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凌晨,韩麒饱食一餐后策马来到城门口,孔融在城头大声道:“子麟此行需万分小心,若冲不出去便回到城池,切莫意气行事”。
韩麒在马上回道:“使君放心,麒自会便宜行事”。
随即孔融叫人打开城门。
韩麒大喝一声,策马奔向城外。
城外敌军此时正在结阵准备攻城,忽见前方城门打开,又见一将从中出来,众人俱惊奇不已,只道是此人不要命了竟敢单骑冲阵。
督军的小校见此也顾不得犹豫,忙叫士卒上前围堵,众士卒皆一拥而上。
韩麒见士卒上前,大喝道:“挡我者死”。
手中长枪舞动,左挑右刺,不一会马前已成尸山血海,小校见来将勇猛,一面督促本部士卒上前,一面叫人召集更多的黄巾信徒过来。
韩麒余光瞥见人丛中一将在后往来指挥军卒,心知是黄巾首领,手中长枪挑起一把大刀,趁其在空中停留之际,枪柄一用力,大刀携着千钧之力直奔小校。
噗!
大刀穿入小校的胸膛,强大的力道更是将其从马上拖飞,黄巾士卒见督军被杀,又见韩麒武艺高强,皆不敢上前。
正当黄巾士卒畏缩后退之际,韩麒怒喝:“鼠辈怎不惜命,还不快退”。
一声虎吼当真是声如雷霆,直震的士卒耳中尖鸣。
“啊!”,也不知怎得,一名黄巾士卒竟然大叫一声吐血倒地,其余士卒见此纷纷向后溃逃。
韩麒见此不敢多做停留,腿上一用力夹马向前。
中军阵中管亥见一将出城,在阵中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大怒,遂将人遣兵卒上前围堵。
阵中韩麒看的分明,见大旗下立着一将,情知是主将不假,本想擒贼先擒王,无奈周围士卒太多,于是连连搠翻了好几人,觑得缺口打开便纵马奔向营陵方向。
太史慈等见韩麒冲出阵去,心中松了口气,城头上糜竺见韩麒勇猛无敌,又闻他也是徐州人,心中叹息不已暗道陶謙无能,不知重用贤才。
管亥见韩麒得脱,心中怒火冲天,便叫人将帅旗压上去,亲自督军攻城。
城头上孔融见状,慌忙叫军候上来督阵,自己则闪身到城下躲避,军候无奈咬牙上前,所幸军中有徐盛和太史慈两员猛将,只见两人刀砍枪挑,爬上城来的士卒都被二人送去见大贤良师了,一时间攻城陷入了僵持。
及至傍晚,城下已是尸堆如山,血流如河,管亥见士卒久攻不下,又见众将已是疲惫不堪,只得收军回营。
城头上太史慈和徐盛满身血污,手中的兵器都已卷刃,两人见黄巾退去,遂叫来士卒搬运滚木以供守城之需,两人商议夜里轮流守城以防管亥偷袭。
却说韩麒冲出重围,策马奔驰了几日,来到营陵境内,相对于战火纷飞的青州,这营陵也算的上一方乐土,青年男子往来田间辛勤耕种,黄发垂髫环绕树下嬉戏作乐,一派祥和安逸的景象。
原来臧霸自占据营陵,便欲以之为久居之地,于是招纳流民并予其土地耕种,更是护佑他们平安。
这个年代人命贱如狗,只要给口饭吃就行,也不管什么贼寇朝廷的,贫苦百姓见臧霸仁义纷纷来到治下投靠,这才有了今日的盛况。
韩麒行了几里路来到营陵县城,进到城中问了军营方位也不多做耽搁,快马奔了过去。
近到营门口,韩麒对守门小校拱手道:“小哥,某乃高将军故友,今日特地来拜会他,不知可否代为通传”。
这名小校却是刚刚从军,所以认不得韩麒,听得是自家将军的故友,也不敢怠慢,遂道:“公子稍等,我这就去通传”。
臧霸此时刚吃过饭,本待召集诸将来商议大军事宜,不想守门小校来报说故人来访,臧霸心疑道:“自己已改名高宣,那里来的故人,莫不是孔融派来救援的”。
当即臧霸吩咐小校带来人进帐,又召集了孙观等一并过来。
不一会孙观三将已来到大帐。
孙观先道:“将军不知招我等前来,有何要事?”
