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交出凶手,义律却自己轻判了事。
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进入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虽然依据中国法律英国人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存放鸦片。
1840年1月5日,林则徐根据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1月8日英国“窝拉疑”号舰长宣布,自1月15日起,封锁广州口岸与珠江口。1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演说称:“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向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
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英政府始终未正式宣战,认为军事行动只是一种报复,而非战争。
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战争爆发之初,中方只视英军为蛮夷,认为不具威胁。面对“英夷”的挑衅进攻,大清朝堂上的臣子们一个个都是大义凛然的主战派,声言要把“英夷”打得片帆不留,借以彰显****的盛世国威,谁要是敢公开言和,马上就会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道光帝更是为这场战争定下了一个调子:只准胜,不许败;只准战,不准和!
1840年6月,英军统帅兼全权代表义律领兵到达广州海面,并根据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指示,远征军封锁广州、厦门等处的海口,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
在林则徐的率领下,广州军民严阵以待,侵略军只能困守海上,根本占不了便宜。于是,他们只得转驶厦门,又受到福建总督邓廷桢的迎头痛击。英军不甘心失败,继续北上骚扰。
此时,中国沿海地区防备松弛。8月,英舰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本来主张战争的道光帝,眼见英舰迫近,慑于兵威,开始动摇。
1840年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国书,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此求得英舰撤至广州,并派琦善南下广州谈判。同时,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将临,同意南下广东进行谈判。
10月,琦善署理两广总督,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12月,琦善通过私人翻译鲍鹏与义律谈判,拖延时间。英军南下后,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抚筹防海口,并命两江总督伊里布率兵至浙东,准备收复定海。
1840年12月,琦善与义律在广东开始谈判。他一味讨好洋人,拆除了广州的军事防备,裁减了三分之二的广东水师。可是英军得寸进尺,不但提出了赔偿烟价和军费等无理要求,还单方面宣布占领香港。琦善被迫让步,1月25日与义律签订《穿鼻草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第二天,英国军队就占领了香港岛。
道光帝感到大失面子,改派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于公元1841年1月27日向英国宣战,并从各地调兵万余人赴粤。
由于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签订和约,使道光帝大为不满,便把琦善抄家革职
1841年1月7日,英军不满谈判的进展,义律先下手为强,2月23日进攻虎门炮台,虽然部队英勇抵抗,但不敌英军,清守军死伤700余人,帅船、拖船沉毁11艘。
道光任命皇室宗亲奕山为“靖逆将军”,拿着朝廷军费三百万两白银,带领七个省的数万大军,打算和英国人决一死战。按照道光的训示,此次作战必要让英夷“片帆不返,俾知儆畏。倘该夷船闻风远遁,空劳兵力,惟该将军是问”。奕山也的确没把传说中腿都不能打弯的英国夷人,放在眼里。
2月26日,英军又出动海陆军,攻破虎门横档一线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广州
虎门之战中,镇守虎门的将士只有四百人,奕山却不肯增援。六十二岁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领将士日夜守卫在炮台上,孤军奋战。关天培同部下发出了“我们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的庄严誓言,顽强应战,炮身因连续发炮而发红炸裂,他们就同英军展开了肉搏战,搏斗坚持了十个小时之久,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大部分人壮烈牺牲,关天培身负重伤,仍挥剑与敌人搏斗,直到中弹倒下,壮烈殉国。虎门炮台终于失守……
5月21日,奕山令水陆军1700余人,于黑夜分乘快船出动,挈火箭、喷筒,夜袭英船,掷火焚烧。5月22日早晨英军2400人反攻,清军溃退。
面对英国人的指挥多变,军队的训练有素和其战前所做的大量的情报工作,清军从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指挥官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竟然在开战后连像样的军事作战方案都拿不出来,只是胡打瞎打。
