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入住阿哥所的第二天,鸿煊也没有别的什么事情,只是在自己的住所,到处逛逛,房子都是工整精致的木结构,屋顶也是中国传统的大屋顶,造型飘逸而流畅,檐下木结构也是有冬暖夏凉的功效,所以虽说现在是夏日,正午也不会有阳光直射入房间内,所以自己所住的主房里也是相当凉爽,自己的书房里倒是很有文学气息,估计自己老爹考虑到自己以后得学习生活,里面的全是儒家经典,当然,也有领军治国的一些书籍,鸿煊顺手拿过一本,竖排的文字,却发现只能念个半边了。想想自己这一文化人也是应该开始学认字了。
折腾了好一阵子,鸿煊对自己的房子是相当满意。不禁觉得中午御膳房送过来得午膳也是相当美味,就多吃了点。刚打算调戏一下那两个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木头,刚转过身,就看见自己额娘身边的小太监冲冲的跑了过,不待鸿煊开口问,就气喘吁吁的说:“小爷,娘娘让你过去呢,”鸿煊也不敢耽搁,刚到了承乾宫门口,却发现顺治正往外走,看见鸿煊过了,也没停步:“煊儿,随朕去御书房。”鸿煊惴惴不安的在后面跟着,以为是自己这几天干的坏事,被揭穿了。
刚到御书房,就看到了一个老头,本来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却发现真的是以外国老头,鸿煊差点忘记了汤若望这个决定康熙大帝的人的存在。果不其然,这就是刚从德国回来的汤若望。
汤若望看到顺治过来,急忙起身,躬身行了礼,看到鸿煊,便问道,是否是四阿哥。见顺治点头同意也就不再言语。
鸿煊也是偷眼观察这个小老头,中等身材,大胡子,但是不像一般西方人的肥胖,显得很是精神干练。鸿煊立在一旁听着顺治和他的对话,看到他们的君臣的感情,很是羡慕。
顺治之所以视汤若望为“玛法”,对其给予特别尊重和信任,其感情超过帝师,是在于他极为困难的时刻,汤若望给予了十分宝贵的忠告和鼓励。在顺治亲政后的头几次王公大臣会议中“有一次他很感激地提及汤若望神甫,因为他是使他注意到多尔衮的专权跋扈,而且并预言多尔衮的早死。前一句话向顺治敲响了警钟,后一句话则给顺治以信心,让顺治感觉到处境虽危,无力反抗多尔衮,但光明之日即将到来,汤若望的预言得到了印证,多尔衮果然在39岁时便突然死去。顺治免除了汤若望进宫的所有繁缛礼节,汤若望就座时,他把自己的貂皮褥子给汤若望当坐垫,并多次将汤若望接到宫中畅谈,甚至晚上入睡前也要让汤若望陪他谈话。
鸿煊也是对这个深得太后和皇帝信任的小老头很是好奇,倒是想看看他这次回国之后带来了什么新奇的玩意。鸿煊站在旁边看着顺治和汤若望交谈了那么长时间,很是无聊,正在昏昏欲睡,听到顺治不经意间开口:“玛法因为此子如何?”汤若望也没想到顺治会突然问这个问题,气氛瞬间冷了下来,鸿煊也想不通,自己老爹怎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汤若望这次仔细的观察这个孩子,天庭饱满,但是眉心有一道淡淡的霉痕,本来是早夭之相,但是又是大富大贵的面相。汤若望不禁摇了摇头,想起,自己临回国之前,太后也是让看了三阿哥的面相,也是问了同样的话题。鸿煊看着眼前这个洋老头变幻的脸,不禁有些好笑。汤若望在顺治的反复追问之下,也只得回答:“陛下所生之子必定是人中龙凤。”汤若望这话倒是大了个马虎眼,既回答了顺治的问题,但是,顺治的孩子,不只鸿煊一个。
顺治也是明白,便不再言语,太后偏宠玄烨,自己也是知道的。鸿煊看着两个人不再说话,便开口打破了尴尬的气氛:“皇阿玛,您看,老爷爷刚回来,都累了,您也不让他回去睡觉。”顺治开口笑道:“只想着和玛法说话了,倒是忘记了您刚回来,舟车劳顿,也是该好好休息一下了,改日我们再聊。”汤若望也是不再留了,回了南堂。
鸿煊没有立即回去,倒是求个旨意,要到明堂那边看看。鸿煊也是脸不红心不跳的撒了个小谎,说是要学习数算。顺治看到鸿煊如此好学,很是高兴的同意了让鸿煊过去。
鸿煊回了自己的住所,突然还是觉得自己是太过冲动了,即使自己去找汤若望,又该说些什么呢,说自己知道牛痘法,说自己知道莱茵河,说自己会说英语?鸿煊纠结着自己要说什么,可是为了自己的额娘也是顾不了太多了。正在鸿煊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汤若望却是被召进了慈宁宫。
