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忠离开家后,漫无目的的沿着大路往前走,他走了两天两夜走到了铁山镇附近,已是半夜三更,当时天寒地冻,他又冷又饿,再加上悲愤交加,直接昏死在了路边。
也是薛忠命不该绝,正巧此时有人经过此地将他救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薛忠醒来后发现他竟睡在温暖的床上,起身看了看,见这间房子虽很小,但桌子椅子都很齐全,桌子上甚至还有文房四宝。
他走出门外看了看,见外面还有两三间低矮的房子,房子外面还有院子。
他见院子正中那间房子里还有缕缕轻烟冒出,就走了过去。
走到跟前,只见房子的门楹上刻有一副对联:一气三清万物始,两极四象千秋传。
门楣上还有副无量天尊的横批。
薛忠见门是敞开的,就信步走进屋内,只见室内有三个神坛,神坛上供奉着三尊神像,每尊神像前各有一个香炉,每个香炉内都有三根檀香正燃烧着。
很明显,这是一个道观。
这时,一个老道走了进来,和薛忠打了声招呼请他去用膳。
薛忠忙向老道请教这是什么地方,自己怎么会在这儿。
老道让他先用完膳后再谈。
其实薛忠心里早就饿的发慌了,听老道这么说,也就不客气了,忙跟老道去吃饭。
饭很简单,小米粥,白面馍,清油炒白菜,外加一碟酸豇豆,但薛忠依然吃的很香,毕竟几天几夜滴水未进了。
吃完饭后,薛忠抢着去洗碗刷锅打扫卫生,老道也没说什么,就看着他干活。待他收拾完后,老道让薛忠坐下来聊聊。
俩人坐下后,老道就跟薛忠聊了起来。
薛忠听老道问他的情况,就将他的情况都跟老道如实说了。
老道听完,告诉薛忠:这个地方叫天道观,他姓姚名敬天,是本观的观主。
俩人聊着聊着越聊越投机,姚敬天觉得薛忠是一个很有悟性的人,也是一个可塑之才,就将他的真实身份说了出来:
原来姚敬天本是神山金顶峰三清观的一名道士,因见各大洋教在华夏泛滥,而本土宗教却因种种原因日渐式微,他下定决心要重振本土宗教,于是刻苦钻研了几个势头强劲洋教兴盛的原因,走访了一些颇有思想见地的人士,得出了导致本土宗教没落的几个结论:一,封闭保守且不懂变通;二,自持清高又自暴自弃;三,避实务虚脱离大众。
姚敬天以此几条向掌教真人提出要改革本土宗教,统一本土宗教,发扬本土宗教的建议。
掌教真人听了姚敬天的高谈阔论之后,不仅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反而说他的脑袋有问题,并将他从丹录上革了名,赶出三清观。
姚敬天从三清观出来以后,因老家是铁山镇人,就回到了铁山镇,筹款在铁山镇后的铁山上修了几间房子,起名叫天道观。
不过天道观既寒碜又没名气,当然也就没几个人来上香,若不是附近村民遇到红白事时找他,恐怕他连日常的生活费用都难解决!现在姚敬天的年纪已大,眼看就要到了面见三清的地步,传人却还没找到,没有传人,再宏伟的理想也是白搭!所以当他听薛忠讲完以后,就将自己的想法直接跟薛忠说了:他希望薛忠能和自己一起推动本土宗教的改革,将本土宗教发扬光大,让世上所有的人都来信仰天道!
薛忠听完后心想:反正现在自己是举目无亲,科举无望,奋斗无门,别说光宗耀祖了,就连养家糊口都弄不了!若是在宗教领域有所建树,能成宗作祖,岂不更妙!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扑倒在了地上,高喊姚敬天“师傅”。
姚敬天收下薛忠为徒之后,就开始教他一些有关宗教方面的知识。
过了几年,在姚敬天师徒的宣传下,信徒越来越多,天道观渐渐旺盛了起来,待姚敬天去世后,薛忠正式成为了天道观的观主。
薛忠成为观主后,见信徒有那么多了,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正式创立了天道教,自任天道教第二任教尊(追尊姚敬天为第一任教尊),并在教徒内挑选出三位优秀的亲传弟子,这三名弟子一个叫段天鹏,广善县人;一个叫舒同,义阳人,一个叫刘旺度,天湖县人。
薛忠的三大弟子中,为人最阔,城府最深,手段最狠的要数三弟子刘旺度。刘旺度此人也曾是名秀才,因国家废止了科举,他悲愤之余就去借酒浇愁,却被一群狐朋狗友拉去吃喝嫖赌,很快就沾染上了赌瘾,最后因嗜赌败家,将自己父母给活活气死了,之后他也就一直在赌场里厮混了下去。
刘旺度此人善于察言观色,极会笼络人心,他的脑袋很灵活,既能言善辩,又工于心计,善于杀伐决断。他有个妻子,叫慕容清,人长的很漂亮,小家碧玉的,待人接物和和气气,但为人很有见识,她给刘旺度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议,所以教中人都称她为女诸葛。
随着薛忠对各类道经的钻研日趋痴迷,渐渐地厌倦了管理教务,就想在几大弟子中挑选出一个来代替他管理教务。
