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系统发布,欢迎各位积极参与粉丝节活动,读书还能领红包,请注意相关信息通知)
.
听了蒋医师的话大家心里凉了半截。
雷鹤鸣急问:“蒋医生,他到底怎么啦?”
蒋医师说:“你们如果再晚来一会儿,恐怕就要穿孔了。”
“穿孔是个什么概念?”陈钊问。
“阑尾穿孔后大多会形成炎症、畸形、窦道、瘘管等病理改变,大量细菌就会被腹膜及肠系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败血症,威胁生命。引起腹腔中毒性感染,严重感染可致肠坏死威胁生命。腹膜炎后引起肠粘连致完全性肠梗阻威胁生命。”
“这么说我们送的虽然晚了些,但还算是及时的?”雷鹤鸣说。
“可以这么说。算是万幸吧。”
“噢,太好了!”程雨辰叫了起来,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太谢谢你们了!”雷鹤鸣说。
“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手术很顺利。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雷鹤鸣安排陈钊、施延暂且留下护理,待明日通知家长来后再行回校。
……
丁煜病假,具体的观测任务程雨辰、肖晓林主动担当起来。
肖晓林在虹都住了十天,阶段观测任务全部成完,要回省师大。到了第十一天,程雨辰骑自行车带上肖晓林到县城赶长途班车去了。肖晓林与雷鹤鸣深情地握手道别。
“欢迎再来!”雷鹤鸣说。
“明年春天我和孙教授一块再过来。”肖晓林说。
……
在虹都的十天里,肖晓林与程雨辰朝夕相处,倾盖如故,无话不谈,除工作学习外,晚上睡觉前便喜欢听程雨辰讲学校的逸闻趣事,加深了他对虹都的了解。
一开始的两天,本来是觉得好玩讲了两个类似笑话的故事,肖晓林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便缠着程雨辰每天晚上必须给他讲一个好玩的故事,不然的话就不让他睡觉,有时甚至将他的被子掀掉。程雨辰被他缠得没有办法,只得搜肠刮肚,捕捉有关典故讲给他听。十天里共讲了十二个有关虹都的故事或笑话,每次都逗的肖晓林哈哈大笑,有一次甚至笑得差点背过气去。
.
第一日。
这天吃过晚饭,整理完当日的观测数据后,程雨辰便与肖晓林聊起天来。
肖晓林说:“今天我遇到一位老头,对我非常客气。他走到我面前时突然猛地抬头跟我打招呼,当时把我吓了一大跳!”
程雨辰哈哈一笑,说:“你讲得一定是老黄!”
“老黄是干什么的?”
“是学校饲养场的,负责管理那几头牛和驴。”
“我就纳闷,他对我怎么这般客气呢?他还说‘你怎么这么稀’,我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是他的特点,我刚到这里时也有同感。当他和你相向而行,远远看到你走过来的时候,他通常情况下是低头继续前行。然而,当你走到他面前的一刹那,他便猛地抬头,表现出十分惊讶的样子说,‘哟!这不是程老师吗,你怎么这么稀呀?’等问候语,最后再‘嘿嘿嘿’善意地笑几声,让你大有受宠若惊之感!”
“哈哈,对对,就是这样子的!”肖晓林深有感慨地附合着。
“今天我就给你讲讲有关老黄的几段趣事怎么样?”
“好!”
学校食堂的东边有一间房子,是老谢开的一个小商店,基本上满足了全校师生的生活需求。而年近七旬的老黄却别出心裁地在他住的坝坡上又开一个小店,似有与老谢叫板之意。不过,老黄开的小店恐怕是世界上最小的商店了。他住在坝坡上土墙结构的子母房里,房子很矮,山墙开门,要躬着腰才能进去,屋内的一个小木箱子便是他开的商店。有人来买香烟、火柴等生活用品时,他便打开箱子……
老黄家经常失火,令人费解。有一次,老黄的家属做饭时不小心引起了火灾。她一时只顾锅上忘了锅下,火渐渐蔓延开来,直至烧至房笆引起大火。老黄见状吓地大声喊叫“救火呀!救火呀!……”人们闻讯及时赶到将火扑灭才未酿成大灾。奇怪的是,之后不久老黄的茅草房又接连发生两次火灾,“救火呀、救火呀”的求救声不时发出。雷校长看他住在坝坡上很不安全,茅草房又经常失火,于是在办公区东面专门腾出一间砖瓦房给他住,而他的商店也扩大了阵容,商品都摆在了桌子上,收的钱款则放在抽屉里。一天,不知什么原因,老黄的房子又失火了!此时的老黄头脑似乎很清醒,抢救最关键的东西,他迅速拉开抽屉,一边把钱往怀里装,一边大声喊叫“救火呀!救火呀!……”这一次,实际上是他小店前临时做饭的一间类似庵棚的简易小房子着火了,火势也不大,人们闻迅赶来,很快便将火扑灭了。不知是因为过度紧张,还是因为开小店零钱较多,此时的老黄还在他小店里一边往怀里装钱,一边仍继续大声喊叫“救火呀!救火呀!……”直到听到人们在他背后的笑声,他才回过神来。然而,这一次他家属的头发被烧焦了一大片!老黄看到后却风趣地说,你这老太婆,都六七十岁了还赶时髦,还做烫花头!
