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自己身旁这位师傅不仅道行高深,而且武学修为也不弱,子房先生听完苦行佗的话语,当真是心喜若狂,心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如果自己能够学会这位师傅的一身武学,游历天下,踏遍大江南北,那岂不是有希望了,子房先生的心立即活络了起来,看着对面的苦行佗眼中充满了热切,说好像是猫见到老鼠一样。
未等子房先生开口,苦行佗好像就能够看得透他在想什么似的,先开口道:
“小僧自悟的功法,粗漏无比,但亦有些好处,那便是无定向,各人所学的亦不一样,虽说各人所修之路不一样,但前五层是相同的,那都是修练功法,使得身强体壮,高大威猛,一身力气使之不尽,内力霸道无比,后二层才是分辨修行路的所在,靠的是悟性,与外物无关。不过并无什么江湖上的门派有招式。想习,一是必须身强体壮的,二是有大毅力,后者才是重点,但能修至那一境界,就不是小僧能知的了,正所谓人各有志,所选的路自然亦不同,小僧选的是出家修身养性之路,与世无争,只为修行。施主既然想游历天下,踏遍大江南北,可曾愿意试上一试”
“多谢师傅恩赐”子房先生立即回道,听到苦行佗的问话,他是高兴的举手投足,与平时的沉着冷静的样子可是大不相同,如果是认识他的人,看到定会吓傻了,这还是那个自负聪明,遇到任何都不会起什么波澜的子房吗?
“师傅我真的可以吗?”子房先生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的,患失患得的心里让他都有点不自信了。之前还觉得自己的大志不能实现的可能了,心情失落了极点,好像整个人没有了灵魂一样,现在听到苦行佗言道自己可以修武,就是今后又可以游历天下了,心情是一下子从地狱窜到天堂,那是个高兴的,都不知在何方了。
“这要看看施主有无大毅力了”苦行佗双手合十含笑说道
“多谢师傅恩点”子房先生这时说的师傅,和之前称呼苦行佗为师傅里面含的意思已经变了,可能现在连子房先生自己也没有注意到。
之后的时日,子房先生苦修苦行佗所授的般若诀,凭着大毅力,苦修半年终于有所成,而后辞别了苦行佗,继续游历天下,完成他心中的大志。多年后子房先生回到那间他一生最重要一站的小破庙,但却再没有见到苦行佗,悲痛离去。
.。。。。。。。。。。。
“所以说为师这条命,全是你师祖捡回来的,但连他老人家最后的一面都没有见到,真是大大的不敬,这是为师今生一大憾事。”子房先生满脸悲伤的道
“人死不能复生,先生请节哀“萧青第一次看到子房先生这样的难过,即使是说自己多年没回家乡,也没有这样的难过,可想而知,那位高僧在子房先生心目中的重量几何了。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只能说这样一句话。
“是啊,我又何尝不知道呢?只是每每想起就让老夫难过不已,”很快子房先生就收拾好了情绪。
两眼直视着萧青,郑重的开口道:
“既然你已是我的弟子,我自然会把我所学的教于你,你悟性很高,能走多远,就得看你自己了。顿了顿,接看道:“老夫此生所自学的,所闻的。这些天来,你也看的差不多了。但能懂得多少,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但般若诀是你祖师所创,传于为师的,你师祖是老夫今生最敬重的人,他所传的武学,老夫自然慎之又慎,所以你心里也不必怪老夫。”
子房先生对苦行佗的感情,他自己也是分不清楚,虽说他能够游历天下,多亏了苦行佗传于他的武学,但他与苦行佗相处也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而已,但却是他此生最难忘的。甚至是传授,也是慎之又慎。
萧青没有答话,只是静静的听着子房先生的话语,子房先生看到萧青没有回答自己,也没有在意,好像是自顾自的说着。
“虎背熊腰比之当年的师祖也不曾多让,且你生性冷淡,遇事沉着冷静,毅力自然有,但能达到何程度就得靠你自己了。从明日起你随我去个地方,要有三五个月,今晚你回家和你母亲道个别,免得她担心于你。”子房交待完没有理会萧青如何想法,转身出了小茅屋。
竖日,子房先生和萧青站在一座不知名的山头上,眺望着群山,心绪激荡不已,迷魂山云雾畅绕,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看着就想去披开迷雾看个究竟,站在高峰俯视着群山,心中豪迈,好像可以指点江山,山峰藏去霄,虎啸震群山。
“如何?”子房先生没有回头,眼睛看着远方的云雾,好像是要把前方的云雾披开一样。
“似之阵形,但却粗陋。先生可对?”萧青简洁有力的回答的道
听到萧青的回答,子房先生眼中满是异色,回收了眼神,看了一眼萧青,响起了古井无波的声音。
“嗯,不错,此山之所以被名为迷魂山,是因为周边猎人,进山打猎,但多数有进无出,慢慢的进山的人就少了,而山中常年迷雾不散,故此人们称此山为迷魂山,那些打猎的猎人并不是因为此山中豺狼虎豹如何多遇难,而多数却为迷路,不知如何出山,被困于山中,才死去的。”顿了顿,接着道:
“此山之所以常年迷雾不散,却是山中七座高峰坐落疑似有阵形,山中水雾聚而不散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