三个弟子得知后就开始变着花样的来讨好师傅,他们每个人都想得到代理主持天道教的位置。其中刘旺度在慕容清的提醒下,利用手刃贪官成恩石,血溅恶霸成乃洪,活剐奸贼程奈荣,替薛忠复仇的事来赢得了薛忠的重用,并代替薛忠主持天道教事务。
刘旺度主持天道教事务期间,他先将段天鹏和舒同以传教的名义派了出去,排挤出了决策层,随即整顿了天道教内部管理层,渐渐地控制了天道教。
两年后,也就是一九一五年的夏天,段天鹏和舒同先后被刘旺度派人给暗杀了,刘旺度找到了正专心研究道经的薛忠,和他摊牌了,要他从天道教里消失。
直到此时薛忠才如梦初醒,他发觉他一手创立起的天道教早已不受他的控制了,就连他自己的命也捏在了别人的手中。不过薛忠此时也不在乎这些了,因为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死亡只是解脱肉体,而他的灵魂将会永恒的存在,现在他需要的只是死后的身份问题。
刘旺度听了薛忠的要求和愿望后,很爽快的告诉薛忠,他会满足薛忠的这些要求。
刘旺度随即让人给薛忠送来一瓶白酒和一个杯子。
薛忠打开酒盖,杯子都没用,仰起脖子“咕咕噜噜”的喝了下去,不多时,就倒地而死了。
薛忠死后一年多,也就是一九一六年的七月份,刘旺度在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精心准备和策划后,利用华夏国内几个派系之间的内斗契机,以“护法”的名义正式起兵造反,刘旺度自称护法将军。
刘旺度带领手下很快就占领了铁山附近的几所小镇,并攻下了天湖县县城,但随着政府派出了正规军来进行围剿,刘旺度因没有后援,所以寡不敌众,导致造反失败。
刘旺度失利后,连夜带人潜逃跑了,而天道教则惨遭义阳军政府的全面封杀,就连总坛都被焚毁了。
刘旺度逃出义阳后,慕容清给他总结出了这次失败的原因,她认为刘旺度要想东山再起,必须要改变以前的策略。
刘旺度听从了慕容清的建议,实行政教分离的管理措施,从天道教选出部分精英组成天国会,刘旺度任会长,天国会专职于军事行动;由慕容清主持天道教的教务,负责传教及招募信徒,为天国会提供生力军和一定的经济支援。
刘旺度组建自己的军事组织天国会后,又勾结上洋人,他利用洋人的支持建立了一支近现代化军队;他还用金钱和美女收买了义阳官府大量的官员。
又过了几年,刘旺度借助华夏再次爆发内乱的时机,率领亲信部队里应外合攻下了义阳城,从此占据了义阳地区。
刘旺度占据义阳后,为了避免大军阀攻击他,进行了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给周边的每一个大军阀都进行俯首称臣,按时上贡的基本策略。
天国会本是刘旺度为了实行政教分离措施而成立的一个组织,其脱胎于天道教。但后期,随着刘旺度去世,慕容清等人率领部分教徒出走国门,为了便于在海外生存,才正式将天道教改为天国会。
至于天道教或者天国会为何会被政府封杀,主要原因在于华夏新政府成立后,以慕容清为首的教徒对新政府采取了蛊惑信徒暴力对抗,煽动群众闹事等等非法的行为。
薛老讲到这儿,周新宇补充道“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当年由慕容清等人带出国去的教徒后来分裂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刘旺度的大弟子邵岩松为首,主要在东洋国活动;
第二部分以刘旺度的二弟子郑开启为首,主要在湾湾和相岗活动;
第三部分以慕容清的亲信吴迎春为首,在东南亚一带活动。
这几派之间几十年以来互相舌战攻击,都说自己才是天道教的正统。直到前几年,东洋人为了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出面促成了三地天国会首脑人物齐聚东洋的京都,开了一个大会,从此他们又联合为一家了。”
薛老问道“那他们这次派人来华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周新宇说“据说是来寻找什么宝藏。薛老,您可曾听说过天国会有什么宝藏?”
薛老摇头说道“当年刘旺度虽雄踞义阳,纵横江淮,但因义阳地区经济落后,人民太穷,连税收都缴不上来,而他的各项开销又大,可以说是府库空虚。若不是那样,他也不会靠指使人挖坟掘墓贩卖文物来养活军队。所以说他哪里会有什么余钱藏起来?”
周新宇说道“不过据接触过宝藏一事的人说,那个宝藏是东洋人藏的,后来东洋人侵华失败投降后,他们的一切都由刘旺度接收了。”
薛老摇头说道“这些我就不清楚了,因为东洋人侵略到义阳时,我就已经被监禁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