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平是个活泼、踏实、热心的女孩。这种形容有些过于陈旧?但我一直以为陈旧的越是质朴的,这世界太过浮夸了。
那天阳光依旧的烈,风依旧的烫。这些擦过皮肤,不由渗出细密的汗珠。我和张平平是在柳芳站遇见的。
十年未见,从没想过十年后的第一次会是在陌生的城市。缘分真像神奇的绳索。有缘,尽管天涯海角,这绳索终将会牵引有缘人相遇。无缘,即便近在咫尺,两也终会因种种原因而错过。
地铁站依旧时刻涌出急促的人流。或低头疾走,或转向其它路线。
“方菲。”
顺着声音方向望去。一位身着半大深色休闲服的女孩向我夸张的摆手。是的,这个人就是张平平。我的小学同班同学,我儿时最好的朋友。
我笑笑,和从前一样,腼腆的向她挥挥手。
“北京热死了。地铁人超多。”几年的时间,我本以为再相见两人会生疏,至少不像此刻这般熟络。张平平却完全没有给我任何生疏的机会,挎着我的胳膊就向外走去。
“你还是老样子,不爱说话。”一路,张平平絮絮叨叨,不停的说着北京的天气,北京的交通,北京的空气??????种种,不过我都没有听进去,因为她还是和以前一样叽叽喳喳,而我也还是和以前一样选择性失聪。
“我带你去我那。”我终于抓住她停顿的空隙,急忙插话。
“也好。还能顺便歇歇脚。挤地铁累死了。”
边说边走,很快便到了我表姐——韩冰的住处。
“你喝水吗?”进了屋,我拉着张平平坐到我的小床上。生怕她一个不留心,坐到别人的床。毕竟我是借宿啊。不能太随意啊。虽然那人是我表姐,但她真的很冷啊。
张平平摆手,从身后黑色双肩背包中拿出了自己的水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她的水杯,脑海不自觉的就会浮现出我的万能大饭缸。
“你找工作没有呢?”
“还没。我家亲戚正托人帮我找工作,我还在等信。”想起这事儿,我也很郁闷。
“哦,也行。是什么工作?”
“你知道我是学旅游管理。毕业后想试一试。”
“哦,导游好啊,还能四处玩。”
我笑笑。她说中了我的心思。工作快乐于一体,这正是我的终极理想。人不是工作的机器,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颠倒了本末。或者说是在奔波中渐渐忘却了生活的意义——享受生活。
“你这次来北京待几天?”
“四五天吧。这边有个客户,明天需要去见一面。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张平平撇撇嘴。
“那晚上我请你吃饭。”
“你刚毕业,请客就算了,等你赚了钱再说。”
我却还是坚持要请她吃饭,礼节是绝对不能少的。而张平平却坚决的拒绝。最后还是张平平说出了实情,原来她是打算去找她男朋友。我有些尴尬,未免自己太过热情实诚了。
“那好吧,等你有时间我在请你吃饭。”
“成。”
“你有男朋友没呢?”提起男朋友,她也就顺带着打听起我来。
“还没。”
“也是,不急。慢慢找。”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我的目标很明确,努力奋斗,发展事业。(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好二啊)
“我男朋友也在北京,改天介绍你俩认识,正好也能照顾照顾你。”
“好。”我嘴上应承,内心却并不打算认识她的男友。我就是这样别扭的人。对于不感兴趣的人,一概不想见。现在回想起那时我是如此幼稚。
人们总习惯把东西分门别类,比如做房地产的就叫地产界,做软件的就叫IT界,除了这些,人们还可以把朋友分成各种类别,比如诤友、挚友、损友??????
原来世界是由无数的各种圈子组成的,而交际就是连接这些圈子的桥梁。只是那时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一心只顾着自己的兴趣,却险令自己陷入窄路。路是要越走越宽的,你要记的,无论何时都不要胆怯,勇敢的认识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因为你不知道何时他们就是你人生转折的贵人。
张平平坐了一会便离开了。送走她时,我的内心是复杂的。原谅我的敏感,如果你深陷一个陌生的城市,又恰巧怀揣着胆怯的内心,相信你会和我一样。这儿是韩冰的家,我不确定,如果被她碰见一个所谓的“外人”正坐在她家中,会是何种的反应。几年的时间,真的可以拉远两个人的距离,甚至除了血缘,我找不到任何被称作亲人的理由,那是一种疏离、陌生的感受。
张平平临走前对我说,还会再找我。这句话宽慰了我的心。至少我的心因为友情而稍振作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