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子明兄很清楚,凭借着这个令牌。不管我有多少粮食,糜家都愿意收购,而且价格会高的多。”张宇拿出一块令牌,道。
赵亮接过令牌看了看。突然笑着说道:“张兄弟果然交游广阔。我就说嘛,一般人等敢以这区区年纪,就能组织这么一支义军。”
张宇对赵亮的话,只是笑笑,不说话。
赵亮也不恼,反而凑上前道:“张兄弟可知道。如今蛾贼败退,官军正在四处出击剿灭蛾贼,收复各地城池。”
“嗯,如今蛾贼溃散,收服城池那是必须的。不值得子明兄这么郑重的说出来吧。”不知赵亮何意,张宇淡淡道。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赵亮一脸神秘的说道:“但,如果有人向刺史府建议,说现在官军四处收服城池,导致官军极度分散;反而义军多集中在涿郡周围。义军军纪涣散,引起城内外治安混乱,民不聊生。因此提议刺史府裁撤义军呢?”
对于收服城池这些功劳,张宇这类义军是要靠边站的,只有如赵家这些大族可以去打打下手,分些汤水。这也使得官军既要维持地方安定,又要分兵围剿蛾贼,驻守地方,兵力处处不足。
“这是谁的提议,恐怕会得罪这数万义军吧?难道他就不怕引起骚乱?”张宇皱着眉头。裁撤义军,张宇义军的规模算是最小的,应该没事。
“这是赵椽使的提议。他的提议不是遣散所有的义军:而是本地义军遣回乡里,而外地义军就地裁减解散。理由是朝廷的封赏,只会封赏我们这些义军首领,而不会封赏下面的士卒。所以义军的多少也没关系。”
“什么?这个王八蛋!”张宇大惊。表面看,这提议有些道理,甚至利国利民。毕竟,这涿郡城内,一开始围城的时候,就囤积了大量的军队与难民。现在难民虽然陆续离开,但义军没有,反而数目较未成之前增加了。还多了数万蛾贼的俘虏。这些物资消耗,让涿郡这座刚刚被黄巾犁过一片的北地边城,已经有些不堪重负。而遣散义军归农,也符合战后安定民生的大方略。
但对于义军来说,情况就不同了。举个例子,比如说,张宇原本有六百义军,然后上报说斩获俘虏一千蛾贼,这情有可原,是大功一件。但如果张宇裁军到一百,然后军报说斩获俘虏一千义军,不知道的人就要开始怀疑这军功有没有作假。再者,比如说张宇义军中的张三俘虏三人,一旦将他遣散,那么他这功劳还算不算?但在张宇这里肯定是要算的。最后,汉末乱世,军权第一。削减这军力,那不是挡人前程么?而张宇则是首当其冲,因为那些由家族做支撑的义军,只要回到家族就行了,没有任何影响,裁减的是张宇这类没有根基的义军。
所以,张宇虽然愤恨,但刺史府一定会同意这个建议的。因为,这于官府朝廷有利,这是阳谋。一旦义军被削减,剩下的大猫小猫三两只,那还不任由他们拿捏。想明白了这一点,张宇冷笑:“为政不难,不得罪巨室。赵椽使倒是提出了个利国利民好建议。”
想了想,不是置气的时候,又问道:“我想子明兄既然跟我说这个,肯定是心有韬略了吧?”
“咳咳。张兄弟,你虽小我十来岁,但我们一直以兄弟相称。不如,你到我赵家。好吧,张兄弟是人杰,定不会久居人下。这一条就当我没说。”赵亮见刚说了开头,张宇脸色就变了,顿时转变了话锋。
“赵椽使说的是,要么裁减义军,要么就是回乡。既然张兄弟不愿裁军,那不如就返乡。现在各地蛾贼四起,官军连连败退,谁会嫌手下的军队多呢?我想庐江也不例外。如果张兄弟想回家,我赵家愿意帮忙,让刺史府出凭条。”
张宇眼睛一亮,离开,这个主意不错。原历史中,刘大耳不也是在幽州混不下去,然后才跑到卢植那里,然后遇到董卓。额,这个董卓对顶着汉室宗亲的刘大耳都不屑一顾,如果张宇碰到,到时不是自取其辱么。
想着,张宇笑着说道:“子明兄这个提议不错。不过,如果我们一起,义军加起来数千,倒是不怕闯不出一番功业。到时,我愿听从子明兄的号令。怎么样?”
