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明白兵贵神速,而且要面对的是如今天下一等一的骑兵,主要是抑制其机动能力。明皇任命自己为平叛将军就是看重自己有克制骑兵的经验。李信看了一眼地图,心想颜皙不会死守燕城,必然发起主动攻击,要是安国年能够将战线向我这边推进十里就好了,李信对于自己本部的部卒有着十分的信心。
一名偏将进殿来报,安煦已经和叛逆颜皙部交战。李信大吃一惊,安煦一个时辰前出发,现在已经交战,说明颜皙部众早已在这个方向埋伏,李信抓过地图思绪一下,难道颜皙要逆向突围,再入京都?李信急忙命人叫回右翼将军张星,另南淮不必设防了,颜皙绝不会奔向南淮,右翼将军张星速去支援安煦,又派人去通告安国年,以李信大营我原点,向北而行,务必包围颜皙叛逆。李信又名本部部众全体重甲,结成方阵,准备作战。
安煦率领两万骑兵全速而行,安国年父子一直居于颜渊父子之下,安煦心中多有不服。此番围剿颜皙,安煦主动请命作为先锋使,要与颜皙一较高下,改变郢朝人的看法。
刚刚行三十里,突然一阵鼓声,山坡两侧冲出两支彪军,安煦心下大惊,他未曾想到距离大营只有三十里的地方设有埋伏,而且此间军队似乎早就伏击于此。安煦未及传下将令,两军已经交战开来。
来军正是高柴、颜狄,此二人在此一直等候朝廷军马,方才见到安煦率领人马过来,高柴先杀出,将安煦军分为两段,颜狄又从侧翼杀出来,直奔安煦而去。安煦虽然吃了一惊,究竟是将门虎子,马上迎上前去,厮杀到一起。这二人都是悍勇之人,颜狄手持一把偃月刀,抡的满圆,左右劈杀势不可挡,安煦使一杆长枪,左突右刺,也将数人刺下马去,双方二位主将越逼越紧,眼看就要交手,只听山坡两侧想起鸣金之声,高柴、颜狄绝不恋战,拨马而去,安煦恐有埋伏,不敢去追,马上命人将此番战斗报于中军李信处,自己准备缓慢退回大营。
安煦刚刚行不至五里,又一声炮响,高柴、颜狄又拨马而来,又厮杀一番,拨马而走。安煦点了一下兵卒,两番下来,不算伤者,死亡三千余,安煦心道,颜皙部下铁骑果然非比寻常!
又行五里,眼见前面一对军马,安煦命人前去探查,原来是右翼将军张星奉李信之命赶来支援,安煦大喜,二人合兵一处,商议着若无战功,返回大营,叫人耻笑。颜皙手下兵卒不足四万,大部分应该与卫将军安国年处对峙,刚才两处伏兵应是袭扰,自已二人兵卒加起来也差不多四万,此时应当直接进攻颜皙本营,与安将军围困颜皙,也能夺个头功。于是二人又折返回来,继续往燕城进发。
复行十里,又一声炮响,又是高柴、颜狄二人率军冲来。安煦心下大怒,方才自己不明虚实,兵力不足,不敢主动追击,如今添了三万人,胆气大增,自己率本部骑兵迎颜狄而去,颜狄与安煦刚一接战,拨马便走。安煦拍马追上前去,追之一片树林,安煦部卒只跟上来约几千人,只听四周呐喊声起,围上来数万之众,曹旭等人埋伏在此,一起杀出来。安煦被围于中央,想要突围而出,奈何安煦个人虽然勇猛,但是兵士敌不过颜皙部众,越走人越少,这时,一悍将杀将过来,安煦定睛一看,正是颜狄,安煦心下火起,冲上前去。安煦也算历经沙场,气势上不输颜狄半分,手中银枪密不透风,有若蛟龙。颜狄偃月刀五十余斤重,当头砍下,安煦也能挺枪接住,颜狄心里暗暗为安煦喝了一声好,双方战至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颜狄与安煦正在角力之时,突然一把朴刀从安煦身后看下,安煦躲避不急,被砍于马下,又一杆枪来,直刺安煦胸口,这一下,将安煦刺了一个透心凉,安煦死矣~!颜狄一看,是曹旭、原宪二人,颜狄大呼可惜。曹旭说道:“此间不是争斗之地,赶去支援高柴。”
几人赶去高柴处,高柴擒贼先擒王,已经将张星砍于马下,无奈张星部众人数众多,大概余两万人,高柴不胜其扰,申党、商泽二人只带两千人,只能反复冲突张星部众,颜狄几个忙冲下山去,杀散众人。
几人合兵一处,共七员将领,约一万三千众,杀向李信本部。
安国年在营中未理叫骂,心下想着李信速到,合并一处,再主动出击。少一时,帐外人来报,李信将军传令而来。安国年听后,忙叫人传来。来人说道,李将军判定叛逆颜皙准备反击京都,现下已经和李信将军前军交战。请安将军拔帐,将战线向北推进十里,压制叛逆颜皙前军,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安国年忙命人拿来地图,仔细观图,若是颜皙部众与李信前军已经交战,那颜皙战线拉直六十余里,颜皙区区四万人,将战线拉直如此之长,无异于自寻死路。但是颜皙用兵十分老道,不能排除有这个可能。
现在我前军和李信前军各有一股颜皙军,有一方肯定是扰袭之兵,马上命一名偏将率五千人从右侧偷袭樊须之军。
樊须望见安国年阵中旌旗晃动,猜测安国年即将出兵,马上派出探人刺探安国年动向。
待到看清安国年只是派一员偏将出阵时,樊须大喝上前,与其交战,偏将并不恋战,没几回合,就回到营中,樊须追赶了一下,就拨马而回。
安国年见此情景,认定本部军马前的颜皙军是主力,而李信前军遇到的是扰袭之兵。安国年放心的坐镇中军,等待李信前来,同时命令,全军做好出击准备!
颜皙已经率本部军马开往李信方向,他回头望了一眼安国年军营方向,回过头,策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