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快要结束了,章英找来王一平,询问新的一年的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新《劳动合同法》实行也快一年了,这一年来,由于政府和媒体的深入宣传,东莞企业用工规范了很多,员工的法律意识也都上来了。这对外地打工的人来说是好事,但章英也是企业管理者,因为劳动法,也给他一年里惹了不少麻烦。好在地方政府的推进还比较切合实际,充分考虑了员工利益和企业的难处,所以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纠纷。员工也都比较老实,一般不会刻意在劳动法上找空子钻,如果钻的话,那企业还真就麻烦了。
但最近,中庭却出了这样一个钻牛角尖的员工,他利用劳动法将中庭告上了法庭。
“王总监,那个设计师的案子进展怎么样了?”章英问王一平。
“那个家伙,气死人了,纯粹属于无赖。”王一平一提起那个起诉公司的设计师就头大。“他原先是在板式事业部的,做沙发的产品设计,只混了五个多月,狗庇也没有打出来,倒是浪废了不少公司的材料,还好意思投诉。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章英虽然也很生气,但他觉得不完全是那个员工的错,就有些生气地问,“公司肯定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不然他怎么会去投诉?”
“也是,”王一平知道也该自我批评一下了,否则难过这一关了,就说“是我工作的疏忽,没有事先预防。“
“说说详细的情况。”章英想知道细节。
“他起诉的理由有下面几个,”王一平整理了一下逻辑,一条条说,“第一条,说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按照新的合同法解释,企业与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他的工资是每月8000元,他可能早有准备,几个月的工资条保存的很好,还把几个月的工卡做了复印备份,把事实弄得板上钉钉一样,这一方面,公司就得补偿3.6万左右。”王一平做了一个夸张的表情,继续汇报。
“第二条,说公司未给他买保险,所以要求公司补交6个月的保险金,近3000元。”王一平看到章英也有些气愤,心理舒服了些,又说,“还有些其它的基本不成立的理由,如加班费等,总共要4万左右。”
章英正要说什么,王一平想到还有一点必须补充说明,抢过话说,“还好,我们让他走的时候在离职单的离职类型上写的是个人辞职,”王一平觉得自己做的还是很好的,接着说,“否则,如果未写,或写成解除劳动关系,那就麻烦了,企业就还得补偿更多。”
章英很想大骂王一平一顿,但考虑到事已至此,后悔未及了,批评也没什么用场了,便想让王一平“戴罪立功”,问,“那你打算怎么办?”
“嗯,”王一平清了清嗓子,章英知道这个家伙有办法了,“没事,拖着,这就是打关司的一个基本潜规则。”
“怎么拖?”章英问。
“我咨询了我们的顾问律师,”王一平说,东莞的老板现在都有法律意识了,一般都会聘请专业律师做顾问,一年给些固定的费用,有事就让出主意,所以,无论如何,在企业与员工的较量中,企业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员工不会想到请律师,或者根本请不起。“还有我有朋友在其它厂里,也碰到过这种事。”
章英一听王一平似乎很有把握,便点了点头,继续听他说。
“他先是向劳动部门反映了情况,我们也接到了劳动部门的协调电话,但因他要的数额太高,就没达成一致,”王一平说,“现在那个家伙已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了。”
“噢,”章英没接话,继续问他,“那下一步呢?”
“不用管他,我们继续以索赔不实为由,不执行劳动部门的仲裁。这个没事,劳动部门也是理解企业的难处的,他们也不敢对企业太过份,再说我们平常也没少打理他们啊。”王一平很有底气地说。“这一折腾,要起码拖三二个月,然后,他可能会到法院起诉”,下面的,章英基本就知道了。
员工先到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中级法院立案调查,要很长的时间,然后定案。公司可以请律师以不服的方式进行上诉,甚至可以另起炉灶,以该员工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为由起诉该员工,这样,两个官司,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等中级法院基本定案了,公司还可向高级人民法院起诉,这样,又是拆腾死人的来来回回。这无数个回合下来,早已一两年过去了,4万元的补偿金也至少会诉少一半,投诉员工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就是游戏规则。也就是经济学家们常说的“特权经济”。
“还有,”王一平意犹未尽地说,“就算到最后,法院强制执行,公司还可以以经营状况不好为由,以家具产品抵补偿金,”王一平很兴奋地说,“是以家具原价啊!”
