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清楚地知道,其实胡不归并不是真这么抠门,而是在对决之中,也和他打着一场心理战。
箭雨本来就是属于范围攻击,地图轰炸效果极好,但这一波看似笼罩得死死的,实则却扑了个空,还被成功打了一波反击,马革裹尸的心灵虽然不算幼小,打击也是有些沉重的。而从头到尾,转折点就是这个斥候!
胡不归虽然不抠门,但也算是精打细算到家了。
他看了四周,起伏不大的地势,围着中间略有个山谷的模样。从刚才箭雨射程和方向来看,应该就在那三个点上。
胡不归的兵力明显不足,这就只能造成极其有限的伤害。
系统给驱逐出境的玩家的兵力补偿,马革裹尸是知道的,总数一万,而弓箭手能有多少?而己方光弓箭手就是一万,更不说其他兵力了。他手速不慢,随即调整弓箭兵朝前方一点、三点、四点钟方向下达了攻击指令。
又是万箭齐发,这个攻势本身就以霸气著称,控场效果极佳,尤其被擅长操作弓箭兵的玩家所钟爱。但是这波凌厉的过后,胡不归这边却一点响动也没有。
四周安静得可怕。
马革裹尸死盯着前方,确实没有一点声响。
在那!
新一轮射击又开始了,却不是箭雨,“嗖嗖”千万发连续不断,成扇面直插十点钟方向。喻言只觉得耳边一阵阵劲风带过,切换到斥候的视角一看,就见许多坚硬的长矛甚至插入了主力军队掩藏的大石块中。
床弩兵。
这个兵种远程攻击力可谓首屈一指,射程远,攻击速度快,通常为几十连发,而且破坏性极大。
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装备在发射装置上的武器是可以更换的,既可以是比加强版的箭,也可以是长矛,甚至是尖刀、尖木条······总之只要是长条状的物体,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能装的。
但是本身十分脆弱,一旦被近战贴身,就会立刻丧失战斗力。而它那缓慢的行进速度,也着实让玩家觉得无奈,尤其是在野战之中,往往被视为鸡肋。
“哎呦,床弩?你又要翻山越岭去攻占哪个城池了?”
喻言说得不错,马革裹尸并不是刻意找上门的,他原本只是带着这些人马去试探另一个城池。
“这次又要走多远?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真有点像邓艾啊。”
“邓艾是谁?”
“啊,没文化,真可怕。”
“······”
突然之间,马革裹尸听见山头上一阵沉闷的声响,胡不归居然公然带领长枪兵齐齐地在山间行进。这个距离,以他刚才的床弩攻击来说,确实还有点不够。
太嚣张了吧,他冷笑一声,立即指挥铁骑兵和长枪兵冲锋,床弩紧紧随后继续乱射。
在这极大的机动兵力冲击下,长枪兵却没有什么策应。对面小山头的响声越来越大,可惜迎面而来的并不是什么军队,而是众多翻滚的大石块。冲在前面的铁骑和长枪兵显然已经来不及撤回,被狠狠地招呼了一把。石块碾过之处留下斑驳的血迹,滚动的势头却丝毫没有停下来。
是滚石么?
不对,滚石的完成同样需要复杂的操作,在短短几秒内能制造出这个效果的,只能借助自然之力。
山崩!那家伙居然制造了小山崩!
马革裹尸急忙大暴手速,让军队往安全方向撤退。尽管如此,许多士兵还是躲闪不及,人马折损了许多。他心痛地看着巨石将床弩压成了碎片,这个代价太大了吧。
“哎,你看你看,刚好这里的土质比较松软,山间有断层也。”
话音刚落,又是一阵箭雨落下。马革裹尸的军队刚刚抵达目的地,却又遭受偷袭。一时之间,马革裹尸也有些手忙脚乱,他带着一种不祥的预感抬头一望,顿时泪流满面:这家伙什么时候跑到山上去了?居高临下,正拿着大石块准备再招呼自己呢。
“你就正面对着我?可我听说你不爱正面冲突的啊。”
马革裹尸哪里知道,这时喻言正点着编辑界面慢条斯理地搓起火来了,随后箭头一点,鼠标一推,下面立时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夹着石头蜂拥而下。
他心里一惊,思维却一点也不乱。此时已飞快地指挥大军退到一处,然后在跑动范围中沿着滚石和火箭的外围画了一个大圈。
与此同时,破阵子也率领着士兵们跑下来。
这个类似山谷的地型紧接着发出“轰轰”的声响,上空阴云密布,很快下起了一阵瓢泼大雨。喻言太熟悉这个场景了,此刻他的大脑想的就是《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章所写的:
孔明在山上见魏延诱司马懿入谷,一瞬时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着。
游戏里所隐藏的效果也正是依此设置。由于山谷这种地势的影响,火箭所散发的热气上升至半空难以扩散,热量汇集一处并与原本的冷空气相遇,迅速凝结成了无数水滴降下来,熄灭了地上燃烧的火焰。
这是三国时代诸葛亮火烧司马懿未遂的经典一战,所以喻言熟悉这一原理并不奇怪。但是马革裹尸是怎么知道的?只是凭着游戏经验?喻言觉得此人实在是不简单。
“没火了。”
“这不是在你后面么。”
马革裹尸回身一看,自己的后方辎重车居然烧起来了,黑烟滚滚。
正面的火箭竟然是一个圈套。
先前马革裹尸只当是胡不归没有来过此地,又或者即使来过也应当没有遇见过这个局面——毕竟这个场景效果是有一定触发几率的,火有多旺,滚石的速度,士兵们的跑动速度,缺一不可。前两个条件通常是充足的,但是跑动速度和范围,则需要自己掌控。而目前能作出这个效果的也只有一位,就是马革裹尸本人。
作为一个臭名昭著的玩家,他的研究从不示人,以便在人人喊打的情况下照样可以从容脱身,可谓是独门绝技。
难道是胡不归看到头顶下雨才做出的反应?不可能,那时的预操作只剩下约一秒的时间,加上思考的时间——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不假思索,马革裹尸也绝不相信世界上还有手速如此之快的疯子。
为什么胡不归会知道?不仅知道还成功反算计了他!
假如他知道喻言有念古文的癖好、看史书的习惯以及拿古典小说当消遣的兴致,也许只能感叹“知识就是力量”吧。
在战略型网游中,有两类玩家会显得格外出彩。
一种是经验型玩家,身经百战,对战争有着狂热的爱好和锲而不舍的摸索精神。实战给了他们最好的礼物,再加上那一点与生俱来的天赋,无论前期胜败,长久下来他们总会堆积起丰富的作战经验和灵活的战术思维。
马革裹尸就是这样一类人,尽管他在游戏世界里无异于过街老鼠,但是也因此而领教了各色人物和大小战术的风采,并且变得机警过人。虽说不是百战百胜,但也往往能在混战中一路潇洒,渔翁得利。
只是他撞上了喻言。这个家伙所代表的正是另一类出彩的流派,但是绝无仅有。
一般说来,学者型的人物不常涉猎网游这个领域,一旦经手,就是一个可怕的存在。他们只要分析游戏背景和剧情,就能引经据典,知晓本该由大量战争中积累海量经验所得来的结论,随即依据先例,审时度势拟定作战方略,可谓事半功倍。
那样的人物,如果再加上丰富的实战经验······
不过作为一个连邓艾也不知为何许人的文化小白,马革裹尸自然不会想那么多,他一边指挥着部队的转移,一边看着冒烟的辎重车欲哭无泪。
显然胡不归用火箭吸引了他所有的注意力,却引了一部分军队绕到后方烧了他的粮草。用的兵种,居然还是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