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婕妤哪里是不想选个边儿,她只是还没想到选那边儿,所以还没确定立场。
皇上和太后就差明枪暗火,陈婕妤是个聪明人。皇上毕竟是皇宫的主子,太后当权,又能真正的当多久,皇上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陈婕妤只是在摇摆不定而已,不然昨夜明靖轩也不会让她来当挡箭牌。今日提起子嗣的时候,陈婕妤脸上可不是害羞,是为难。眼下这时间,明靖轩同样是摇摆不定,他谁都不敢宠幸,若是有了子嗣,明靖轩只会多一条绳子在顾太后手上。卓青芸扶着额头让青黛不要想那么多,先去安排饭菜。
那天夜晚之后,卓青芸再也没有见过皇上,很多消息都是从青黛姑姑这边说来听的。皇上去了兰心宫,宠幸了魏美人,却没有再行册封。头两天,卓青芸还会从噩梦中惊醒,一身冷汗的转过身继续睡觉。
明靖轩纵然再无权无势,抹杀掉一个后宫的人的资本还是有的,何况是卓青芸这样弱小之辈。
她往后的路,难道就要凭借着一腔装出来的孤勇来搏斗吗?
许是心思太多,几日冷热交替,加上春天吹来的季节风,卓青芸反而是病了。在外人看来,她已经毫无出头的势头,御花园的那几句话并非是她出头的前兆,而是让皇上厌恶的一段话。这朱秀宫自从钦点之日过后,宫女和嬷嬷该走的走,留下来的也都是不受重视的秀女。内务府也不再来关照,这场病反而落得无人问津之地。
青黛着急的把手放在卓青芸的额头上,温度烫的吓人,这样下去会烧坏脑子的。青黛小心翼翼的拍拍卓青芸的脸,趁着卓青芸醒来的一点点迷茫问:“主子,这宫里有没有人肯来帮你?”
直接去太医局也不是不可以,只怕主子辈分太小,没人太医愿意来。或者来一趟,但是不伤心,胡乱抓点药就给打发了。
平日里,卓青芸和锦绣宫的几位关系不错,她们应当可以帮点忙。只是青黛不知道,依照自家这个小主的脾气,愿不愿意去锦绣宫。然而正当青黛打算慢慢分析利弊的时候,卓青芸拖着干燥的嗓音开口:“去康安宫,裕太妃。”
青黛得了令,想起上次刺客的荷包之礼,可这应该不算是好的交情,但既然卓青芸开口了,青黛只好照做。不出意外的,青黛被康安宫的嬷嬷拦在了宫外,她拼命的解释小主病重,望太妃娘娘救人一命。青黛在外跪了半个时辰,嬷嬷才重新出来,被引荐到店内。小心翼翼的跪下,在裕太妃和李太妃面前诉说主子的病情。
“两位太妃娘娘,我家小主千里迢迢从坤州前来京城,在这宫中无依无靠。如今病重,嘴里一直念叨着让奴婢来长寿宫和康安宫看看,要看一眼给娘娘的安危才肯放心。奴婢就想起那日刺客行次,第二日小主就赶忙来了康安宫,太后娘娘正在早朝没能见上一面。奴婢斗胆,请两位娘娘看在那日安神荷包的份儿上,救救我家小主。我家小主向来与人为善,不善争斗,从未有过害人之心,在宫里也一向本份不爱多言。请两位娘娘明鉴。”青黛字字说的慷锵有力,一个安神荷包的确不管什么事,这宫里也不缺哪些小玩意儿。可与人为善在这宫里不多见,也就一句话请个太医的事,想必两位太妃不会吝啬。
“裕太妃啊,上次那个秀女来的时候,我就说过是个老实本分的主儿。要不,就让太医去看看吧。”李太妃倒是一脸慈祥:“不然怪可惜的,荷包虽是陈婕妤绣的,礼物毕竟是卓秀女送来的,送该还礼的是不是?”
裕太妃一脸配合的点点头:“还是姐姐想的周到。”转脸告诉青黛:“先起来吧,我会命人让太医局的潘太医走一趟的。若是需要什么,就差人来康安宫,本宫会安排的。”等人走后,李太妃看出裕太妃焦虑的心思,安抚的摆摆手:“就是个叫个太医,太后不至于这么小气,若她说你坏了规矩,就是是我指使的。咱们都是先帝的遗孀,她不能这点权利都不给你。”
潘壁君隔着屏风为卓青芸诊脉,完事之后让小童收拾好东西才起身:“青黛姑姑不用着急了,娘娘只是心中忧虑,积郁成疾。往后啊,只要多宽心,多出去走动走动,就不会有大问题的。这几日,本官还是让小童送两贴药来,您按照方子按时给娘娘服下。不过娘娘这是心病,还是要宽心养性,不可太过烦闷,遇事多家疏导才是上策。”
“谢过潘太医,奴婢送您出去。”
“娘娘可能一会儿才醒,你干脆跟我去太医局抓药吧,我也该回家了。”
青黛姑姑不愿多谈,容易得罪好不容易请来的太医。太医不都是十二个时辰都在宫里的吗?这位潘太医有何特殊?想回家就回家?还是昨儿个在宫里当差,今日早回家?从太医局回来的路上,青黛平静的和太医局的小太监聊天,一打听才知道这位潘太医哪里是昨夜当班。他是昨儿个才开始不当班,今日是被宫里的人急急忙忙叫回来的。
“小主,您多奇怪不奇怪?奴婢可从来没听过康安宫和潘太医的关系这么好,奴婢在长寿宫当差的时候,见过两位太妃娘娘,她们生病都是太医局谁当差谁有空找哪位。”给宫里地位稳固的主子看病,太医局从来不懈怠的。
青黛说完,又心知说的太多,她不应该让卓青芸太操劳:“小主还是先休息吧,等日后有空再想。其实也没什么打不了的,这潘太医可能就是裕太妃随口说了一个有印象的太医。您应该静养,放宽心,不然心中郁结成疾,这吃再多的药也救不了你的命。”
卓青芸发现青黛很容易陷入自己的世界,不停的说话也不顾及旁人的感受。这药汤苦的要死,还不如不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