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出来没几十里,就是废弃兵道的入口。一排延绵的小山,兵道就在这些小山间的谷地里穿行。当初景帝选这条道,是有深意的。在这山间道路迂回,首尾很难兼顾,对于初来此地的军队相当不利。他也正可凭此优势,在这条道上大做文章。
这时候,卫乙、婉婵、赵芜三个人,正静静地坐在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上,田惜则与拓拔鹤在旁侍立。在他们身后,是一棵大槐树。树上那长长的枝干,像一张大伞一样,为三人遮挡风雨。
今夜没有风雨,月光皎洁、天地安详。赵芜正半倚在卫乙怀里,卫乙和婉婵则互相头碰头靠坐着。
卫乙拿着婉婵和赵芜的手在比较,他说:“小狐君的手真细腻,果然还是汉朝的水比较温润啊。你以后的男人可真是幸福呢。”
婉婵却掩着嘴笑道:“我天天和阿右郎这样厮混在一处,满身都是你的味道,哪还有男人敢要我。反正我是赖定你了,你得管我一辈子。”
卫乙闻言,当即郑重地道:“他们也都在问我,怎么打算你的未来。要不你嫁给我吧?让芜儿做偏房。”
婉婵继续笑着,“不要不要,芜儿是个醋坛子,把她挤去偏房,她会杀了我的。”
赵芜侧头看了看二人,忽然坦诚地道:“婵姊姊,芜儿说句心底的话吧。也不知怎么的,心里总是把你当亲姊姊一样,自从第一次见你开始,就似乎总能和你心意相通。要是换作别人,我是一百个不愿意。可就是你,只有你做女君,我愿意,让我伺候你,我也愿意。你就嫁给卫小乙吧?”
“为什么呀?”
“因为我本来就是婢女嘛,真做了主母,心里还要忐忑哩。婵姊姊,你是上天派来给卫小乙的贤内助,只有你在他身边,他才会成功的,你们两个本来就应该在一起。”
婉婵听她这样说,心里顿时一阵感动,她也将笑容止住,脸现真诚地道:“不要啦,真的不要。我们三个现在这样平平静静的,已经很好了,我很开心,不想改变。一改变,我们三个都不会开心的。我喜欢开心的感觉,不想拿个婚约来管着自己。我在家是独女,没有女弟,芜儿就是我的女弟。我知道,你醋味大也是因为太爱阿右郎,所以我要看着你和他在一起,一生都这样幸福。就这么说定了,以后阿右郎晚上是你的,白天才是我的。”
一向洒脱的婉婵,说话也一如既往的洒脱。可她内心中,却仍然闪过了一丝忧虑,她突然害怕有一天会失去这一刻的平静。
不仅是她,卫乙和赵芜也不自觉地忧虑起来。就像头上这棵大槐树,看起来安静地站在这里,谁又知道它哪一天会被连根拔起。卫乙曾以为,他可以和芈沁平静地共度一生,可他失去了他的沁娘。后来他把感情寄托到赵芜身上,可谁又知道他会不会也将失去赵芜。
人生总是这样,越是害怕就越会失去,因为人总会长大。如果人永远都是孩童,那该是多好的事。人生却没有如果,即使从秦朝来到汉朝,仿佛人生真的重来了一次。可卫乙却仍然发现,一切都没有变。他仍然是一个孤独的浪子,仍然是一个被人嘲讽的、没有任何地位的底层工匠。他不得不奋起自身之力去改变这一切,然而改变的同时,失去也在所难免。
想到这里,卫乙忽然轻轻地将二女的手拉到自己脸上,让她们再次温暖自己被冷风吹得有些发干的皮肤。他不知道这样的温存还能有多少次,他想抓住。所以他轻轻地说了一声:“今晚很开心,是我有生以来,最开心的一个晚上了。你们两个,一个都不准离开我,一个都不行。”
就这样一直坐到了天亮,太阳渐渐升起,新的一天来到。虽然操演才第二天,不过据他们估计,在长安黄钟队的作坊里,第一批准备运送至茂陵的文绮应该已经在装车了。不出意外,他们今天就可以上路。
山下面,九个军士正在紧张作业,一夜时间,他们已经挖出了两条长长的沟道。沟道的宽度是与汉军所用车轨的宽度一致,运送队的车一旦过来,必定要陷进这两条沟道中。沟道并不算深,而且轨距均匀,倒是很适合车辆通行,相信黄钟队的斥候过来侦察时,也会注意到这一点,然后将此一信息报告给那边的决策者。不过,他们一定看不到细节中的蹊跷。
计策是赵芜想出来的:利用适宜的车道吸引黄钟队赶奔来此,然后再在沟道中洒上黄磷,让他们中招。
黄磷是一种可以自燃的矿物,只要天候合适,它就将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时候,黄磷被军士们小心翼翼地撒在了沟道当中,中间还掺杂了一些“念雷吐火”的成份,混以泥土,让人很难分辨。当黄钟队的车队通过的时候,木制车轮在沟道中反复摩擦,使沟道迅速变热,达到黄磷自燃的条件,那么整条沟道就将被点燃,包括所有的车辆。别忘了,这些车辆所运送的,正是极易燃烧的文绮。一旦火苗窜起来,首先被点燃的,就将是那些可怜的文绮。
卫乙这条火龙,他又要用火攻之计了。
与此同时,他手下的另外六名军士则到了另外三条道上,他们的任务是制造混乱。虽然每条路只分配了两个人,但制造混乱的主体并不是他们,而是沿途的百姓。军士们制造混乱的办法很多,骑快马通过市镇、踩踏庄稼、吃霸王餐,不一而足。至于沿途打劫、拆桥这些“常规”手段,更是对他们来说得心应手。反正出来的时候,他们的都尉已经交待了,一切听博士弟的指挥。博士弟们让他干点平时不敢干的事儿,几个军士何乐而不为。
于是,三条常规道路就在这一系列人为制造的混乱中,显得极不安全。这样的信息很快反馈到了长安、黄钟队的作坊。正在准备起运的博士弟萧望之和严彭祖两人,对着三辅黄图看了整整半个时辰,这才下定决心,走那条废弃的兵道。
当然,他们起运之前,也专门去咨询了京兆尹相关负责的令丞,在得知这条废弃兵道上以前所设的机关陷阱早就被清除干净,他们心中的警惕才稍微放下来一点,两个人就带着他们手下几十位门客、几百名军士,押着第一批文绮货物启程了。
迎接他们的,正是那条卫乙精心为他们备下的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