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一早,墨婉、墨熠晨等人在前厅里陪墨老爷和墨夫人用膳。管家来禀,说是赵大人来了。
墨老爷和墨夫人对视一眼,起身出去迎接,墨熠晨吩咐丫鬟们将东西撤了,再备茶来。拉了墨婉等人一同出去迎接。
“大人来访,墨谨有失远迎,还请大人恕罪。”墨婉等人到了大门前时,那位赵大人刚刚下了马车,墨老爷拱手上前相迎。
“墨兄不必如此客套,我比番前来是听说侄女回来了,所以带玉芙过来拜谢恩人的。”那位赵大人也对着墨老爷拱手,笑呵呵的开口。
“大人言重了,当初小女能救下玉芙小姐,也是玉芙小姐得上天垂怜,大人这么说实在是让吾等羞煞。”墨老爷听了那赵大人的话,连连摆手。
墨婉听着父亲与赵大人的闲聊,有些疑惑,凑近哥哥,问他:“那位赵大人说的救命恩人是我?”
墨熠晨点头,压低声音:“五年前清淮道长救下的那位小女孩你还记得么?”见墨婉点头,继续说:“这位赵大人就是她爹。”
“我记得,他爹不是秀才么?怎么现在成了大人?”
“等他们走了,我再细说给你听。你只要记着,这赵大人与她,都不是”墨熠晨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住了嘴。便听到墨老爷喊墨婉过去。
墨婉垂眸走了过去,对赵大人行了一礼:“民女见过大人。”
赵大人摸着胡子,哈哈大笑了几声:“墨侄女都长这么大了,出落的是愈发婷婷玉立了。恭喜墨兄,有个这么出色的女儿啊。”又摇了摇头,叹息道:“不似我们家玉芙,瞧着与墨侄女差不多大,可却就是不如侄女懂事,我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说着,回头看轿子:“你这丫头,愈发无礼了,都到了你墨伯伯面前,却还不下轿,是要请你下来么!”
语落,随轿服侍的丫鬟掀了轿帘,一丫鬟伸了手,去扶主子下轿。墨婉看去,只见一身着紫色衣裙的女子下了轿。
因为那女子戴着面纱,墨婉看不清她的长相,却莫名的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玉芙见过墨伯伯,墨伯母。问哥哥姐姐好。”赵玉芙巧笑嫣然上前行礼。
“当不得小姐大礼。”墨老爷连连摆手,“大人,小姐还请入府,怎能站在这府门前。”
赵大人点头,当先一步进了墨府,墨老爷与墨夫人随在后面。赵玉芙由墨婉领着入府,墨熠晨吩咐管家安顿好随赵大人来的随从。这才与徐子阳三人进府。
赵大人有话要和墨老爷说,所以二人去了偏厅之后,便不许其他人再进。赵玉芙则说先去后花园看看,墨婉只得请了她往后花园去。墨夫人见状,便去了厨房,盯着厨子做膳。
待墨婉一行人缓缓到了后花园时,墨府的下人们已经将凉亭收拾妥当,一应的茶水点心瓜果也已经摆好。请了赵玉芙上座,墨婉与秦浅在她左右落座。
徐子阳,墨熠晨,萧翊华三人则站在了亭外。毕竟男女七岁不同席,若是没有赵玉芙,大家都是江湖儿女,也不讲究,可多了一个赵玉芙之后,便得避嫌了。
赵玉芙请他们上来,三人也只是摇头拒绝。索性,不多时,便有小厮来禀,说赵大人有事寻徐子阳三人。三人离开之后,赵玉芙这才摘了面纱。墨婉看到赵玉芙的样貌,微微一怔。
赵玉芙与她昨夜里遇到的那位叫作锦裳的姑娘,长的倒是一模一样。墨婉从不信这世上有长的如此相像的两个人,便是她与墨熠晨,两人是同承一脉的双生子,这长相也是不同的。
“玉芙小姐与墨婉的一位故人,长的倒是很相似。”端了茶轻啜一口,墨婉又说:“不过那位故人名唤锦裳,想来与小姐也并没有什么瓜葛。”
赵玉芙垂眸一笑,手指抚了茶盏:“瞒不过墨婉姐姐,我就是萧锦裳。”说着,起身对秦浅施一礼:“锦裳见过清漪神女。”
墨婉转头看坐在对面的秦浅,笑言:“倒是不曾想,姐姐原来是天上的神女下凡。”
秦浅示意赵玉芙起身,又对墨婉说:“你这丫头,就是嘴坏,也不知道翊华能不能受得了你。”
“受得了受不了要看他愿不愿意受,若是愿意自是受的了,要是受不了便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不然,强求又有什么用。”墨婉又啜了一口茶,毫不在乎这话被人听到会如何作想。
一旁的赵玉芙虽然面色如常,只是手里那快被她揉碎的帕子,还是被墨婉与秦浅看在了眼里,只二人否则不是蠢的,自然也是装作看不到。
至午时,分了男女两桌,一桌在偏厅,一桌在花厅。用过膳,赵大人便带了赵玉芙告辞,临走之时,赵玉芙看向墨婉,浅笑:“那妹妹改日再来找墨婉姐姐。”
墨婉回以一笑,却是拒绝:“只怕是不成,过两****便要同师兄离开,再见面,我也说不准是什么时候了。”
赵玉芙闻言,只道惋惜,却是也没有在说什么,上了轿撵离开。
送走赵家父女二人,墨老爷便回了书房查账,墨夫人也回了房间午歇。墨熠晨喊了几人去了他的晨苑。墨婉也想知道这赵大人与赵玉芙究竟是怎么回事,早上墨熠晨说了一半的话,她很是好奇。
回了晨苑,五个人各找了地方坐下,墨熠晨就将来龙去脉都说了一下。
原来这赵大人本名赵平,原来只是个秀才。五年前清淮道长与墨婉搭救的那个小女儿的生魂就是赵玉芙。墨老爹请了赵平来府上当墨熠晨的先生,只是没教几日,赵平便去参加乡试,考了第九名亚元。回来后,又向墨老爹借了盘缠,上京去参加二一年的会试。待他回了奉城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七月,封了一个县令。回来时身边还待了一个女子,是当朝右相的一个庶出的侄女。
回来不久,原配张氏就生了一场病去了,这带回来的刘氏自然而然得扶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