声说的,现下谈的又是些雅客事迹。因为不认得那些人,王若潇没听得糊里糊涂,扭头望向船尾空档处的西子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