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大学士张骢的府上,灯火通明,正厅中,左右分别坐着武定侯郭勋和翰林学士桂萼,三人各怀心肠。张骢看着这两个同一战壕的战友道:“有个好消息跟大家说下。”
“什么好消息?”
“今日早朝之后,皇上留下我面谈了会,杨廷和这老家伙就快要辞职了,我们的机会要来了。”桂萼的眼中顿时一亮,“那老家伙终于要滚蛋了,内阁首辅的位置,看来非张兄莫属了,小弟提前在这恭喜了。”郭勋却没那么激动,因为对于他来说,他本身就出身高贵,有没有杨廷和他都是武定侯,不像这两位是从基层爬上来的,没经历过权力和富贵,但是对于自己这次的站队选择还是颇为自得,听到张骢这么说,反而叹了口气。
张骢有点不解地问:“侯爷今天是怎么了,这么让人振奋的消息,为何叹气?”
张勋故作委屈道:“杨廷和是要倒了,我是感叹他四朝元老,如今却也被我们扳下台,在他的眼里,我们原本都是些小人物。”
“可没想他就是要被我们这样的小人物给赶下台了!”桂萼插话道。
郭勋继续道:“兔死狐悲,一定要重视小人物,往往身居高位之后就会忽视那些反对你的小人物,而最终却会因此而狠狠地栽跟头。”
张璁轻抚短须,赞成得点了点头,“郭兄的话,值得深思,但似乎有所指?”
郭勋故作委屈道:“想我一品大员,今日却被一小吏所辱。”
“哦,什么人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张骢追问。
郭勋便将事情的始末大致的说了下,“你们说,这个小小的给事中,如果我不能办了他,今后在这京城我这武定侯还如何掌兵,如何立足朝堂?”张骢虽然与郭勋在议礼之事都站在朱厚熜的这条战线上,但听了夏言上书的清田建议,他的内心其实是认可的,但此时不便当着郭勋的面说出来,便问:“那么侯爷想要怎么处置呢?”郭勋双手抱于胸前:“这文官的事,我是插不了手的,所以只能请你这个内阁大学士帮忙了。”
张骢用手擦了擦额头,其实没有汗。桂萼道:“直接贬他到南京去做翰林不就行了,让他再也回不了京城。”张骢抬头看了看郭勋,想知道他对此建议是否满意。显然郭勋并不买账,“让他去南京,过逍遥日子,岂不是便宜他了。”“那容我想想。”张骢站了起来,走到郭勋身旁,“他是兵科给事中对吧?”
“是的,七品的官而已”
“我有主意了!”
张勋有些好奇地想听他继续说下去,“什么主意?”
“现如今,我们与杨廷和集团的争斗就快分出胜负结果了,此时不宜做太过招摇的事,以免节外生枝,影响大局。但是既然这个夏言得罪了郭侯爷,我们总是要为侯爷出口气的,”张骢慢条斯理地接着道:“前日我接到兵部奏报,山西青羊山的贼寇屡剿不尽,如今声势浩大,已有数万之众,兵部奏请内阁推举一人前去平乱。”“难道你是想让夏言去?”郭勋颇为不满,“你这到底是想打压他还是提拔他?”张骢扬起手招呼道:“郭兄,请听我说完。”郭勋不耐烦地从嗓子眼里发出个“哦?”
“这青羊山背靠太行山脉,贼寇依仗这山川险峻,到处流窜,官军实难有所作为,到时夏言平叛不力的罪名一做实,那么他即为鱼肉,我为刀俎了。”
“那万一要是这夏言真的打了胜仗,我们是不是还要给他加官进爵啊?”
“他如果真的胜了,我们将战功归与山西总兵,另外再治他擅杀百姓之罪等等,罪名嘛,总是可以想出来的,就看你郭兄是否上心了。”
“还是你们文人点子多,这要是打了胜仗还被整,这夏言估计是要被活活气死,哈哈,很好,看来皇上选你真是有道理的,这整人整得毫无痕迹,夏言接到任命估计还要感激你张大人的提拔之恩啊,实在是妙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