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另一边,一场席卷全国的舆论风波正热烈上演,512汶川大地震后,Z国上下,哀鸿一片,作为Z国地产业的龙头老大,年度销售额破千亿大关的wK却在此次地震后,仅仅捐献了200万人民币,一时之间,舆论质疑漫天飞舞,坊间辱骂更是排山倒海,区区两百万人民币与wK作为Z国地产领袖的地位极为不符,但这次引起这样的轩然大波却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1,
近年来,本已是暴利的房价还在疯涨,丝毫没有减弱的势头,人均收入只是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的Z国百姓承担的却是和发达国家相差无几的房价。老百姓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2,
Z国政府虽然多次出台房价调控政策,收效甚微,造成的效果却是“调一次涨一次”。以至于某房企老总公开叫嚣:“欢迎政府多多调节。”
3,
地震来袭,全球震惊,但更让世界震惊的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震决心,全国百姓自发捐款捐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暴利行业的龙头老大却在这个时候就捐了区区两百万,确实令人不齿。
Z国百姓多年以来对房地产商的积累的愤怒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质疑,不屑,辱骂瞬间让wK置身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其实WS这样做在自己看来是正确合理的,因为WK本财年的慈善捐款预算有一千万,在年初南方冰雪灾害中就已经捐出了八百万,而WS本人向来坚信:“慈善捐款不应该成为一个企业的负担。”因此根据预算,这次就只能捐款两百万。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做法放在平时来看,没有任何一点过错,而在当下这个非常时刻,商业理性让位于抗灾热情,纵然WK有天大的理由也大不过民愤的力量,WS这样的举动自然激起全国人民的骂声一片,就在这个笔伐口诛倾面而来的时候,WS却放言:“wK公司的员工对此次地震捐款以十元为上限。”本已处于风口浪尖的他放出这样的狠话,其实与其人品无关,关乎于性格:特立独行,不愿承认之前只捐两百万是个错误,并且还通过这样的狠话来表明自己坚信自己是对的。
而他这样的言行确实也赢得的少数人的推崇,但更多的是激化了WK和全国百姓的矛盾。再加上其竞争对手在此过程中煽风点火,使得当时的舆情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形,在地产界呼风唤雨的人物生平第一次的到了回天无力。
尽管事后WS本人以及WK都在多个场合表明WS的这些行为只代表个人与公司的立场无关,但WK这个房产老大却没能在这次风波中独善其身。“WS下台”“拒买WK房”的论调劈天盖地。
事已至此,但WS仍然坚信自己的想法,并在博客中频频反驳网友的质疑,深陷口水论战深渊,却不知归路。
而K恰恰就是此次危机发生的第三天开始大量收购WK在大陆二级市场上的股票,不过为了绕开大陆法律的监管,她是以其在大陆的一家合资公司的名义大量购进WK的股票。
其实在此之前她对这家公司并没有做过多的了解,只知道它Z国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本来还对这家公司心存疑虑,但危机的爆发恰恰促使她做出入股WK的决定。
其原因有三:
1,5.12地震,再加上捐款事件给WK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其股价暴跌。此时进入避免高位被套的风险。
2,选择在其陷入空前危机的时刻而不是在春风得意的时刻入股这家公司,可向wK董事会甚至是Z国政府表明自己决意成为长期投资者而绝不是短期套现获利的投机行为。
3,对于一个新来的大股东,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董事会成员从心底接受自己,而当前因捐款事件引发的危机恰恰就是其在董事会树立威信的好机会。
但是随着事态的演变,她越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有点后悔当初这个鲁莽的决定,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争夺全国舆论导向主导权的战争,她原本想让董事会通过决议来罢免WS,以泄民愤。但在董事会对此反对,反对的理由很简单:
1,这次公共危机已经不再是爆发初期WS个人和Z国舆论界之间的矛盾,早已上升为WK这个企业和Z国百姓之间的矛盾。开除WS不能帮助WK摆脱现在的处境。
2,罢免WS后,一时半刻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替他的位置。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挽回WK受损的形象。摆在她面前的问题本质上来说是个公关问题。想到公关,他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前男友泽塔。毕竟他有着多年的企业公关经验,在危机公关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曾经还帮助过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摆脱过因“莱温斯基性丑闻”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碍于过去两人之间的不快,自己去找他帮忙平息这场风波是否合适?成了她纠结的问题。思前想后,K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向泽塔求助作为WK在此次事件中的公关顾问。
要挽回WK的形象就必须先挽回广大民众的信任,要挽回广大民众的信任就必须要夺得舆论的主导权。
按照这一想法,她立刻联系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记者对其作了专访,在采访中,WS首次表态道歉,并承诺将斥巨资在灾区搞公益建设,不曾想,这又激起了更大范围内的批评,对于WS在采访中表现,更是有人在网上发表文章,从各个角度来抨击,K看的出其中有好几篇文章绝对不是出自于一般网民之手,很有可能就是WK竞争对手聘请的枪手所炮制的
“自己本想是通过电视访谈来改善公众对WS,WK的看法。而这种行为本身却使得WK在此次舆论漩涡中卷的更深。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带领WK走入困境。我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对于Z国公众心理的揣摩到位的公关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