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南部,平寿县外,管亥大营。
渠帅管亥坐于帅位之上,虎目一扫左右诸将,心里没由来一阵得意。自大贤良师死后,盛极一时的黄巾军虽已衰败但其信徒仍遍布大汉十三州,其中唯青州黄巾最为强盛,数量可达数十万之众,但黄巾各部大多都是各自为战互相攻伐吞并故其实际战力还是远远比不上朝廷的正规军。
放在以前他管亥只能算是一股二流势力根本上不了台面,所幸朝廷大军前来围剿时,管亥见情势不妙果断率部进入深山躲避这才存活了下来,自大军离开青州后,管亥又网络黄巾残部,将己部兵力扩充至十数万,就算是刺史孔融也奈何不得。如今兵精将足,如何能不让他得意。
只是一向在青州称霸的管亥最近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不知哪里冒出来一个高宣,手下几千人端得了得,自己几万人都不是对手,那高宣好像要在青州扎根,不断的招纳流民和贫苦百姓,还在搞什么耕种,这些都让管亥极为的不屑,在管亥的脑子里缺什么抢就是了,抢完了青州抢徐州,以前大贤良师也是这么干的。
“渠帅”,手下一员大将打断了管亥的思绪。
“最近我部粮草已日渐不继,士兵们怨言很重,得想想办法啊”。
管亥闻言眉头一皱,怒道:“怎么又没粮了,这群废物光知道吃,几万人连高宣的几千人都打不赢,本将要他们有何用,都给我拉出去活埋了,免得浪费粮食”。
众将闻言俱低头不语。
管亥见此,遂道:“罢了,听闻北海郡粮多,明日众将整军随我攻城夺粮,另外派人去通知高宣,就说大家都是大贤良师的弟子,不必自相残杀,如今可随我一道去攻打北海,城池破时可共分北海钱粮”。
右侧一偏将站出来,拱手道:“渠帅,前几****大军攻打高宣军,与之结怨,恐不能说服其出兵啊”。
管亥冷哼一声道:“不出兵又怎样,北海守军战力低下,孔融老儿又只顾着饮酒迎客,难道我的数万大军还攻不下一个北海?”
众将深以为然点头称是。
管亥又道:“若高宣不出兵,则其在其他黄巾余部中间必然名声大跌,此时则正显我军勇猛善战,到时黄巾各部当闻讯来投,我军定然实力大涨,到时我再麾兵攻打高宣,定可一统青州黄巾,未必不能再现大贤良师当年之风采,尔等当皆为大功臣也”。
一番话说的帐下众将各个热情高涨,纷纷请战愿为先锋。
管亥见此点点头,大声道:“传令下去,明日大军开拔,攻打北海,告诉兄弟们城破之时,北海的金银女人任他们抢”。
帐下军将闻言激动不已,仿佛看到北海的女人金银都在朝自己招手,像群狼一般发出嗷嗷的吼叫。
青州营陵县,臧霸大营
营陵之前为一股黄巾势力所占,臧霸率军出徐州,行至营陵境内见营陵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在营陵扎下大营来,之后臧霸改名高宣,自称是黄巾余部,令孙观为先锋攻陷营陵,又令尹礼,吴敦率军以营陵为中心,吞并四周的黄巾余部,又以数千旧部大败管亥的数万大军,一时间臧霸在青州黄巾中间威名远播,前来依附投降的黄巾残部不计其数,但臧霸只选其精锐编入己军,余者皆遣散回乡。
中军大帐之中,臧霸端坐在帅位,下面两边立着三员大将。
巨汉尹礼先站出来道:“大哥,这管亥传来口话说他们要去北海城吃肉,问咱们要不要一起,还说什么大家都是大贤良师弟子之类的屁话”。
吴敦闻言冷笑一声,说道:“当初率军攻打咱们的时候怎么不说是大贤良师的弟子啊,我看就是被咱们打怕了,才说出这等软话,呵呵!”
尹礼又言:“虽说如此,北海城钱粮无数,刺史孔融又是一个脓包,若是真让管亥打下北海,对我们威胁不小啊,再者说了,我们要是不去攻打北海,倒显的我等胆小了”。
吴敦也道:“是啊将军,不如我们也去北海捞点好处吧,请将军下令,吴敦愿率军前往”。
臧霸沉思不语,将头转向孙观道:“仲台意下如何?”