5月24日,英军对广州发起进攻,一路占据城西南的商馆,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东北各炮台,并炮击广州城。奕山见通往广州的门户被打开,这才着了慌。他派出士兵捧着马桶出城迎战,说这样可以使英军的大炮失灵,自然是遭到了惨败。就这样,英国以死亡9人、伤68人的代价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清朝数万军队。
广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清军尽退城内,秩序大乱,在此形势下,奕山等竖起白旗求和,接受英方条件,被迫签订了《广州停战协定》,以支付六百万元“赎城费”,并保证清军不再抵抗的条件,保住了广州城。
这边安抚了英国人,可如何应对道光,就成了摆在奕山及前线官员们面前的一道棘手难题。对于如此重大的战场失利,他们深知,若要把实情一五一十地详细汇报给道光,难免会被严厉问责,弄不好还会把命混丢。
为了前途和生命着想,官员们绞尽脑汁地想着对付主子的办法,最终经过一番秘密串联,前线官员们开始了集体造假。造假的当家人就是奕山,在他给道光的战报中,早已没有了清军失败的一丝痕迹,而是搞了个乾坤大挪移,把“大败”写成了“大胜”,说经过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击沉、焚毁英国军舰多艘,重创英夷,让其元气大伤。
紧接着,奕山笔锋一转,在奏折里发挥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给道光编织了一个动人的“英夷乞恩”的故事,将所谓的六百万两白银赔款说成了“商欠”:
失败后的英国人成群结队、痛哭流涕地来到广州城下,他们的首领“免冠作礼,屏其左右,尽将兵仗投地,向城作礼”,说有苦情要向奕山申诉。城上的大清士兵对这些人厉声呵斥,“我****大将军岂肯见尔”,并问这些英夷为何要屡屡进犯大清。英夷说,由于清朝终止了广州的行商和他们进行商业贸易,货物不能流通,使得广州十三行的行商欠了他们大量商款,不得已才挑起了战争。现在他们央求大将军转告大清皇帝,希望大清王朝能够开天恩,“追完商欠,俯准通商”,今后他们将退出大清的国土,“不敢滋事”。
奕山在战报中说,为了两国的贸易着想,希望皇帝能够准许和英国人通商,同时由政府拿出一部分钱先为行商垫付欠英国人的商款。
除了美化战局,奕山还不忘在奏折中列举了554位战争中有功人员的名字,让大家同享撒谎带来的“褒奖”。
看到这份战报,道光欣喜若狂,马上对奕山的战报进行了回复,在上谕中,道光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子。他称英国人“性等犬羊,不值与之计较”,既然已经打败他们,给了他们一个教训,现又“免冠作礼,吁求转奏起恩”,那就准许和他们通商了。同时为了鼓舞前线官兵的士气,道光又大笔一挥,重重嘉奖提拔了这554位“英勇之士”。
于是,深居于紫禁城的道光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前线捷报,纵使是战争之余的谈判也被粉饰为“****上国”对“英夷”至高无上的恩典。
其实,那些从京城被派到前线的“主战”官员们本不想造假,也想把英国人打得落花流水。可当他们见识了英国人船坚炮利后,才明白拿着手中的大刀长矛、靠着人海战术,根本打不过英国人。可无论是前线的文臣还是武将都不敢说实话要言和,因为那会打到道光的痛处,让主子及其领导下的****上国颜面扫地。其后果是,轻则官位不保,重则被流放甚至人头落地,如此的政治风险,使官员们只得对道光不断撒谎。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大人民,积极地支持和配合了清军作战,并自发地坚持反侵略斗争。侵略军所到之处,无不遭到当地人民的抗击。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自动组织起来,袭击英军,迫使侵略军退守鼓浪屿。英军入侵浙江,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英军。侵略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英国舰队前进。
1841年5月29日,盘踞在广州北郊四方炮台的英军,闯入三元里骚扰抢劫。当地群众奋起抗击,打死英军数名。随后,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庙集合,以三星旗为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同时,还联络了附近的数千农民和手工业者,手持大刀、长矛,冒雨迎敌。而此时英军仅仅只有一个海军陆战队连。英军被困在牛栏岗,天降大雨,火药受潮,无法发挥出威力,展开肉搏战,一名英军死亡。最后,英军士兵回到了堡垒。第二天清晨,2万多民众高举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围得水泄不通。英军总司令传话给当地长官余保纯,如果不解除义勇军包围,主力英军将攻打并尽屠广州城。余保纯清楚双方实力,也知道英军的枪炮不会永远受潮,于是劝退义勇军。
三元里抗英后,广东人民又以“社学”的形式,组织武装力量,开展反侵略斗争。
英国政府对义律在广州所获侵略权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为全权代表来华,扩大侵略。
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舰船37艘、陆军2500人离香港北上,攻破福建厦门,占据鼓浪屿,旋北进浙江。后来攻陷定海,定海之战中,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位总兵率部下用简陋的武器阻止敌人进攻,打到最后一刻,三位总兵及四千将士全都为国献身,英军也损失惨重。
英军攻打长江的门户吴淞时,江南提督陈化成率军坚守西炮台,指挥吴淞炮台守军开炮还击,击沉击伤四艘英舰。但在这时,两江总督牛鉴却排列仪仗,来到前线“督战”抢功,英军士兵从望远镜里望见,开炮轰击,牛鉴吓得跳出轿子狂逃,牛鉴的奔逃造成了阵势的混乱,东炮台被攻陷。老将陈化成与部下死守西炮台,他面对敌强我弱、内部又人心不齐的不利局面,对将士们说:“为国战死疆场,死也值得!”。在战斗中,他亲自操炮发射和敌人决一死战。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血流不止,扑倒在地,又顽强地站起来,挥刀迎战,为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吴淞的失利,使英军军舰开入长江。镇江驻防副都统海龄自闻乍浦、吴淞不守,认为汉人通敌,纵兵杀害汉人。
