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乍起,旭日初升。道观之中亦传来些许的
动静,却是小周为已然早起,想到明空道长昨晚的
交待,少年郎内心一阵忐忑,又是期待又是惶恐。
因昨晚明空道长有言,医学之道,浩若大海星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此乃医
学之根本。
见少年目瞪口呆之状,明空道长亦是莞尔。初
闻医道,莫不如经年之前,当年的陈道人亦是轻解
罗衫少!却是意气风发,誓言医尽天下能医之人,
治却人间穷奇之病,何等的豪迈,又是何等的气魄
。只是如今,看看这青灯孤影,想想历经的岁月,
一时不禁言滞于喉,却是好一阵唏嘘。“黄昏归旧
路,不想入红尘”!
左边厢房里,一张木桌,明空道长坐在上首,
手里轻抚着一卷书本。书本封皮呈青色,书页有些
泛黄,分明有些破旧了。
“为儿,过来。”看见有些局促不安的周为,
明空道长出言叫到。整整不安的心绪,周为一抬腿
,迈进了道长的房间。
有些安静,道长轻抚着书籍,双目炯炯有神的
看着少年郎,没有开言。似是有些犹豫,又有些期
待。周为也没有询问,只是低着头,安静的立于明
空道长面前。
良久,终是道长打破了此间的平静。“为儿,
医者,救死扶伤是也。然医术载人,能救人亦能损
人,全在医者一心一手之间。要学我医术,须得有
善及世人的决心和念想,切不可存那损人害人的心
思,你能做到吗?”明空道长正色问道。见到道长
一脸的庄重和肃穆,小周为端正身子,直挺的跪在
了道长的跟前,沉声道:“道长放心,为儿如习得
医术,必定以救及世人为本分,段不会做那害人之
事!”话虽不多,却铿锵有力,面容坚定。明空道
长缓缓点了下头,正声曰:“如此便是了。”
“这本就是我俗家世代相传的《百草经》,你
且拿去,好好研习,先熟记各种药草。”
“所谓医者,医死人而活白骨,此乃医术的最
高境界。而寻医问药,须先从药草开始,如不熟知
各种药草,又如何能对症下药,开方治人……”
老道对周为开始了漫长的药理医理的讲解。
从此,每当早饭过后,明空道长便教周为开始
认识各种草药,且熟记各种草药的药性,另外还要
背诵一些医道歌赋,如《黄帝歌决》、《药性赋》
,以及道长俗家陈家的家传药方,也自被明空道长
编成了朗朗上口,易学易记的歌诀。
医道歌赋,是历代医家的经验,医道理论浩如
烟海,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必须要熟记背诵,如此
应诊之时方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择其要者而编
成的歌赋,自可供习医者记诵之用,这也是学习医
道的基本功。
每当夜幕降临,道观内便见一个身着宽大道袍
,手捧药书,摇头晃脑的少年郎,大声的诵读着种
种医诀。“辛温解表散风寒,麻黄发汗宣肺专。桂
枝解肌助阳气,紫苏行气宽中脘。生姜止呕降呃逆
,香薷暑月寒湿散。荆芥止血透风疹,防风止痛解
痉挛。羌活胜湿止痛痹,白芷排脓治鼻渊。细辛通
窍化痰饮,巅顶疼痛藁本善。风湿周痹苍耳子,辛
夷温通利头面……”
闲暇时,明空道长亦教周为辩认药柜里的各种
药材。人参,山豆根,小茴,马钱,甘草,甘遂
,艾叶,天麻,石斛,蛇床子,猫爪草,鹿角
霜……,性能归经,寒热温凉,一一讲解,结合周
为先前背诵的《药性赋》,且不管他能记下多少,
能理解多少,但叫他有个印象就是了。
周为也自聪明,学起东西来极快。明空道长说
上几遍,大都能记下,全然无需多费周折。纵一时
有些记不下来的,便向道长问过。晚饭之后,但有
时间,必会反复诵读,直到完全记下。其中的刻苦
与勤奋,令道长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