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是中庭战略升级的第一年,章英将注意力全部收笼,聚焦在公司的经营上。这一方面,他已经形成了办法,就是列出“工作日程表”,所有的工作事项,只要章英一把它落到表格中,他就会强迫自己按时完成,“日事日毕”和“要事优先”已作为习惯根植于章英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中。
“订单线”成了章英开年的第一件要事,时间也排在了第一位。章英让阿朵通知佛山板式事业部的聂恒、张学民,东莞实木事业部的朱定业、林达于次日上午开会。
“今年的经济形势会有所回升,”章英坐在会议台的中间主持会议,“房地产的再一次回弹必然会拉动上下游产业,家具行业在今年将迎来一个不错的年份。”
“是的,看来我们年前制定的年度计划是有一定的把握了,”朱定业积极地说。
“还有,扩大内需是政府确定的主要任务,家电都下乡了,家具也该不远了吧。”张学民现在做板式家具,一心在研究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力,所以对家电下乡这些拉动内需的事很关注。
“那我们就得多招些工啊,”林达想到的是他的生产,说,“趁开年好招些。”
“但是,上半年的生意不会立刻很好吧,”聂恒以其一贯的谨慎风格说,“五月后又是连续几个月的传统淡季,到时养不了那么多人,又得辞掉一些。”
“这就是我们要考虑的,”章英接过话题,说,“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订单线。”
“做为一个家具企业的基础经营,”章英看着大家,用很慢的语调强调说,“有两线是根本,一条是产品线,一条是订单线。产品线就是从产品规划、产品研发、产品打样、专卖店包装等所形成的完整的产品循环链。订单线就是,从客户订单、生产计划、生产排单、采购供应、生产入库、仓库配送等环节所形成的另一个循环链条。一个企业,只要这两条线稳定了,顺畅了,大的事就没有了。”章英伸出两个手指头,再一次重复了这两条线,目的是让大家牢牢记住,这两线是黄线,谁也碰不得。
“关于产品线,我们之后再开专题会议讨论,”章英打开电脑中已做好的订单线管理PPT,开始讲解。“订单线,是企业的核心线之一,我们先定下性,有下面几条,”章英边说边用激光笔指着投影布。
“首先,生产计划实行事业部总经理负责制,”朱定业感觉有点像“省长抓米袋子,市长抓菜蓝子”的味道。
“其次,各结点交期达成率等指标统计需每个月交总部总经办”,章英继续说,“还有,订单线的加权指标达成率必须达到90%以上,这点将纳入事业部总经理的年度考核内,同时,事业部总经理要在事业部内部往下分解订单线的相关指标。”
聂恒快速的在心里计算了遍,“噢哟,综合90%,这个压力大啊,”聂恒在心里对自己说,但他又不能当出头鸟挨枪子,便看了朱定业一眼,他发现朱定业好像没反应一样,“这个傻冒,真不懂生产啊,不知水深水浅,”聂恒在心里骂朱定业,看来这个指标只能默认了。
章英将PPT翻到了下一页,页面上出现了一个流程图,章英继续讲解,“这就是订单线的流程图,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是一个闭环的系统,业务部接到客户订单后,进行计划分析,然后下达生产计划单,生产部在接到生产计划单后,下达车间的生产指令单,然后采购同时生成采购单,车间进入制造阶段,然后生产按交期入库产品,跟单开出货单,然后成品仓备货并安排配送,产品交付经销商,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自从章英做总经理后,他就牢牢地抓住下单,前期,对每一个计划单都要认真核算,设计不同产品的安全库存,再根据生产周期确定每个产品的下单量,后来,公司上了圆方软件系统,方便了很多,业务生产计划单可以直接生成生产指令单和五金材料需求单,效率提高了许多。
“要做好订单线,我建议两个事业部成立订单线领导小组,组长为事业部总经理,组员为营销总监、生产经理、采购经理,以及总部财务采购审计经理”,章英想分析的尽量细一些,因为聂恒生产出生,对客户交期不太敏感,而朱定业又没管理过订单线,“在每个事业部内部,涉及到订单线的各个环节之间关系单纯清晰:互为客户,按交期和品质、服务进行交易。”
PPT又翻到了一个表格的页面,表格的第一列是订单线的几个结点,第二列是关键事项,第三列是指标,第四列是动态分析。
“这张表是订单线的综合表格,上面清晰地标明了每个结点的指标,比如,在生产计划单这个结点上,就有三个指标,第一个是生产交期达成率,要在95%之上,第二个是单个产品延误天数,要小于2天,还有第三个,就是售后补件的达成率,要在100%以上,因为售后产生,客户已经不满意了,如果补件再耽搁,那就说不过去了。”
