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吓了一跳,盯视着我,奇怪道:“黄桑,怎么了?”他还没从戏文中跳出来,仍是扭捏着嗓音,听起来很是别扭。
我定了定神,摇头道:“没事,你继续!”
“后面的不会了,我只记得这么一段!”胖子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这才恢复他本来的声音。
我轻轻点头,立即陷入了沉思当中。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听过这段跟打油诗差不多的戏文,但我却做了一个跟戏文一样的梦,这也未免太过诡异了,难道真是冥冥中自有上天的安排?
胖子见我神色有异,手肘碰了一下我,道:“黄桑,你在想什么呢?”
我缓过神来,道:“胖子,你知道这戏文里说的恒英侯是谁?”
“大哥,你洗我脑壳呢!”胖子不满地道,“聪爷初中都没毕业,连中国古代有多少个朝代也记不全,你还问我这么深奥的问题!”
我没有理会胖子,而是径自回了书房,打开电脑。
等待电脑开机的时候,我身子微微后仰,靠着椅背,十指交叉握于胸前,低头思索着,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无端地做了一个跟戏文相差无几的梦,让我感到十分奇怪,隐约间总觉得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胖子跟在我的身后,见我眉头紧蹙,举止奇怪,道:“黄桑,你怎么了?”
我仍然沉默着,没有回答胖子。
因为经过这几天的相处,我突然发现胖子确如萧燚所言,言行举止都有点古怪,有时候装作自己好像什么也不懂,但有时候却像是百晓生一样,比如在邓家宗祠遇见的活尸,虽然胖子事后以汪之洋来做搪塞,还有萧燚的佐证,但我仍觉得十分可疑。
我甚至怀疑,胖子并非掌坛师,却为何晓得掌坛师戏班子的来历?
此外,在这个戏曲逐渐没落的时代,流行歌曲和娱乐电影充斥当下,像胖子这样性格活泼的年轻人,他又怎么去有意记忆那些沉闷的戏文,而且还能记住那么一大段,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因为戏文唱腔的问题,很多时候,如果不是刻意记诵或者经常听的话,寻常人是很难听出戏文每个字是怎样的。
胖子是一个石匠,掌坛师的鬼戏他又怎会经常去听呢?抑或他觉得鬼戏戏文浅白易懂,音律押韵,所以起了兴趣,这才刻意记诵的?那还不如周董的“哼哼哈嘿,快使用双截棍”呢!
反正,对于胖子,我只有两个字,怀疑。
就像萧燚跟我说的那样,“为人坦诚,固然不错,但也要对人对事,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那些善于伪装的人,千万不要轻易跟他们透露太多事情”。
——既然你对我故意隐瞒,那我也只好学姑苏慕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胖子,晚上咱们去听鬼戏吧!”我直起身来,看着电脑屏幕,一边输入解锁密码,一边跟胖子说道,“你唱得太难听了,我想听正宗版的!”
胖子顿时高兴了起来,比了个OK的手势,道:“没问题,我打个电话给刘永宗,叫他开车来接我们!”
我把手机解了锁,递给胖子。
胖子接过手机,拨打了刘永宗的电话号码,然而刘永宗想是正忙,始终没有接电话。
“要不然,咱们在家吃饭!”我顺手将手机放在了电脑桌子上,“反正萧燚说过血桥煞气重,不如等到过完了血桥再过去!”
胖子耸了耸肩,颇有几分无奈,道:“好吧!”他见我打开电脑,便凑了过来,“黄桑思密达,你玩游戏吗?”
“是啊!”我含糊地道,“胖子,家里好像没菜了,你去我大爷家的菜园子里摘些菜回来吧!”
“冰箱里不是还有半截黄瓜吗?”胖子眼光顿时锁定在了电脑屏幕上,不愿转开了,“待会聪爷秀一把厨艺,用这半截黄瓜,给你弄两道菜……嘿,你玩什么游戏呢?”
我原打算是将胖子支开,以便上网查些资料,谁知胖子脸皮如此之厚,居然听不懂我话里的意思。
“胖子,我想一个人静静地玩一会儿游戏!”我没想到胖子这么不上道,便直截了当地说。
胖子恍然大悟似的,突然笑得极其猥琐,挤眉弄眼地道:“黄桑,我明白了!”说着,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出去了,你自己悠着点儿身子!”
——他敢情是以为我想一个人躲在书房里看岛国片了!
但是,无论胖子想得怎样的猥琐,我只是想把他支开而已,于是故意支支吾吾的,欲说还休。
等到胖子出去后,我迅速掩上房门,并反锁了,然后开始上网搜索资料。
“恒英侯!”
我嘴里喃喃念叨,目不转睛地盯视着屏幕,唯恐漏掉了蛛丝马迹。
可是,除了一些没用的东西,网上根本找不到有关“恒英侯”的资料,而智能链接也不过是“桓侯“张飞。
——难道历史上没有恒英侯这样的人物?恒英侯不不过是掌坛师胡编乱诌出来的?
“三皇五帝年存久,尧汤禹舜夏商周,无道昏君数殷纣,驾下八百大诸侯……”
我灵机一动,手指迅速敲打键盘,查找“帝辛时期的诸侯”,终于整理出了些许有用的资料。
帝辛其人,也就是商纣王,绝不像是后世之人说的那样昏庸无道,《史记》中记载,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百战克胜,诸侯慑服,权非轻也”,比如孔老夫子的得意门生子贡也说,“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传说帝辛手下有八百诸侯,但其中最强大的诸侯,也就是三个,分别是九侯、西伯侯和鄂侯。
众所周知,西伯侯姬昌“拘而演八卦”,后来成为了周文王,但至于九侯和鄂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史书记载不多,网上能够查到的资料也是有限,其中,九侯引起了我极大的注意。
九侯,是《史记》中的称谓,《战国策》称为“鬼侯”,“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纣。以为恶,醢鬼侯。”而《礼记·明堂位》也有一段类似的记载:“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意思是说,鬼侯有个女儿,后来成为了帝辛的妃子,但是帝辛对他女儿不满,把鬼侯剁成了肉酱,分给诸侯吃了。
至于帝辛为何子恶而醢鬼侯,想必只是借口而已,因为鬼侯当时身为三公之一,势力之大,威胁到了帝辛的统治地位,所以帝辛才把他杀了,不过手段也忒残忍了些。
当然,其中的深层原因,我也不想深究,让我更加在意的,是另外一段有关姜桓楚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