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妖生亥夜里,魅向邪心起。人多生妄念,昭昭天不语。”
夜深人静时,林间风吹似鬼哭。一盏若隐若现的幽黄油灯被一书生模样的人提在手上,头戴青布寒巾,背负书香竹篓,一手晃晃油灯,一手泛黄书本。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
“滋滋...这气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难道是这磅礴天地之气!”想到此处,书生大口深吸几气,直至凉风灌肺,咳嗽而出。
“哈哈哈....”一阵笑声如雾突起,骤然传来,惊得书生乱了方寸,险些将手中油灯掉落在地。
“是谁!是...是谁在笑?”书生惊慌不已,见四下黑暗暗一片,不见萤火,心中恐慌,又想起时常看过的关于鬼魅精怪的书籍,不免胡思乱想,背脊发凉,赶忙低头默念道:“三皇五帝在上,我本一介书生,平生未曾做过坏事,莫要让我这好人徒遭劫难啊。南无阿弥陀佛,佛祖保佑....”。
哈哈哈....书生话落,笑声却更加明显。陡然一处萤火闪烁,吓的书生跪伏在地,乞求不已。
“你一个堂堂读书人,不读古往圣贤书,却看些修道成仙的荒谬之论。遇事胆小成性,不知道佛两家之分,乱求人情,就你这般摸样,还能如那三皇五帝一般,历那一千三百五十二劫难!”
书生闻声字字铿锵厚重,如暮鼓晨钟,昏昼之分。却也听出了那声音里的年迈悠远,博然沧桑。抬起头来一看,不知何时,前方现有一石墩,石墩上坐着一位苍发老人,手执木杖,边上放着一根烛火,对着自己侃侃而谈。
见是一位慈祥老人家,书生恍然醒悟,自己方才的失措之举,脸颊滚烫,正好消去这寒夜青霜。书生拱手一拜,“老人家教训的是,不过古往皆圣贤,传闻皆成仙,我若不读这修道成仙之书,那又如何能明了圣贤之意呢?”
“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老人家虽骂着混账,但嘴上却是哈哈直笑,露出一口大白青牙,夜里也直直发亮。
“不予兵人动武,不予书生说道。古人诚不欺我啊!”
“老人家说笑了,小生不过是随口一说,定然谨记老人家的教诲。”其实书生心里甚是得意,我寒窗十载,难不成还辨不过你这山野老人,那不是白读了。
老人家双眼有神,看着书生一脸的谦卑,“确实是白读了”。
恩?书生陡然浑身一阵清凉,这...莫非他能谙我心意!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书生甩了甩头,将这不可思议的遐想抛却脑外。恭敬的看着面前老人说道:“老人家,亥时夜深,你不在家神思身寝,在这荒郊野外做什么。”
老人莞尔一笑,收回那双通透目光,叹声说道:“人老体衰,我走了半日尚离家稍远。奈何腿脚不支,勿那心力,只好盘坐此处,静待有心人送我一程。”
书生闻言,嘴角抽搐,这不是明摆着让自己送他吗!人老心精,果然如此。可是若真放他不管,这深郊野外,若是遇上猛兽蛰伏,那可如何是好。
哎...罢了,罢了。我好歹一健壮男子,难不成还能见危不顾不成。书生眼眉骤竖,大气凌然,“这深山多猛兽,老人家在此坐夜不安,还是让我送你回家吧。”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老人哈哈笑道,趴在书生背上,“年轻人,你今日送我一程路,他日我还你一番造化。”
书生手提竹篓,背负老人,油灯挂在竹篓上。听闻老人之言,心里却未放在心上,“这是应该的,若是我放你于此,那书里的圣贤还不得冲出来掴我几大掌,骂我这不孝子弟。”
“哈哈哈....不愧是读书人,生的一副好心肠。”
“老人家说笑了,小生姓李名秋生,不知道老人家名讳?”
“我啊....我一粗鄙老人,哪有什么名讳。嗯...你就叫我菩提吧”老人讪讪而语,盯着李秋生的后脑勺直笑。
李秋生听闻,心道好怪的名字,不过也罢,前方亮如堂皇,显然是那老人家的居所已到。不消片刻,一座破旧的茅草屋出现在眼前,李秋生松了口气,将老人放了下来。
“老人家,你赶紧回屋休息吧,我也要赶紧回家了。”
“诶,年轻人,这深更半夜的,你不如就在我家住上一宿。明天青天白日,你也好赶路不是”老人善意的劝诫道。
李秋生闻言,踟蹰不定,突地想起家中父母牵挂不已,心中思念难耐,于是委婉拒绝了老人的好意。背负行囊,朝那山林深处走去。
风声萧萧瑟,卷动李秋生的长袍,虽寒风鼓动,却见他依然直腰挺胸,直视前方。和方才相遇那一出简直不可相做比较,好一身顶天立地的威风骨,好一副敛眼峰眉的将军相。
老人抚须微笑,和身后的茅草屋一起在雾中渐渐隐去。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李秋生回头远望,见已远离了那老人居所,此时却清晰的听见那老人清口吟唱,不免心生怪异。不过一想到那老人家慈眉善目的模样依旧清晰,就将心中这股怪异抛之脑外,反而是这首偈语朗朗上口,不由自主的跟着念叨起来。
长夜若漫漫,口念偈语就当辟邪了吧。李秋生清了清嗓子,缓缓念叨起来。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好怪的偈语,好怪的名字。李秋生哑然失笑,这老人家还真不是一般人,以前定然也常读圣贤之书,不然怎么可能出口便成章。看来倒是我刚才戏谑了。古之圣贤时常教记不骄不躁,亏我还自诩读遍圣贤书,却是连这最基本的骄躁之心都戒不了,弟子有错呀!
李秋生面生愧疚,赶紧从身后竹篓里掏出一本《修仙速成录》,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佛家有云:“佛祖穿肠过,酒肉心中留。”想来,我儒家先人也不会在意我这些唐突之举。定然如此,难不成我儒家先祖还比不过佛家秃驴的心胸宽阔。
李秋生有一长处,看书入定。一旦看着书就是眼里无别物,耳中无鸟鸣。要说这长处也是他得意之处,虽说用处不大,但用来赶夜路,却是再好不过。
不听不看混沌事,晃神之间见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