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杜鹃声里斜阳暮
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到朝廷。
江都公主进宫见太后。
“母后,大事不好。”
“何事如此惊慌?”
“公公和璇郎此次出征,连连败绩,只怕皇弟怪责下来,以军法处论,璇郎性命堪忧。”
“这孩子,你皇弟性格本就仁慈,如今不看僧面也看佛面,放心吧,你夫君不会有事。”
“公公恁大年纪,还要在沙场浴血奋战,生死悬于一线,这也就罢了。他之前的荣光、辉煌也因这次出征的败绩而被抹杀。真是悲哀啊。”
“他们现在何处?”
“已退到真定。”
“那你就更不必忧心了。我虽不懂打仗,但素闻你公公善于守城,你皇祖父在世之时,每每对之赞不绝口。朱棣未必能奈之何,”太后一笑,“胜负还不一定呢。”
“母后没有骗我?”
“母后自然不会骗你。”
太后的确没有骗她,没有多久,他的夫君便回来了,只是,并不是如太后预测的胜利归来。
朝堂上,耿炳文战败的事情又一次摆在桌面上。
“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更换主帅。”黄子澄进言。
“皇上,这万万不可。长兴侯目前虽然败绩,但他已率兵退进真定。守住真定,这场战争就可能转败为胜了。”齐泰反驳。
“其实,当初让长兴侯挂帅就是一个错误。”
“如今,事实胜于雄辩,惨败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了,我们难道还要任由长兴侯这样败下去吗?”
众大臣七嘴八舌,几乎都站在黄子澄这边。
“皇上三思啊,再给长兴侯一些时日罢!”齐泰哀求。
“事关国家社稷,齐大人怎么能像押注一般,孤注一掷?”
“黄尊师所言极是,朕不能拿众多将士性命以及社稷江山来做赌注。朕总归是希望局面能妥善些。”
朱允炆已然这样说,齐泰便知更换主帅已成定局,便不再多言。
朱允炆又问:“谁人可替?”
黄子澄道:“臣认为李景隆将军可矣。”
“不可。”齐泰急切反驳。
“为何不可?齐大人莫非有私心。”
“古人尚知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李将军虽是我妻兄,但,我心昭昭,岂有私心?”
“那是为何?”
“这个,这个,因为我发现其军事才能不能及故去的岳父大人之万一,我担心……”
“哈哈,齐大人多虑了吧,李将军乃名将之后,虎门焉有犬子?”
“我……”齐泰欲言又止。
“齐大人为何吞吞吐吐?”
“我只是想提醒黄大人,先岳父是燕王表兄,因而景隆和燕王是从小的玩伴,我担心……”
“若是这个原因,齐大人便是多虑了。我相信李将军能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处事会有分寸。”朱允炆道。
“皇上,臣认为李景隆将军可任主帅。”黄子澄执著地道。
“嗯,李景隆任主帅,给他五十万兵力,这次,只能胜不能败!”朱允炆万分期冀地道。
于是,李景隆成为新的统帅,他带着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现场。
朱棣军营。
朱棣正在自己的大营里发愁。
他踱来踱去,口里喃喃骂道:“耿炳文,你这只老狐狸,你这只老狐狸……”
道衍道:“王爷,如此看来,耿炳文的确非浪得虚名,他躲在城池里,大可每天喝喝茶、浇浇花什么的,可这时间,我们耗不起啊。”
“这老东西正是切中了我们的命脉,我如今,除了焦急,竟然无计可施。”
“此事颇为棘手,如果能将耿炳文换掉……”
“天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朱棣焦躁地道。
突然,有密探来报。
“王爷,朝廷已将耿炳文撤退,由李景隆接任主帅。”
“什么?快快再说一遍!”朱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刚想打盹就有人送枕头来。
“朝廷已将耿炳文撤退,由李景隆接任指挥,王爷,此情报千真万确。”密探信誓旦旦,再次重复一遍。
朱棣兴奋得跳将起来:“朱允炆,这是你自掘坟墓,连你都要帮我,这天下,我若不取,岂不辜负了你!”
“恭贺王爷,心想事成,只是,这李景隆就如此不堪么?”
