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狄与颜皙分兵后,独自率领五千余部众前往京都方向。颜狄令全军马尾上上全都栓上树枝,虚虚实实,迷惑后面追赶的来军。
颜狄本名他自己也不清楚,当初天下大乱,高祖建立郢朝,那时郢朝还只是诸国当中一个稍大一点的国家,至武帝时,方才陆续平定周边各国,形成大一统的局面。武帝率军南下攻克南淮,南淮城中遍地烽烟,一片狼藉,颜狄的亲族皆死于兵祸。那日,颜渊作为武帝先锋使率先入城,见到一群小孩子抢粮食吃,大一点的孩子抢到了粮食之后又抢小孩子的,颜狄就是那个最小的孩子,他抱着粮食任由大孩子拳打脚踢就是不松手,颜渊看见,叹了一口气,命人将这群孩子带到军营中饱食一顿。后来,颜狄吃饱了就不肯走,他对颜渊说,颜渊能让他吃上饭,他就要一直跟着颜渊。颜渊哈哈大笑,留下了他,给他取了名字,颜狄。让他跟随自己在军中,读兵书,学习武艺。再后来,颜渊有了大儿子颜思,颜思长大了,就让颜狄带着他。除了颜狄跟随颜渊南征北战的时间,颜狄一直带着颜思,对于颜狄来说,颜思就是他亲弟弟。如今,情同手足的颜思死了,抚养自己长大的颜渊也死了,颜狄内心的痛苦不亚于颜皙。
颜狄揉了一揉酸涩的眼睛,分兵已经两天了,再过一日就将兵临京都城下了,那时颜皙也已经绕过了京都,奔向大同关了。大同关精锐已经被颜思带走,余下的都是新招募的部卒,以颜皙的能力,背面突袭大同关,应当不成问题。士为知己者死,自己舍生取义是为了报答颜渊养育之恩。
安国年亲率五万骑兵在后面追击颜皙,杀子之仇令安国年失去素日冷静,一心要手刃颜皙。五万骑兵已经追击了一个昼夜,还未摸清颜皙部众动向,安国年认为颜皙要出其不意的袭击京都,因此也未派前军打探,径直往京都而来。
京都乾元殿
明皇下诏,多地武官将领调动,限七日内交割完毕。朝堂内的大臣都知道,这是防止颜皙叛乱消息传出后,引起颜渊旧部****。
明皇开口问道:“西凉、冀州、淮南、大同四地将领如今行至何地?”
曾琏回道:“三日前接到奏报,冀州指挥使李扶摇奉旨快马加鞭已经行至燕城,西凉指挥使张谦真、淮南指挥使宋之问距离京都还有八百里,五昼夜可抵达京都,大同副将魏佳楠距离京都四百里,两昼夜之后可到京都。”
明皇说道:“令魏佳楠距离京都五十里处扎寨,不必再向前,做好合围准备即可。其余三将亦是如此。”
此时又有一人出列上前,跪下叩头,明皇看下去,是御史冯哲。冯哲开口说道:“陛下仁心,不忍因颜皙叛逆而坏颜渊之名,又善待其一家老小,但是今天子圣明昭昭,还请陛下公告天下,颜皙叛逆,天下黔首定当同仇敌忾,共诛逆贼。”
颜路死后,明皇升冯哲左都御史。明皇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有些时候他真是喜欢这些言官,因为他可以用这些言官杀人制衡群臣。有些时候,他又恨死这些言官,这些言官无孔不入,事事都要进谏,不明大局,死守所谓圣人之道。往往误事。
颜皙叛逆不仅关乎颜渊的名声,更关乎自己的声名,一个效忠郢朝两代的国之柱石,如今他的儿子叛乱,天下人只会说自己是昏君,亏待了颜氏。这也是自己为什么不诛灭颜渊家族,还把颜思长子颜景云接到宫中读书的原因,他要让天下人知道是颜氏负他,而不是他亏了颜氏,这样也能安抚颜氏旧部。
明皇开口说道:“颜皙叛乱,其心可诛,但是寡人念在颜渊父子功劳上,不忍公告天下。此事待平定了颜皙叛乱之后,在定其罪名。散了吧。”
冯哲本来还要说话,见明皇拂袖而去,不知是何原因惹得明皇震怒,不敢在言语。
后殿
明皇坐在龙榻之上,怒气冲冲,开口骂道:“冯哲这个蠢货,朕真是瞎了眼,让他领导言官,只会添乱。”
赵秉开口笑道:“陛下息怒,冯哲此人却有迂腐之处,但是此人忠心可嘉。”
明皇说道:“要不是看在他忠心的份上,我早已让他去西凉守城了!”明皇喝了一口茶,又说道:“那件事办的怎么样了?”
赵秉说道:“已经派心腹之人去了安国年营中,这一二日就当抵达。”
明皇开口说道:“我这位小皇叔虽未做成皇帝,但是手里却拿着天下第一杀人利器。”
赵秉听了,不敢言语,此事涉及皇家秘辛,多嘴的下场可能是死。
安国年军营
安国年快马加鞭的追赶颜皙,昼夜不停,偶尔停下来补充粮草。这一日,正是安国年补充粮草之际,前方突然押过一人,说是抓到一名细作!安国年命人绑上前来,准备审问。
来人见到安国年,高声喝到:“安将军,还请左右松绑。”
安国年听着声音尖细,应当是一名中常侍官,差异问答:“你是何人?”
来人回道:“还请屏退左右。”
安国年挥挥手,左右退下,安国年亲自下账为那人松绑,问道:“敢问公公是哪殿当值?”
来人抱了抱拳:“奉乾元殿内侍赵秉之命,求见一个人。”
安国年听说是赵秉的人,连忙说:“失敬、失敬。敢问侍官要见何人?”
来人拿出一个有龙押纹的信封,递给安国年,安国年拆开一看,忙道:“侍官稍等,我这就去请。”
安国年说完,出去帐外,少一时,安国年带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进来,说道:“这位就是杜康先生。”
那侍官又从怀里拿出一个信封,上面有雷云花纹,递给杜康,说道:“还请杜先生速办。”
杜康看了一眼信封,拆开一看:“还请回禀掌门真人,我自当竭力去办。”
来人拱拱手,告辞而去。
杜康说道:“师弟你且慢行,掌门真人有命,让我前去刺杀颜皙。”
安国年说道:“前军万马之中,师兄怎能以身犯险。”
杜康回道:“掌门真人有命,我当去矣。”
安国年说道:“难道去‘潜龙’一说却有其事?”
杜康说到:“师弟万勿多言,与你有害无益。”说完提剑出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