孙观素有谋略,又不像吴敦,尹礼那般莽撞,所以臧霸有事都喜欢听听孙观的意见。
孙观出列,拱手道:“将军,观以为我等不可轻出,当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尹礼闻言大声道:“又是等,再等连骨头都没有了”。
臧霸不理尹礼,问道:“仲台可说说为何这般考虑”。
孙观道:“我等虽兵精将猛,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在青州小打小闹还可以,若率军攻陷北海斩杀了刺史,朝廷必然又出兵围剿青州黄巾,大军到时恐怕就是我等也不能避免”。
臧霸觉的言之有理,点了点头道。
孙观又道:“管亥此次攻打北海,先不说其中风险极大,就算北海被陷孔融被杀,到时朝廷的注意力必然都集中在管亥身上,我等只需隐匿踪迹看他们两败俱伤,届时将军再出兵一举吞下管亥部,再以偏师招降其余黄巾残部,当一统青州黄巾也”
“哈哈哈”,臧霸起身大笑道:“仲台高见,如此便照你说的办”。
“传令下去,大军原地不动,有违抗军令者军法处置”,说着臧霸有意的看了一眼吴敦,尹礼。
二人见臧霸如此,身躯不禁一震,俱拱手道遵命。
话分两头,却说曹操自出镇兖州以来,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乃遣泰山太守应劭,取父曹嵩往陈留享福,途径徐州,刺史陶謙见曹操兵威日盛,有心巴结讨好,乃遣部将张闿率军一路护送,不料张闿见財起意,竟伙同部曲杀了曹嵩全家,劫得财物远遁进山。
曹操得知父亲被杀,大怒,遂起兵攻打徐州为其父报仇,一路上若攻城池,不论大小皆屠尽。
消息传到徐州,陶謙大惊,召集谋士商议对策,时有从事糜竺献计,求援孔融以抗曹操,陶謙遂遣糜竺前往青州孔融处。
青州,北海郡
太阳已高高挂起,士兵们方才歪歪斜斜的立在城头上守卫。
守城的队长打了声呵欠从城中走出来,见士卒们一个个歪七竖八,交头接耳,心头大怒,吼道:“都给老子把精神打起来,你们这样像什么样子”。
士卒们闻言稍稍站的端了些,但脸上神情木然,显然思绪根本不在城头上。
队长见状也不可奈何,摇了摇头径直走到城墙下纳凉。
队长躺在椅子上眼睛咪在一起,脑子里想着家里的婆娘,心中好不快活,突然大地的震动声打断了队长的神游,队长惊起,十数年的军旅生涯告诉他这应该是大军奔驰的声音。
“将军快来,那是什么”,城头上一名小兵吼道。
队长极目一望,只见远处一条黑线在蠕动。
“快点关闭城门”,队长忙进城朝士兵吼道。
轰隆隆!
城门被紧闭,士兵们纷纷登上城墙,只见城外黑压压一片都是人,这些士卒头裹黄巾,手里拿着乱七八糟的兵器,一看就知是黄巾贼。
队长稳住士兵情绪,慌忙遣人去报告刺史孔融。
却说孔融此时正在府中和糜竺商议救援徐州之事,突然听得黄巾来袭,大惊失措,当下也顾不上糜竺了,急忙点将前往城头。
只见城外黄巾贼势大约有数万之众,前面一将扬刀出马,大声道:“吾知北海粮广,可借一万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怒道:“吾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粮米与贼耶!随即孔融遣部将宗宝出战”。
管亥见城中有将出战,冷笑一声拍马舞刀相迎,战不数合,管亥斩宗宝于马下,黄巾军士气大震。
孔融无奈只得紧闭城门,以待贼兵粮紧而退。糜竺见孔融忧愁,遂道:“刺史大人不必忧愁,我观贼军兵多而粮少,北海城墙高大,定可拖至贼兵退去”。
孔融苦笑一声道:“也只有此法了,不过此次却不能相援徐州了”。
糜竺心中也是苦笑不已:“连这群乌合之众都打不赢,您去了徐州又能有什么用,只是在陶謙那里夸下海口,这次却是麻烦了,曹豹那厮必然又会以此为借口逼我糜家就范了”。
想到此处,糜竺心里没由来一阵忧愁,眼下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