讲座完订单线管理后,章英将会议继续推进,“刚才大家谈到生产人员的配置问题,也就是产量的问题。”章英看着聂恒,意思是让他再详细讲解一下。
“是的,”聂恒说,“如果要将上半年的产量扩大些,就必须招人,但是家具有淡旺季,还有,万一哪个月销售少一些,那就又得砍人了,所以不好配置啊,就怕要么饿死,要么撑死。”
“你说呢?朱总。”章英向朱定业点头让他发言。
“这个也是,林经理昨天也和我聊过,他向我要固定的产值,这样他好配置人员,但你也知道,家具每个月的生意不尽相同啊,淡旺季很明显。”
“那你觉得淡旺季的销售额差距会有多少啊?”章英问朱定业。
“大概要30%-50%左右”,朱定业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回答说。
“那有没有办法控制在30%左右?”章英说,“我的意思是,将淡季的销售额拉高些”。
“这个,”朱定业挠了一下有些前秃的脑袋,说,“也可以啊,就是多搞些促销,我指的是力度大的促销。”
“还有,朱总,你觉得今年我们下的实木事业部的销售指标合不合理?”章英继续引导。
“还行,我们实木事业部有信心完成。”朱定业以确定的口吻说。
“很好,那用你一年的销售任务除以十二个月,可以得出每个月平均的销售额,是不是?然后,你将这个销售额上下浮动15%,得到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是不是就是你实木事业部每个月的最低销售额和最高销售额?”
朱定业明白这只是个估计,也就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那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今年每个月的产值是不是可以确定了?”章英将注意力转向了聂恒,聂恒还是没有太搞明白。
“那我给大家讲一个概念,叫适度规模。”章英见大家不是很明白,就开始解释。
“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所谓适度,就是不要规模过大,也不要过小,过大就会产生“规模不经济现象”,过小就会“不规模”,大家明白没有?”章英站起来,走到白板前,在上面写了四个字,“适度规模”。
“就好比我们做家具,以我们中庭现有的厂房面积和市场网点,我们大体可以知道我们每个月的销售额和产能是多少,如果我们生产太多了,销售消化不了,如果我们生产太少了,工人又养活不了。”看到大家在点头认可,好像开始明白了。章英继续说,“所以,我们要确定我们短期的适度规划,就是我们一年内的产值设计,刚才我们通过实木事业部的每月销售额的分析,大致出了实木事业部的今年的适度规模的产值”,章英说着将视线移向了林达,“林经理,既然今年实木事业部的每月最小的产值和最高的产值都确定了,你是不是好配置人员了?”
“那肯定了。”林达笑着点头说,“我按中间的产值配人,单多的月份让大家多加加班,单少的月份就少加些班。”
“是的,”章英继续总结,“我们做为管理者,又是经营者,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问题。淡季的时候,我们将促销的力度加大,加多大呢?加到足以能够卖出最低的产值要求,大家可能会说,那不赚钱啊。是的,有可能当月我们不会赚钱,但是大家想一想,我们虽然没赚钱,但我们养了工人,保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也就保证了生产的稳定。还有,我们把利润让给经销商了,就算经销商也低价促销,也赚了网络和品牌,等到旺季来临的时候,经销商就更赚了。是不是?”章英停了一下。
大家非常认可。章英继续分析,“那好,我们为什么还设计最高产值啊,我问大家,什么最稀缺?”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有限就是稀缺!”章英说,“旺季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限最高量,不怕,如果销售很好,我们就取消一切折扣!明白吗?取消折扣,大家想想我们的利润,是不是可以连之前月份因促销少赚的钱也会加倍赚回来吗?”
大家彻底明白了,也服了。
“当然,刚开始,关于最适度的规模,我们也要摸索。但是,我们必须走向最佳的适度规模。”章英总结说。
“好,那大家下去之后,将今年每个事业部的适度规模产销额报上来,到时我们再研究一下,”章英安排下一步工作,“关于产品线,我们下一次开会研究,大家可以先准备一下。”
“嘟-嘟”章英的手机响了,他设了振动,“是昆明的老梁,”章英说,“那就先这样,大家都回去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