第二天早晨鸿煊早早的起来了,收拾停当,便带着顺治赏给汤若望的那一批东西,去了南堂那边,南堂在宣武门内,不是很远,一行人走了不到半个时辰。鸿煊也没有让人通传,直直的进入了了里面,汤若望没有想到鸿煊会过来,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接待这个孩子。
鸿煊没有开口说话,倒是很认真的看着;里面陈设的东西,望远镜,自鸣钟,计数器,日晷,虽然是比后世自己见到的简陋了许多,但是还是感觉特别亲切,毕竟这事自己那个时代的东西,鸿煊来这个世界已经是三年多了,可是还是不习惯这里的计时,这里的生活习惯,可是也不得不忍受。
汤若望坐在旁边看着鸿煊对着望远镜发呆,以为是孩子天性,看到这个东西比较好奇,就出口说道:“小阿哥若是喜欢,老臣就送给你一把小的玩玩。”鸿煊回过神来,“您不必客气,我要着也是没什么用处。”鸿煊看着汤若望,笑着问道“莱茵河畔的槐香还是那么浓郁吗?”坏坏的表情看着眼前那个惊呆了的老头。
汤若望回过神来,看着眼前一脸坏笑的孩子,倒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似曾相识。汤若望站起身来,对着门口站立的侍卫说道:“你们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我要交四阿哥一些数算知识。”因为这些侍卫都是一直和顺治过来看望汤若望的,对于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了,就乖乖的退到了大门口。
汤若望将鸿煊带到了内室,两个人坐下之后,谁也没有先开口,两个人大眼瞪小眼,最后还是汤若望没有忍住,先开了口:“小阿哥对我的望远镜不感兴趣吗?”鸿煊看着这个一脸试探的小老头,很是滑稽:“我就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别的我也不感兴趣啊。”汤若望的兴趣被彻底勾了起来,自己是一名天主教徒,自然是对100年轻发生的事情很有耳闻,那时候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轨道的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转,宇宙的中心在太阳附近,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因为而因为拥护这个学说而被烧死的布鲁诺至今还是教会公开的秘密。鸿煊依旧是笑着看着眼前的老头,小手在椅子上轻轻的敲着:“只是不知道您是怎么认为的”说完吧小脸凑到了汤若望的眼前:“我可记得您是天主教徒。”看着眼前这个孩子邪邪的表情,突然感觉很无力,汤若望是一个天主教徒不假,可是他也是一个天文工作者,自己用的望远镜就是伽利略发明的,也知道伽利略是通过数学逻辑相信哥白尼。同时,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一定程度证明了哥白尼的正确。可是在罗马宗教事务所组织的学术讨论中,伽利略没有战胜自己的对手,导致了最后的悲剧:当时“地球绕太阳”和“太阳绕地球”都有科学证据,而伽利略学说的破绽之一,是科学家探测不到“斗转星移”的现象。而汤若望本身是支持伽利略的,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而不可说。汤若望,定了定心神:“那小阿哥以为如何?”鸿煊看着老头变幻莫测的表情,心里暗自高兴,“恒星岁差,想必您也知道吧。”汤若望看了看外面的天,是啊,自己每天晚上观察到了星都会变幻位置,只是每一次变幻的距离又是略有不同的。汤若望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转而问道:“小阿哥如何知道这些?”鸿煊苦笑了,知道这老头一定会问这个问题:“神授,在我很小的时候我醒来就知道这个了,请您一定不要告诉皇阿玛。”鸿煊说着跪了下来。
汤若望看着他,知道自己也是问不出什么就不再言语,也默许了鸿煊的要求。
汤若望扶鸿煊起来,知道鸿煊不可能冒着这样的危险,一点事情也没有。“小阿哥这次过来,是为了什么?”
鸿煊看着情形,知道有的谈了,便抛出了两个字:“种痘。”
汤若望大惊失色:“种痘?”
鸿煊点点头,“只是需要您的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