可怜啊,章英在心里想,这个王一平,自己也是打工的,怎么这么狠!不知道那天他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办!章英现在倒对那个沙发设计同情了起来,他似乎看到了他奔走无望的失望神态,“同为难兄难弟,相煎何急!”,章英在心底发出感叹。但他没办法,他只能站在企业利益一边,虽然他也知道,这只是企业的短期利益,他不想惹事,他毕竟是总经理。
章英不想再谈这个话题了,便转移注意力,“还有,王总监,再有几天就新的一年了,2009年的员工合同签订了没有?”
“都基本办妥了,”看来王一平这次走在了前面,他骄傲地说,“我们通过层层动员,都让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该规避的都规避了,比如,工资高的在合同上仅出现底薪,在合同中将工资一分为三,一部分为工资,一部分为社保,另一部分为加班津贴,”王一平很自豪地诉功,“刚开始,有些员工不愿意签,但经过个别击破后,大部分人都知道不签就只能走路了,所以就签了。最后,只有个别几个因为拒签而让他们走了”,王一平怕章英又担心这些员工的起诉问题,赶紧补充说,“我们以调岗调薪的方式跟他们谈,到最后,他们就自动辞工走人了。”
“噢,”章英叹了一声,他突然觉得面前的这个人自己不认识了,他联想到有一天,他会不会代表老板来跟自己谈?但章英又想不出他哪里不对,因为他的行为确实代表了企业的利益,至少是短期利益。
章英想到了员工的思想教育,他想通过员工教育来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因为发生这样的事,对企业不好,对员工更加不好。就问,“我们的九重修练培训的怎么样了?”。
王一平愣了一下,没有回答,章英一看就知道培训进展不达标。
“经理层的九重修练培训已经完成了,”这个章英知道,还是他协助讲的。“本来这个月要完成全部主管级的培--训,”王一平结巴了一下,说,“小张突然离职了,所以耽搁了下来。”
章英想起了那个小张,年轻人,硕士研究生,之前在台资企业富士杰做过,很有理念和冲劲,就是经验少些,还有些意气用事。他走了?有些可惜,本来章英还打算长期培养。
“什么原因?”章英失望地质问。
“他就是自我情绪管理不行,跟很多人都会起冲突,可能是工作心情上不来,所以就离职了。”王一平说完后,立刻知道自己说的有问题,这些原因不足以让小张离职。
“要用人所长,这个你很清楚吧”,章英生气地说,他感觉小张走的根本原因是与王一平的冲突,“小张属于典型的培训型的,暂时不属于管理型,我们让他做培训,就是用他的强项,至于其它的人际关系或情绪控制,那是你应该做的啊,”王一平低下了头,不敢吭气,“要知道,越优秀的专业人才性格越怪,脾气越大,你做HR这么多年,这个你应当是非常清楚的,就像很多大牌演员,导演用他们也得忍气吞声,马云也讲过,成功是冤枉撑大的,明不明白?”章英把身子向前探了些,强调地说,“做管理的,就要包容下属的缺点,就是要他们能发挥所长。”
章英见王一平低着头不说话,知道他还没有点出最核心的原因,就直接说,“还有,不要老怕下属超过自己,”章英看到王一平细微的惊了一下,知道讲到他的心病去了,便接着说,“只有你的手下强了,你自己才会强。永远不要怕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卡内基的墓志铭你忘了?--这里躺着的人懂得用比他优秀的人,知道吗?”
章英见谈话凑效了,便总结的说,“公司的HR非常重要,组织领导业务,你要把重担扛下来,靠你一个人不行,要多招更强的人,如果你的手下都是虾兵,你将会成为蟹将。兄弟,明白吗?回去好好想想。”