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继帝位,有心扶持许氏一家,并招苗德妃入宫,一路从才人,拜昭容,后进德妃,生豫王、福康公主一子一女。福康公主早年夭折,只剩豫王赵昕一子。
黑衣人便是当年逃婚之封有为。
自此,世间再无苗氏德妃和梅娘,而是多了苗虚、竖梅两个修道之人。
竖梅一直在苗虚面前陪伴,照顾起居,同时跟着苗虚修习心法。几年下来,功夫虽不如苗虚,但也算略有小成。
两年前一日,苗虚突然将竖梅唤至身前,让竖梅参加一个名为“天星堂”的组织,只说此堂专做诛奸除佞、匡扶正义之事。
竖梅果断答应,并了解到,苗虚不知何时笼络一帮死士,其中就有臭名昭著的“北天七杀”。
“北天七杀”是由七位女子组成,以北斗七星命名,分别曰为:“阳明贪狼”天枢;“****巨门”天璇;“真人禄存”天玑;“立冥文曲”天权;“丹元廉贞”玉衡;“北极武曲”开阳;“天关破军”摇光!个个绝顶高手,各持一把宝剑,宝剑刻其名,人在剑在、人亡剑毁;各自又有杀招,但属绝密,一般不示于人,见过的都已身死。
竖梅只见过“真人禄存”天玑,也就是王安石打退两次的蒙面女。
前期,苗虚率领“北天七杀”等人,还做些杀富济贫之事,竖梅倒也支持。可之后,苗虚渐入疯狂,接单便杀,老幼不存。
竖梅劝说几次,反倒被苗虚嫌弃。最后苗虚为图耳根清静,将竖梅贬至梓州五泉观做主持。
王安石听完竖梅之言,心惊肉跳。在他心中,苗德妃一向贤淑谦卑,从无嫉妒之心,口碑极好。没想到如今会转变成如此不堪之人。安石好奇问道:“按说你为护主,绝不会将此事告与我知!不知何故让你和盘托出?”
竖梅冷言道:“正为护主!如今娘娘离经叛道,所做之事几近疯狂,贫道不能眼见昔日主子堕入魔道!我知此事经你插手,终有水落石出一天!到那时,只盼王大人看在圣上面子,放过娘娘!”
王安石听罢,直言道:“我敬你忠心耿耿,可此事事关重大,我定会上报圣上得知,一切听由圣上发落!但我敢保证,德妃娘娘不会命丧我手!”
竖梅双手合十,道:“王大人刚正不阿,相信你决不会徇私枉法!贫道反倒放心了!谢过王大人!”
##########################
河北东路官道。
包拯率领一众人等浩浩汤汤前往大名府。
史不常与包拯同乘官车。
为引人耳目,耶律红叶和小柔还坐之前的马车,由六捕卫“化日”上官普晷、“劈风”公孙寻风左右保护。
包拯在车上问史不常:“休怪老夫性急!当年史御医为豫王医诊,之后为何突然离去,从此销声匿迹?其中定有缘由!还请史御医告之,以解多年困惑!”
史不常一声叹息,缓缓道来。
事发当日,曹皇后速招史不常觐见,言之豫王殿下突然重疾,吩咐他火速赶往豫王府为豫王诊治。
史不常不敢耽搁,奉命前往。
进王府,史不常见到豫王便为其把脉。他发现豫王腹内有一团火气横冲直撞,很难捉摸。依他所学经验,豫王乃是中了“灼尸蛊”。
“灼尸蛊”乃是大理国苗疆一带邪恶蛊师害人之术。蛊师利用蛊虫,在七七四十九日里喂食各类火毒之物。大功告成后,将蛊虫收入蛊罐内收养,每日只需喂食一次,多年不亡。欲害人之时,蛊师只需悄悄将蛊虫放入那人身上,蛊虫自会寻机,或耳、或鼻、或口、或脐,凡有孔之处皆可进入体内,半日便可发作。发作后,中蛊之人腹内如火烤油煎一般,痛苦不堪。然最坏之处,此蛊一旦发作,只有六个时辰活命。六个时辰后,中蛊之人五脏六腑皆化,只剩一副皮囊。若中此蛊,并非无救,需找寻一十二种至寒之物,食之便可解除蛊术,蛊虫自毁于体内。可这十二种至寒之物所存之处天南地北,且有四季之分,一般人很难在短时内集齐。换句话说,除非之前手内已存足所需,否则中蛊之人必死无疑。
史不常详问王府下人,得知豫王乃是在一个时辰前发作,于是断定,豫王还有五个时辰的寿命。说来也巧,史不常曾研究过苗疆蛊术,对“灼尸蛊”亦不陌生。他手中已存有十一种至寒之物,唯缺一样“白鳝”。此鳝并非河鳗,乃是在深山洞窟中、石缝积水内生长,终生不见日光,通体雪白,无目,肉粉而寒,罕见至极。史不常着人将家中那十一种至寒之物取来,送与豫王府,自己则骑快马火速赶往汴梁城西北百五里路覆釜山中。
覆釜山分属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今河南焦作),因魏晋时期“竹林七贤”在此山相与友善而名声在外。此山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自是不乏文人墨客常往。前朝大唐名人钱起游历此处之时,曾作诗曰:“崖石乱流处,竹深斜照归。主人卧磻石,心耳涤清晖。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云栋彩虹宿,药圃蝴蝶飞。恶嚣慕嘉遁,几夜瞻少微。相见竟何说,忘情同息机。”虽是怀念孙登之诗句,却更显此山之妙。
史不常为何来到此处?只因他年少之时,曾来此山寻医问道、修行“无虚太极拳”法,得知此山百家岩有一处山洞,听说洞内有“白蛇”,奇毒无比,游人亦不敢往。不常怀疑此物就是“白鳝”,所以直奔而至。
虽属侥幸,但史不常为救豫王,只有冒险一试。
来到百家岩,史不常根据记忆,轻车熟路,跟快找到那口山洞。遂取火折进入其中。
洞内蜿蜒曲折,处处湿滑泥泞。约走近一里,山洞变窄,隐约传来流水之声。
史不常跌跌撞撞,终于找到一处水潭。潭内积水不深,清澈见底。不常合鞋进入水中,只觉冰凉刺骨。乱寻之中,不常从一处石缝中看到一团白色之物,心中激动万分,便伸手去抓。
却不知史不常是否抓住那物,且是否就是所寻“白鳝”?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