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一度时期,SX各地的煤矿,经营方式都是承包制,矿主不亲自经营煤矿,承包给别人,收取承包费,既免去了那份辛劳和繁琐,也稳赚不赔。有一点人们心照不宣,经营的没有矿,有矿的不经营。
翟大发经营的永兴煤矿,也不是他本人的,而是他姐夫冉志刚的。但这是一个没多少人知道的秘密。冉志刚是当地一个炙手可热的官员,经营煤矿是违反官场禁忌的,况且,这个煤矿的来源是否正大光明,很让人怀疑。一旦造成不好的影响,那就无法收拾。翟大发内心深处并不情愿经营这个煤矿,是他姐夫和姐姐硬要他先干着,等有合适的人选之后再离开。翟大发是由姐姐姐夫一手带大的,姐姐姐夫对他恩重如山,他们要求他办的事,他不便推脱,只好硬着头皮干。
现在,翟大发可算是找到合适的人选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冉光荣这小子,不就是一个最佳人选吗?啊呀,冉光荣,冉志刚,他们竟然都姓冉,正好是本家呀。虽然隔得天远地远,但说不定八百年前就是一家。既然是本家,那就不是外人。这事情就好办多了。我们中国人谁没有家族观念?
翟大发决定,尽快与姐姐姐夫谈谈冉光荣这个聪明能干又乖巧懂事的ZQ崽儿。只是,他还想继续考察这小子一段时间,看看他是不是真正可靠。只要真正可靠,把永兴煤矿交给这小子经营,他放心,姐姐姐夫也放心。千万出不得纰漏,出一点纰漏都是大事。
翟大发不在煤矿的这段时间,冉光荣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格外小心谨慎,生怕出一点不好的情况,白天睁大眼睛盯着各个生产环节,晚上就在脑中翻来覆去地回想煤矿一天的运转情况,努力回忆有没有疏忽大意的地方。他觉得自己像在做梦,自己怎么着也还是个毛桃子小伙,顶多算得上半个大人,啥都不懂,翟叔居然就放心地让自己替他顶着这么大一个矿,这万一出了啥事,他可怎么交代呀?他知道煤矿的风险,不出事则罢,一出事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他也知道,干这个行业的之所以不怕风险,是因为吓得死人的暴利,只要家中开着煤矿,票子就会哗啦哗啦地朝家里流淌。冉光荣觉得,他与翟大发之间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从见面的那一刻起,翟大发对他就是那么热心,事事都帮助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如果不尽心尽力为翟大发操持,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过了一段时间,冉光荣才发现,自己真是太嫩了,自己应该多依靠班组长,发挥班组长的作用,给他们加压,将他们这批人笼络住,自己就会轻松得多,省力得多。这样一想,他不禁心中豁然开朗。
他是个性急的人,马上就召开了班组长会议,要求他们在翟矿长不在矿上的这段时间,一如既往地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履行好各自的职责,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保持正常的产量。这些班组长都是一些相对能干的人,自然晓得要卖力,才能得到信任,也才能挣到更多的钱。他们在会上都纷纷表态,说是一定要努力搞好生产,抓好班组的安全,既要安全,又要效益,安全生产两不误。说是要牢记矿区的安全生产标语,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大家都一起念起了矿区那几条标语: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这一切自然都在翟大发的掌握之中。他不由得对冉光荣这小子刮目相看,这小子懂得抓住事物的根本,懂得抓主要矛盾。看来,这小子的确是个可树之才。是时候了,是给姐姐姐夫建议的时候了。
他找到姐夫,直截了当地对姐夫说了他的想法。
姐夫沉思良久,才说,如果冉光荣真像你说的这样能干,我觉得未尝不可。当然,我们可以提高他的待遇,让他安安心心踏踏实实为我们工作。只是,你千万不能看走眼啊,毕竟他还是个年轻人。
翟大发见姐夫已经有了接纳建议的意思,就说,这小子年轻是年轻,可他有一定文化水平,听说是读过初中的。只是因为母亲死了,家里困难,欠下了债,才辍学出来的。我看这冉光荣不是等闲之辈,可以为我所用。
冉志刚道,既然这样,你去与他说好了。不要抬出我来。你以你自己的名义跟他谈,先让他试着管理一段时间,得留下一些余地,观察观察再说。
翟大发有了姐夫给他的尚方宝剑,心里就有了底。他对冉光荣这小子是有信心和把握的。他甚至觉得,这小子简直就是上天送给他的一个特殊礼物,是上天特意派来帮助他的。
回到矿区,他将冉光荣叫到办公室,郑重其事地说,光荣,我想将永兴煤矿交给你来管理,你觉得怎么样?
