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德和尚见两人向他走近,双目瞪得大大的,眼中全是惊慌恐惧之色,眼白在黑夜之中格外显眼,连滚带爬不住地往后挪动。
灵修伸手去拉净德和尚,后者如临大敌,慌忙站起,一边向后退,一边抬起双手,捏佛门印法,放出金色佛光攻击灵修。他慌张之下,招式并无太大威力,且准头有限,灵修轻轻闪过。
两人见他此刻神智已经失常,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若卢象真在此,则可以“八极玄生印”引导他体内真气流动,以助他恢复。以灵修、心瑶两人却是束手无策。
苏心瑶无奈,用木咒伸出藤蔓将他身体缠住,净德惊慌大叫,心瑶闪身上前一计手刀,运起灵气,虹光一闪,将净德打昏,说道:“师弟,你设一个结界,将他暂时封在此处。我们还须去寻找其他人。”
灵修左右环顾,周围也确实无其他更适宜的地方,抬头一看。三人身边之树个头不小,树枝离地较高,将他放在上面较为安全,于是灵修一昂头。
苏心瑶会意,运起木咒,用藤蔓将净德和尚拉上树干,离地约有丈余,藤蔓将他身体缠在树枝上。灵修又在他身上布了隐身咒和结界,就算再有幽冥鬼甲经过,也无法察觉。
两人详细查看此处,这山岗附近都是小山连绵,山岗头相连,绵延而去都是山区。此处山岗刚才被两人联手火烧,故矮小的草木皆已被摧毁。
两人分头向较远处搜寻,在东南方崎岖山路上发现大量踪迹,应是有大量人群往这方去了。
细察东南方山道,只见地面泥土上、石头上,周围树干上,仔细寻找仍能发现一些血迹,且血渍干涸时间不长。说道:“有血迹,应该是东南方向无误。有可能是净德和尚将幽冥鬼甲群引到那山岗之上,为其他众人撤离争取时间。”
于是两人继续向东南方前进,这半响已经再无求救火信,可能剩下人已凶多吉少了。
两人走了一会,都感觉有点不大对劲,灵修说道:“走了这么远,尚未见到哪怕一具幽冥鬼甲,连残留的盔甲也无,难道是我们方向有误?”
苏心瑶真气凝聚双眼,仔细搜查附近,说道:“但血迹为断,静安寺众人确是往这个方向走了,可能净德和尚将所有幽冥鬼甲都引走,以致如此。”
两人心下稍宽,顺着血迹继续追踪。
翻过两个山头后,又见旁边山沟里躺着一具尸体。看僧袍样式应该是静安寺的僧人,死状与之前那八具死尸并不相同,喉咙处有大块伤口,胸口也是血肉模糊,但离的远了看不清楚。
两人脚下加快步伐,继续前行。此处树木逐渐窸窣,月色星光交辉天空,山风微凉。两人同时停住,看见三具尸体倒在树下,血液在树干上被拉起一条长红。死状与之前那具尸体相似,但有一具尸体从腰部被撕扯开来,下半截身子被丢在一边,内脏散落,血流遍地。
灵修说道:“那些幽冥鬼甲都手持兵刃,这僧人却似乎是被人大力撕扯而死的,不像是幽冥鬼甲所杀。”
苏心瑶以袖掩柱口鼻,蹲下查看,三具尸体喉咙处伤口都有指头插入的痕迹,身上皮肉也不同程度地被抓下,留下浅浅深深的几处血痕。苏心瑶仔细盘算,说道:“可能是幽冥鬼影。”
两人方才看到上百具幽冥鬼甲,但却未发现施术者。说明此人法力高强,不仅可召唤大量幽冥鬼甲,还可遥遥控制,不现本尊。因此又见到幽冥鬼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灵修说道:“此处的幽冥鬼影应是第二道伏兵了。”
苏心瑶秀眉紧蹙,说道:“你我要十分小心,若幽冥鬼影也是如此多的数量,恐难应对起来要困难很多。”
那幽冥鬼甲是徘徊在幽冥界中永不超生的战场亡魂,亡魂被囚禁在腐尸之中,但幽冥鬼影连尸体也彻底腐朽消亡,是没有实体的亡魂,移动、攻击皆是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这四位僧人多半是未来得及反应,便已经死在鬼影的利爪之下了。
此时,前方山头背后发出耀眼光芒,两人明白是佛光圣气爆发之兆,施展轻功,连番前跃。