……
“哈哈哈……”听到这里肖晓林大笑,“把烧焦的头发说成是‘烫花头’,真是太逗了!”
程雨辰说:“当时老黄被‘烫花头’臭骂了一顿,死样子,我差点被烧死了,你还有心思拿我取乐!”
……
老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撵驴那件事。
老黄成婚二十多年“烫花头”方生一子,老蚌珠胎,不胜欢欣。然而,前几年儿子上大学时得了一场重病,虽九死一生捡了一条小命,却沉疴难起,迟迟不能恢复元气,鸡鱼肉蛋大补也无济于事,竟成痼疾。大家都说,这孩子没有希望了。儿子病笃急坏了老两口,整日以泪洗面。一天,老黄的一位朋友来访,向他推荐一方——弄几个胎盘给儿子吃。老黄将信将疑,便报着试试看的态度托人到某医院索取胎盘,很快如愿。“烫花头”按平常做菜的方法将胎盘做与儿子吃。不久,奇迹出现了,儿子在连续吃了两个胎盘之后,病情便开始好转,竟枯木逢春,很快痊愈下床,又变成了一位身体强健、活蹦乱跳的小伙子!一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老黄也因此深知胎盘的威力,从此以后便视胎盘为人体康健的珍宝!
不久,老黄自己身体欠佳,于是,他就想再次索取胎盘供他食用。但是,这次却未能如愿。不日,老黄负责饲养管理的那头驴跑了出去,他发现后就去撵驴。驴在前面跑,老黄在后面撵,十多分钟也没能撵上。老黄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他感到力不从心,认为是因没有吃上胎盘才导致身体没有恢复康健,于是越想越气愤。这时,他竟气急败坏地说,该死的驴,让你跑,我要是吃上两个胎盘,我能跑给你撵!
……
“哈哈,‘我能跑给你撵!’太搞笑了。”肖晓林听到这里大笑,“看来这胎盘在老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视为强身健体的灵丹妙药了。”
“是的。”程雨辰说,“当时老黄可能也是有意在搞笑,但被教职工知道后就传为笑话了,一提起老黄撵驴的事,人们就哈哈大笑。”
……
那头小毛驴全身毛暗灰色,头部尤黑,因而称之“乌头驴”,其役用性能良好。几年以前,学校经常用小毛驴拉石磨,磨面供师生生活之用。后来由于学生和教职工增加,便放弃原始的驴拉磨方式,改为拉原粮到城关面粉厂兑换面粉。因而那头小毛驴便也改行了,拉着一辆平架车往返于虹都和县城之间,成了学校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
有一次,雷校长安排老黄赶着那头驴拉着平板车到县城换面粉,车上装有几麻袋小麦。紧跟其后的是虹都农场一辆由两骖一服三匹马拉的马车,也是拉小麦进城换面的,车把式是老王。这时,老黄突然回过头对老王说,老王,我们比赛一下车速好不好?我的驴车在前面跑,你的马车在后面追,如果能追上我的驴车,中午到县城我请客;马车若是追不上驴车你摆场子,怎么样?老王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差点笑岔气,心想,哪有马车撵不上驴车的道理?同时,他曾在104国道上与数辆马车比赛,策马飞舆,取得头筹。于是,老王便非常自信地说,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许反悔呀!老黄似乎也很有取胜的把握,说,一言为定!
随即比赛开始,双方纵辔遄行。老黄挥舞皮鞭拼命撵驴,老王“喔喔驾驾”奋力催骥。驴车、马车便在“劈劈啪啪”的皮鞭声中,在一阵紧似一阵宏亮的吆喝声中“嘟嘟嘟”你追我赶飞掠而过,向县城奔去……
然而,这一次老王失算了。
一开始倒还车驰马骤,当进入芦苇地带后,眼看着前面的驴车飞速向前,而他的马车就是跑不快。尽管他皮鞭挥舞的“噼噼噼”“叭叭叭”不停作响;尽管他“喔喔喔”“驾驾驾”喊破了嗓子,怎奈往日风车云马今日却是蜗行牛步……驴车到了分洪闸时,将马车丢了半里多远,老黄宣告胜出。中午老王果真履约请了客。
……
听到这里,肖晓林瞪大双眼说,“马车竟然跑不过驴车,我有些不理解,这是为什么?”
“是这样子的!”程雨辰笑着解释,“因为,在这两边都是芦苇的羊肠小道上,马车前排有两匹马并行,而伸到路中的芦苇不时地碰到马脸,因而马车跑不快;而老黄的驴车只有一头驴,靠中间走,芦苇对它并无大碍,因而行进迅速。”
“哈哈,原来这样。”
“老王输得心服口服,于是不得不请了客。”
“哈哈哈……”
有七律为证:
板车骏驭运粮忙,芦荡茫茫赛场当。
纵辔撵驴蹄进疾,扬鞭催骥趾飞扬。
服驴路敞风驰快,骖马芦挠蠖蠕彷。
驰逐洪闸明胜负,飨赢饕餮互传觞。
.
河流湖泊布星罗,水气氲氤虹景多。天赐龙潭虹最盛,古虹城外是虹都。明日更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