“是的,”朱棣连连点头,“我和他从小一起长大,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他但凡有我那表哥一分才学,我也不至于高兴至此。”
“可是,这次,他带了五十万大军前来。”
“也是,李景隆虽不足虑,这五十万军队不能不虑啊。”朱棣高兴的心冷静下来。
“王爷,以我方目前的兵力如要硬拼,胜算并不大,而对方的后勤补给能力要远远胜过我方,拼消耗并不是理想的方法。”道衍分析一针见血。
“正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朱棣颔首。
“如今之计,只有积聚力量给对方一个致命的打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问题就在这里,目前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虽然士兵们战斗力强,但数量不多,并且还要派人防守北平附近的大片根据地,”朱棣苦恼地道,“总不能找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老百姓去打仗吧。”
“那是自然。”
“目前能够召集的有战斗力的士兵就这么多了,还有什么力量可以借助呢?还有谁可以帮我呢?”朱棣陷入沉思。
朱棣如同一头困兽,在大厅上来来回回来来回回。
道衍初始目光还随着他转,后来,被他转得眼花,干脆闭眼不看了。
突然,朱棣手掌一击:“有办法了!”
道衍瞬间睁开他那双三角眼:“什么办法?”
“向宁王借兵。”
“素来有‘燕王善战,宁王善谋’之说,况且,宁王手下的那支特殊武装——朵颜三卫是当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若能得宁王相助,自当可高枕无忧了。”
“正是如此。”
“只是,以宁王心性,他如何肯助?”
“我必须亲自去一趟,我必须让朵颜三军为我所用。”
“可是,如果李景隆知道王爷带兵外出,就算他再愚笨,我想,他也一定会立刻来攻击北平。北平能够抵挡得住五十万大军的攻击吗?”
“顾不得那么多了,死守在这里也是凶多吉少,我必须赌一把。”朱棣长长吐出一口气。
真定城内。
感受到朱棣的束手无策,耿炳文稍稍松了口气,心情大好。
耿璇进入大厅,一脸沮丧:“父亲,朝廷来令,更换主帅。”
“当真?”耿炳文大惊失色。
“的确如此。”
“罢了,罢了,”耿炳文仰天长叹,“皇上还是不信我,皇上啊,臣输得不服啊。”
耿璇看着父亲老泪纵横的脸,也觉怆然。
“替换我的新任主帅是谁?”
“李景隆将军。”
“什么?”耿炳文不可置信地问。
耿璇点点头。
“唉!”耿炳文重重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
确定宁王的朵颜三军为既定目标后,朱棣开始仔细策划这次行动。他认定这次行动必须自己亲自执行。权衡再三,他决定把防守北平的任务交给长子朱高炽。
朱高炽因为身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所以在很多人眼中,他只是一个废人。当年我出走,遇见他,也是因他的腿疾猜出他的身份。
朱棣十分了解这个外柔内刚的儿子,他相信朱高炽的内心远比其外表坚强得多。
“我把城池交给你,你一定要守住!”朱棣郑重地交代。
“我一定全力以赴,望能不负父王所托。”
“无论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守住,待我大军归来之日即是全胜之时!”朱棣殷殷嘱咐。
“父王,我会的。”朱高炽的回答铿锵有力。
朱棣走了,去宁王那儿找外援去了。
如朱棣所料,李景隆来了,亲自带领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来了。
李景隆大军到达北平后,便做了一番安排。北平有九门,而他在九门都修了堡垒,并派兵攻击通州,同时他还在郑村坝设置了九座大营,作为进攻的依托。
一切准备停当后,他对北平发动了进攻。
事实证明,五十万人攻城绝不是开玩笑的,南军使用大量火炮配合攻城,几十万人像蚂蚁一样往城墙上爬,城内守军虽然有思想准备,但还是被如此大的阵势吓坏了。
顺城门的守军由于准备不足,大部分溃散。
南军找准机会,猛攻此门。
一卫士气喘吁吁跑到朱高炽跟前:“报殿下,顺城门告急!”
朱高炽高声道:“快传梁明前去支援!”
“是!”
紫月一身劲装,带着二十来个同样身着劲装的妇女从厅后转出来:“爷,我等愿为爷分忧。”
朱高炽哭笑不得:“你们能做什么,不要给我添乱了。”
“我们虽不能手刃敌人,但我们可以鼓舞士气啊。我们誓与城池共存亡。”
“去吧,去吧,紫月,如果我不让你去,你是不会罢休的。”
“谢爷。”紫月甜甜一笑。
顺城门眼看就要攻破,大将梁明赶到,整顿了部队加入防守。
随即,紫月带领一群妇女爬上城墙,用板砖和瓦片攻击攻城部队。
这种攻击行为并没有多少战斗力,但是,守城的士兵们都纷纷道:“是紫月夫人亲自来助战了!”
士兵们士气大振,他们全力投入战斗。
经过激战,围攻顺城门的部队被击退。
北平暂时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