上了山头,只见另一侧下方有一土丘。有两人在土丘之上,一人似乎是身受重伤,倒地淌血。另一人则手化印诀以佛光圣气迎敌,正是静安寺的至闻法师。离他身边丈余距离处,七八道幽冥鬼影将他团团围绕,每次只有一到两个鬼影轮番攻击,至闻法神需要不断的转身应对。这帮魔物,显然是有意用扰敌之计,将至闻法师真气耗尽。
两人立即明白这幽冥鬼影的能力要远超过幽冥鬼甲,彼此之间如狼群般配合攻击,且有明确的战斗意图,若不是有自我意识,便是施术者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加以控制。
要破这魔物,需先探知敌情。于是两人肩膀相靠减少接敌面,一人使金咒,一人使水咒,各自攻击左右最近的鬼影。咒术击中,两道鬼影都是浑然不动,似不受五灵仙术之影响。
看来这魔物并无属象,需以真气破之。两人一齐拔剑,以剑气攻击。至闻法师见有援手到来,所运功力也加深,欲一举破敌。双手举过头顶,呈宝瓶印,内功催动时,圣气闪耀,佛光大盛,照得四周如白昼一般,正是静安寺的“大光明印法”。佛光照耀在鬼影身上,鬼影发出凄厉惨叫,四处逃窜,身上响起“滋滋”燃烧之声,冒出黑烟。
苏心瑶剑法修为不深,“秦王饮酒剑法”虽燃厉害,她却还未能运用自如。好在有五灵仙术傍身,故可用木咒、土咒等架起盾牌防御。
她见至闻法师用佛光灼烧鬼影,心念一动。当下使出“火咒·大漠孤烟”,火柱向天冲出,火光四射,幽冥鬼影立即向周围躲开,虽然不会像被佛光照耀般灼烧引燃,但仍是有所忌惮。另一边,灵修剑气横冲,击散几道鬼影。众鬼影见进攻难以得手,“嗖嗖”四散,没入四下树林阴暗处,不见踪影。
三人见攻势暂停,却都不敢掉以轻心,仍是全神戒备。
至闻法师说道:“多谢两位少侠出手相救。”说话时,蹲下抱起那倒地的僧人。
苏心瑶说道:“我两是仙云宫观沧散人座下弟子,小女是苏心瑶,这位是灵修。我两人今日路过彭城,在南宫世家的联络处,看到大师等人发出的求救火信,联络处的世家门人武功不高,反而有可能影响救援,故只有我两人前来。”她刻意隐去了两人是受南宫仁所托之事不说。
至闻法师说道:“原来是苏道友,贫僧一时失察,没有认出你来。”看来在两人在试剑会气剑已经结识了,只是心瑶今天换了一身平常人装备,至闻法师一时没看出来罢了。
灵修走进至闻法师,看向他中抱着的人,原来是净明和尚,于是说道:“净明和尚的伤势如何?”
至闻法师一声叹息,说道:“你们未来之前已经断气,救不了了。”
苏心瑶说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速速离开为上。”
经过连番战斗,时间已到了寅时,三人恐再往南方仍有埋伏,于是转向西方走着。至闻法师抱着徒弟净明的尸体,脸上难掩悲戚之色。
灵修想起第一阵伏兵是幽冥鬼甲,第二阵伏兵是幽冥鬼影,这一段路程平静如此,显然前方仍有伏兵在埋伏,只是难以推测具体会在何处。于是四处寻找可以栖身之所,暂时躲藏起来。
直走了两刻钟时间,仍是一直未有追兵,前方发现有一山洞,似是熊、虎之类猛兽的巢穴。
灵修说道:“恐怕敌人还布了下了第三道防线,若此时再遇伏兵,我们三人消耗皆是不小,恐怕更难安全撤离。此处既然有山洞,我们不如躲入其中,用结界隐去踪迹,待恢复真气后,再继续撤离。”
至闻法师真气本消耗已巨,苏心瑶也觉得如此奔走下去,一旦再中伏兵将毫无还手之力,于是两人附议灵修的计划,三人一起进入洞穴。
那洞穴中却空无一物,灵修画了几道替身符,用树木、石块装成他三人形状,继续向其他方向前进。又在洞口布下结界,使外面看不见里面情形。苏心瑶则用木咒、火咒在洞内生起篝火,至闻法师将净明的尸体放在远处。三人围着篝火打坐调息。
休息片刻,两人问起至闻法师之遭遇,至闻说道:“贫僧等人受本寺至真方丈所托,在试剑会之后,要留在南宫世家为儒侠贺寿。那日在开封,接到寺中飞鸽,传来方丈师兄的亲笔手书,书中说静安寺有难,命我们立即赶回。于是贫僧等人辞别了儒侠,立即南归。
现在想来,那封书信应是伪造,我等是被人骗出开封城的。”
两人没料到他有此话,都是一愣。
却不知至闻法师还要说什么,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