冉光荣一愣,他心中惊讶万分,觉得翟叔做出这个决定,简直是跟他这个ZQ崽儿开玩笑。前些时候,替他顶一段时间也没啥,毕竟只是短暂的,自己承担的压力到底有限。如果让他独自一人长期管理这么大一座煤矿,他如何承受得了?他担得起这个重任吗?
翟大发想,这个决定必定会让冉光荣感到突然。果然不出所料。如果他不感到突然,则会是怪事,那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翟大发喜欢能干人,喜欢人才,但不喜欢太有心计的人,太有心计的人往往是精于算计也乐于算计的,交往起来就会让人伤脑筋。
他对冉光荣这小子更加满意了,笑着说,光荣,不瞒你说,我想将这个煤矿交给你来管理。我已经观察你很久了,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只要你将煤矿管理好,保证产量稳中有升,保证不发生安全事故,我就会重奖你。我说过,我不会亏待你。你的待遇将与你的贡献挂钩,有可能会是你现在工资的十倍,二十倍,甚至百倍。前提是,必须尽心尽力将煤矿管理好,将煤矿效益提高上去。你有什么想法?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冉光荣一时拿不定主意。他对自己没有信心,这么大一个煤矿交到他手上,他能让它快速运转吗?几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秉性不同南腔北调的矿工,他能将他们管理好吗?但无论从哪方面考虑,这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就像是天上真的掉馅饼了。如果他能拿上十倍二十倍的工资,他一下子就会富裕起来,家中欠的那点债就不在话下了。在矿上干的这半年时间,他挣的工资十分有限,勉强可以维持生活,勉强可以给家中一些补贴。他从家里的来信知道,父亲用他寄回去的钱,已经还了一些欠账。如果就像现在这样坚持下去,要还清欠账也不难,但要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希望就很渺茫了。作为家中的长子,他太想改变家中那种赤贫的现状,他觉得他有责任让父亲弟弟还有姐姐过上好日子。父亲太苦了。母亲就那样走了,走得那样让人心痛。他不想让父亲再步母亲的后尘。姐姐也苦,正是依恋母亲的女儿年龄,却突然失去母恃,仓促出嫁,连一点像样的嫁妆都没有置办。他撇下父亲和弟弟出来了,家里还得姐姐照顾,两头奔忙,真是太难为她了。弟弟更可怜,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亲,再没有机会在母亲怀里撒娇了,再也不能得到母亲的呵护了。没有谁要他承担这种责任,但他就是觉得自己有这种责任,义不容辞,天经地义,责无旁贷。现在,机会就摆在他的面前,他本能地觉得,自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抓住。但他的顾虑也很多,倒回去几个月,他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糊涂虫,一个啥事都不管的毛桃子。这才多长时间呀,就要他来承担这样的重任,他感觉到这非同儿戏,却又与儿戏如此相似。他担心的是,自己一旦干砸了,方方面面如何交代得了。他想起了临出来时,父亲叮嘱他的一些话:要讲信义,我们没有别的本事,但我们必须讲诚信。不要让别人把我们江东人看扁了。只要你带着一颗耿直诚实的心,不怕吃亏,真心真意对人好,一定能够遇到好人的。
冉光荣忐忑不安地说,翟叔,这么大的事,你让我考虑考虑,好吗?
翟大发再一次领略到冉光荣的诚实。倘若换成其他人,说不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当场就一口应承下来了。冉光荣的谨慎和犹豫,正说明他是一个十分认真的人,这正是他非常看重的品质。
他高兴地说,好!两天后,我希望听到你肯定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