臧霸道:“小校来报说是有故人来访,吾心疑是那孔融派来的使者,故叫兄弟们前来听听他讲些什么”。
还不等孙观回话,尹礼已经吼了起来:“这孔融还真是脸皮厚,往日派大军围剿我们,到了危难时刻又来求我们,大哥,这种人派来的使者不见也罢”。
臧霸将头转向孙观,想听听他的意见。
孙观道:“观以为将军不妨一见,看他说些什么,也好估量一下北海局势”。
臧霸点点头,这时小校进帐言来人已在帐外等候。
随即大手一挥道:“有请”。
韩麒随小校进得营门,此时正在帐前等候,小校跑过来道我家将军有请。
韩麒从容走进军帐,拱手道:“诸位别来无恙啊”。
臧霸在主位上看得来人面容吃了一惊,忙道:“哎呀,怎么是韩麒老弟,你怎么不通告姓名也好让哥哥相迎啊”。
帐中诸人见是韩麒来访皆脸色大变,一者惊奇韩麒竟能识破高宣就是臧霸,二者能再见恩人心中也是欢喜异常。
韩麒笑道:“却是打扰老哥了,望勿怪!”
当下臧霸忙引韩麒分宾主坐下,又叫人准备酒菜。
几人入座,臧霸介绍帐下诸将于韩麒认识,尹礼却是见过,上次骂的他够惨,这次见了韩麒却不敢说话,只是挠头憨笑。
吴敦也是个猛汉,身形与尹礼相比一点都不差,嗓门很大,想来也是个莽撞之人。
倒是孙观引起了韩麒注意,只见孙观年约二十余岁,身材修长,面白无须,神情严肃,一看就知此人重纪律,会用兵。历史上的孙观曾官至青州刺史,大汉十三州满打满算也就十三个刺史,没两把刷子当然不行。
小校送上酒菜,四人畅饮之后,臧霸疑惑道:“韩老弟不是在徐州吗,怎么跑来青州”。
韩麒拱手道:“麒自在青州游历,碰到管亥围了北海,此番前来却是为孔融做说客”。
“哦,贤弟此话怎讲?”,臧霸沉声道。
韩麒见臧霸面露不悦,笑道:“老哥听我一言,我已在刺史孔融那里为老哥求得官职,只要老哥领兵为北海解围,刺史许诺表奏大哥和众兄弟为官,从此除去贼寇身份也”。
臧霸闻言忙道:“贤弟此话当真”。
韩麒点头道:“老哥放心,孔融乃当今名士必会守信”。
“哈哈哈”,臧霸大笑道:“如此,贤弟稍歇,吾马上点兵,明日出发如何?”
韩麒道:“如此甚好,却是有劳老哥了”。
当下臧霸叫人带韩麒下去休息,只留三将于帐下。
尹礼不解道:“大哥为何要答应恩公前去救援北海,难不成还想在别人手下做事,也不知恩公为何给大哥找了这么个苦差”。
臧霸闻言只是摇头不语暗道尹礼头脑简单。
孙观笑道:“文业休得胡言,恩公怎会害将军,今时不同往日,徐州四战之地,将军替陶謙守门户迟早被袁术,曹操等吞并,然青州历来为黄巾占据,民生凋敝,山匪横行故各路诸侯均不想将这个麻烦揽下来,将军若守住青州进可自立一方,退可献州居功,实可保得众兄弟周全”。
臧霸点头道:“当日若不是韩老弟一语道破,我等险些置大军于危难,此番若是得朝廷敕封,则名即正言亦顺也”。
尹礼晃了两下脑袋,道:“太复杂了,反正大哥怎么说某便怎么做,也懒的去想了”。
帐中众人听得一阵大笑。
次日,臧霸点齐一万兵马,一路上不敢多做停留,大军向北海急驰。
北海城中孔融眼见士卒越来越少,心中倍添忧愁,若不是有太史慈和徐盛两员猛将连日在城头拼杀,这北海城恐怕早就破了。
太史慈看出了孔融的忧虑,安慰道:“使君莫要心急,子麟必能说服高宣出兵,说不定此时救兵已在路上了”。
嗯!孔融点点头,只愿上天保佑韩麒能说动高宣出兵,否则城破时自己唯有一死谢罪了。
却说韩麒等急行军来到北海城下,臧霸一看管亥军阵摇摇头道:“管亥无能之辈,倒是白白送了这么多士卒的性命”。
韩麒跃马道:“老哥率军在后,麒与你做先锋”。
说话间韩麒一马当先冲入敌阵,臧霸见状麾军紧随其后。
管亥在中军见西面军阵大乱,知道是有援兵前来,遂亲自前往督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