没想到赵亮反而一脸尴尬的推辞道:“这个,谢谢张兄弟的好意。只是我赵家根基在涿郡,功劳再大,也不会脱了这根基之地。”
张宇点点头,表示理解。有赵家背后支持,手中又掌握着一只千余人的义军,在涿郡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如果一旦离开了,赵家这支义军会不会让他带走还是两说。到了地方,就像张宇一样,谁会管你是谁?倒不如在涿郡自在。如果不出意外,有了这份功劳垫底,再加上赵家的支持,以后这县尉、都尉,还不是手到擒来,就是想弄个郡司马、裨将的官职也不是不可能。何苦再去外面受罪?
公孙瓒大营。
“伯圭兄。”
“张兄弟。今天怎么用空到我这来看看?”黄巾破,郡城开放。不但流民、难民被放了出来。大部分的义军也被赶出了郡城,只留官军守城。这每天的进出也就不能那么随意了。
“当然是庆功之风啊。伯圭兄,这次功劳甚大,恐怕升迁之日不远了吧。”张宇一脸庆贺之色。
“王将军昨日亲自将公孙大人从军司马升为校尉了。以后大人就是校尉了。”旁边一人忍不住得意的笑道。
“哦,原来是官升两级啊。伯圭兄,以后就该称你为校尉大人,恭喜恭喜。”张宇皮笑肉不笑道。军司马上面还有都尉,都为以后才是校尉。
公孙瓒老脸一红。毕竟此次连升两级,主要是夜袭蛾贼东营功劳。而夜袭东营的提议是张宇提的,贼首邓茂是张宇麾下的张飞杀的。结果张宇这边啥动静没有,公孙瓒就连升两级。这里面的龌龊,大家心知肚明。
“咳,我们兄弟之间,还谈什么这个。来来来,随老哥进来,正好王将军还赏赐了两坛好酒,一起尝尝。”说着,亲热的拉着张宇走向营内。毕竟是一起浴血奋战过的,做起来也不做作。张宇也很配合的向营内走去。
“伯圭兄的大营,真是错落有致,暗藏杀机,一看就是沙场宿将才有的手笔。”一番话,说的公孙瓒是得意洋洋。对于练兵扎营,行军打仗的本领,公孙瓒还是颇为自信的。
只是张宇话锋一转:“只可惜,小弟的本事不急伯圭兄万一。好好一个营寨,扎得像个土匪窝。还望伯圭兄能助小弟一二啊。”丫丫的,前些天那二十余匹白马换的赵云一行人呢?到现在还没人影。
“额,这个好说。那些人我已经给张兄弟准备好了。”公孙瓒大笑道:“来人,去将韩子莒那些人叫来。”
见张宇看过来。公孙瓒笑道:“张兄弟,为了你的事,老哥也是煞费苦心啊,终于给你凑足了二十人。为首的就叫韩子莒。到时候你就可以带回去了。保证张兄弟不会失望的。”
“哦,那就有劳伯圭兄了。”张宇笑着说道。心里却开始骂娘了,真当我什么都不知道。汉末三国,推崇的是一名一个字,如张飞,姓张名飞,一个字;还有廖化、周仓等。一名两个字的,几乎都是2B,比如,刚刚死去的程志远,还有裴元绍,武安国,都是酱油党,一个回合就被KO的角色,能有什么大动静。
两人说着,一行二十人进了营,将小小的营帐挤得抹不开身。为首的一人五大三粗,浑身散发出阵阵煞气,应该是久经沙场的。其他人也还不错。见了公孙瓒,全部单膝下跪,喊道:“见过校尉大人。”
张宇左右看了看。身体侧倾,问道:“伯圭兄,那个常山赵云是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