英军10日攻陷镇海,13日占宁波。因为兵力不足,遂停止进攻,等待援军。
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3月11日,英军分遣舰队还多次对台湾进行侵犯。由于守军准备充分,战术巧妙,取得了整个战争中罕见的胜利,仅俘获英军就有182人。
厦门、浙东兵败后,道光帝又派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赴浙,并陆续调集兵勇以备反击。奕经对带兵一窍不通,他让人把老虎头丢进海水里,认为这样可以激怒龙王,掀翻英舰。这样的将军怎会打胜仗!1842年3月,奕经以兵力已足,决定水陆同时反击,企图一举收复宁波、镇海、定海。3月10日夜,清军对宁波、镇海分别发起反击,接战均不利,纷纷撤回原驻地。进攻定海因风潮不顺而延期。3月15日驻宁波英军乘势反攻慈溪和城西大宝山等地,清军大败,退守曹娥江以西。
道光帝见久经准备的浙东反攻又告失败,遂调盛京将军耆英赶赴江南,准备与英军媾和。
璞鼎查根本不把耆英的求和姿态放在眼里,战火继续从沿海向长江蔓延。
7月21日,英军6600余人击败镇江城外绿营守军,越城而入,与1500蒙古八旗兵巷战,英军死37人伤129人,旗兵死约600人,海龄自杀。全城惨遭焚掠,废墟一片。镇江对岸的扬州绅商,惶恐万状,向英军交纳五十万两赎城费,免受军事占领。
此后,英援军相继到达长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会,以舰船73艘、陆军1.2万人,溯长江上犯,准备切断中国内陆交通大动脉运河。8月4日,英舰进逼南京下关江面,随后英军从燕子矶登陆,察看地形,扬言进攻南京城。
在英军坚船利炮的威慑之下,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两江总督牛鉴,妥协退让,委曲求全,被迫在静海寺、上江考棚等处与英军议和,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在谈判期间,由于英军的恶行引发了地方性的靖江保卫战,侵略者死伤13人后败退。
8月29日,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2100万元的成分是:600万赔偿鸦片,300万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英军军费;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
1843年10月8日,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列强不欲英国坐大,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条约》,享有领事裁判权和传教权等。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
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他虽上书道光帝,力言必须禁烟和重视海防,却被道光帝斥为一片胡言。当清廷把林则徐谪戍伊犁时,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虽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觌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两国伤亡比例600∶1。林则徐那时已经认清了中英两国军队在武器上的巨大差距,战争的失败显然是不可避免的!
鸦片战争是中国军民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第一次战争,广大官兵英勇抗战,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转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由于清廷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加之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到了19世纪30年代,更加没落腐朽,不仅经济停滞,十分落后,削弱了战争赖以取胜的经济基础,而且整个统治集团内部,政治更加腐败,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气息。
政治上的反动和腐朽,带来了军事上的无能和腐败。辽阔绵长的中国海岸线,长期疏于战备,有边无防。以八旗、绿营为主力的清军,长时期养尊处优,懒于训练,军心涣散,纪律松弛;将帅素质低下,军事思想保守落后,不会组织、指挥打仗。
鸦片战争爆发后,许多将领不谙敌情,株守建筑落后的营垒要塞,一线防御,不顾纵深侧后;许多地区的守军,远远看见敌军即开炮轰击,未等敌军靠近,便一哄而散,逃之夭夭,甚至举起白旗投降。宁波、余姚、慈溪、奉化、上海等地,竟不战自弃。
而以林则徐、邓廷桢为首的抵抗派在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虽有决心,有成果,但他们最终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徒有救国之志,而无尺寸之权”。任用投降主义分子耆英、伊里布等去抵抗侵略者,无疑是缘木求鱼。
鸦片战争的实践表明,落后的封建军队已不能战胜初步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军队。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
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但是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